与价值观提升。 反馈练习 见后 学生完成习题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十一、板书设计
第4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一、酶的作用和本质
(一)细胞代谢──细胞中所有化学反应的统称 (二)酶的作用:
1、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2、酶的作用机理: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加快反应速率 3、酶具有高效性的原因: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比无机催化剂更显著 (三)酶的本质: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四)酶的定义: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来源 作用 化学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十二、习题
1下列有关对照实验设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 B.要遵循单因子变量原则 C.无关变量要始终相同且适宜 D.自变量要始终保持相同 2关于活化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是反应物分子从常态变为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B.加热、加压通常能使反应物分子获得足够的活化能
C.无机催化剂使反应物分子获得的活化能的总量更多而加快反应速率 D.酶能降低反应物分子发生反应的活化能而使反应更容易进行 3有关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所有的酶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 B.酶不一定只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 C.酶并非只在体内合成,也可以从食物中获得 D. 人体内的酶也在不断更新 4一种化学反应P+Q=R,图中所示的实线表示在没有酶的时候此反应的进程,在t1时将催化此反应的酶加入反应底物混合物中,图中能表示加入酶以后此反应进程的曲线是( )。
A.a B.b C.c D.d
5.请根据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
1
)
图
中
甲
表
示
,
判
断
的
理
由
是 ;
(2)若图中的乙表示人类食物中的二糖,则丙、丁可能为 ,甲可能
为 ;
(3)某些特制的洗衣粉能够除去衣物上的奶渍、血迹,该过程中相当于图中甲的是( )。
A. 蛋白质 B.蛋白酶 C.脂肪或脂肪酶 D.蛋白质氧化酶
6.下图是测量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氢反应放出氧气的实验装置,水槽内注有清水,倒置的量筒内也充满了清水。提前制作大小相同的圆形小滤纸片若干。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一〕①制备新鲜动物肝脏的研磨液;②将4片圆形小滤纸片在肝脏研磨液浸泡后取出,并贴在反应小室上侧的内壁上(如图A所示);③向反应小室内加入10 mL H2O2溶液(如图A所示);④将反应小室旋转180度,成图B所示状态;⑤每隔30 s读取并记录量筒中水面的刻度一次,共进行5 min。
〔实验二〕除了将圆形小滤纸片的数量改成2片,其他均与实验一相同。 请回答:
(1)上述两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 (2)请你设计一个用于记录观察结果的表格,记录的单位是mLO2/30 s。
7.对照实验一般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下图是验证酶的催化特性的几组对比实验,1~5号试管内装有等量的H2O2溶液,1~4号试管控制温度与加入不同的物质,请回答下面问题。
(1)1号和2号试管均能放出比3号试管更多的气泡,这说明了什么?
(2)2号放出的气泡比1号又多又快,说明了什么?这组对照实验中自变量是什么? (3)若2、3、4号试管是为了验证酶的某一项特性而设置的对照,则 号试
管设
置得不科学,改进的方法是 ,改进的这一条件在该组实验中属于 变量,在对照实验中对这种变量的控制要求
是 。
(4)若要证明酶的活性是否受pH的影响,而再增设5号试管,请补充:
①5号试管应加入 ; ②5号试管的温度应控制在 ℃;
③你设置的5号试管与 号试管可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用带有余烬的火
柴去分别试探这两只试管口,根据出现的现象将得出相应的结论。
十三、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的设计注重提问的艺术,层层相扣;一系列的探究实验引导着学生去积极思索,演示实验中的故意出错,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大胆交流表达,使学生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得到提升;从酶的发现史中认识酶的本质,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体会科学研究的艰辛,培养顽强的拼搏精神;大量采用鼓励性评价机制,发挥学生潜能,注意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大胆猜想的科学精神和态度价值观。本节课不足之处:由于时间较紧,一部分实验留待课后操作,使得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对于对照实验的知识无法全部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