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
一、实施背景
早在2000年,学校的老师们就敏锐地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独特魅力。2001年,学校成为教育部、李嘉诚基金会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扶贫示范工程项目学校,获赠一台计算机。2001年9月,学校购买了20台计算机。学校就此起步,大胆地尝试着把信息技术引入教育领域。 在2001——2016年的十几年中,学校在数字化校园的构建方面一步一个脚印,在硬件建设和软件应用上都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为加快学校信息化,提升教学现代化、信息化,我校将教育信息化作为学校特色建设,其主要思路来源下两方面:
(一)政策推动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精神,切实提高学校信息化建设、管理与应用水平,努力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以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关键,以网络和其他信息化基础设施为基础,以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应用和人才队伍的培养为重点,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形式和方法的研究为突破口,密切结合我校的教育教学实际,不断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和教育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水平,促进我校的素质教育,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
(二)现实需要
学校始建于1912年,是一所百年老校。经过近几十年的努力,学校办学已初具规模,特别是2001年以来,在上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在硬件建设突飞猛进,学校办学踏上了更高的平台。目前学校现有教职工50余人, 教学班19个,在校学生800多人。学校在发展,教育信息化是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必要条件,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因此学校非常重视校园信息化的建设。 二、主要目标
全面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发展,逐步实现校园信息化、无纸化,扎实实施学校教育现代化,促进学校教育观念、教育管理、教育模式的现代化。 三、预期成果
(一)资源网建设目标
1.在校园内部实现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为教学、科研提供服务和各类信息。
2.提高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进程,为学校教师备课、辅助教学等活动提供网络环境。
3.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和应用现代资讯科技的环境,提高学生获取、筛选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为学生
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
4.及时、准确、可靠地收集、处理、存储、传输学校的教育教学信息,与互联网的通讯和资源共享,实现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有机整合。
5.加强学校网站的建设,不断充实学校资源库的内容,重视教研组和教师个人的网页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资源库的建设,完善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全校师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与水平,促进师生素质的不断提高。 (二)教师信息技术培养目标
1.逐步实现教师自动化办公。以熟练运用校园网管理平台、学校资源网进行教学工作与开展科科研活动。
2.以学校为基地,在教师制作课件的实践中、在运用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及能力。促进教师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的结合,大面积地提高教师的能力,为深入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奠定基础。
3.科研先导,开展教改实验研究,努力探索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途径。探索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新模式,启动以建构新型师生关系为目标的互动教育新模式的研究,积极开展运用网络实现教与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联动的试点研究。
4.寻求教育信息化新的突破口。开展探索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新模式的实验,在已积累的相当数量教育资源的基础上,
根据“整体规划、校本建设、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思路,通过“自创课件、网上下载与市场购买相结合”等措施,系列性地、专题性地集中建设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库。 5.在教育信息化实施的过程中,广大教师要形成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论的氛围,培养一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理论的新型师资队伍,形成覆盖各科、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改的骨干教师群体。 (三)学生信息技术培养目标 1.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2.具备收集、筛选、整理、处理、传输、表达等知识技能和能力,具有利用信息技术发展思维,学会学习、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通过开展兴趣小组,积极参加一些竞赛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四、工作过程 (一)条件保障
1.加强信息化工作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信息化试点领导小组,校长袁光伟为组长,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第一责任人,教育信息化工作是每年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学校信息中心具体负责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各项工作。
2.完善信息化工作考核办法、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
学校利用原有《优秀教研组评选办法》、《信息技术考核细则》等规章制度,保证相关工作的正常进行,并结合具体情况出台能够促进教育信息化工作朝纵深发展的制度。学校建立激励和促进机制,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用”,以评促“优”,促进学校信息化工作稳步发展。 (二)实际成果、成效及推广情况 1.稳步投入,努力构建数字化校园平台 (1)数字化校园硬件建设
在学校领导和信息中心的大力支持和推广下,数字化校园已渗透在办公及学校管理、教学教研、家校互动等各个领域中。 目前,我校已经建成光纤百兆到网络控制中心的校园网络,网络信息点接入所有教室和办公室,并配置了几台服务器,分别用于数字化校园平台服务。每个办公和教学场所均有网络终端模块,只要有教学需要,将计算机接入即可实现高速上网。学校建设有单人单机的计算机网络教室1个,可以同时容纳60名学生进行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和网络浏览。多媒体教室2个,有投影机、实物展示台等多媒体演示设备,用于对外开放的公开课使用。每个教室都配备班班通设备,满足整合教学的基本需求。学校办公电脑,能满足教师电子备课、课件制作、查找资料等日常工作需求。目前,学校已建成智能校园广播系统、班班通网络、电子白板、有线电视,努力实现以校园网为背景的教和学一体的新型数字化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