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家乡》主题活动反思
徐锦秀 2008-10-24
祖国的版图像一只引吭高歌的雄鸡,在那美丽的尾雉,有一个神奇而富饶的地方,这就是素有\金山银水\之称的新疆阿勒泰地区。
这块位于新疆最北端的神奇土地,以其悠久的历史渊源、丰富的资源特产、秀丽的湖光山色、古老的草原文化闻名遐迩、享誉中外。勤劳勇敢的哈萨克族、汉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等36个民族的60万各族人民(其中哈族占全区人口的49.31%),共同生活在这11.7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在这个民族大家庭里,各民族和睦相处,其乐融融。在我们阿勒泰地区实验幼儿园这个小家庭中民族小朋友也将近占入园幼儿人数的一半,是一所民汉混合的园所。在各个班级中,小朋友们跨越语言的障碍,一起生活、游戏,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记得在小班刚入园时,孩子们从各自的家庭走入到这个共同的集体中,互相感到很新奇,特别是很多的汉族小朋友对哈族小朋友的服饰、语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们就设计了以阿勒泰人文为主的“可爱的家乡”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家乡的人、家乡的景、
在这个主题活动中我们设计四方面的内容:一、悠远灿烂的草原文化。通过图片了解岩画、草原石人、草原鹿石这些草原先民遗留给我们的标志性文物。带领幼儿游桦林公园看草原石人,通过摸摸石人,抱抱石人,与石人合影,让幼儿近距离的感受草原文化的历史印迹。二、瑰丽夺目的人间仙境。主要以美丽盛名的喀纳斯湖为主,语言活动:《我眼中的喀纳斯》、欣赏《喀纳斯的美景》等活动,使幼儿了解喀纳斯一年四季的美景,增强了幼儿对家乡的喜爱之情。三、迅速发展的希望之城。我们带领孩子进行了阿勒泰市区游,让孩子们了解的阿勒泰市的标志性建筑以及各个职能单位,使幼儿对自己的居住地有一个基本的轮廓和了解。四、草原的雄鹰—哈萨克族。我们把主题的重点内容放在了了解我们身边的哈萨克族,主要涉及这几方面的内容一、风味小吃。我们开展了社会活动:《各种各样的小吃》幼儿通过录像、照片的形式了解了哈萨克族的各种小吃及糕点并品尝几种常见的糕点,如:包萨克、巴合力,酥油饼干等。科学活动:《各种奶制品》让幼儿了解哈萨克族制作的各种各样的奶制
品,品尝奶疙瘩,《制作酸奶》让幼儿亲自制作并品尝了哈萨克族爱喝的酸奶子。美工活动:《烤馕》幼儿动手揉面、团圆、压扁、扎点、刷油等一系列的工序制作了哈萨克族常吃的油馕,撕纸粘贴《羊肉串》使幼儿了解羊肉串的制作流程,并学会了叫卖。二、风土人情、生活礼节等,通过社会活动:《认识哈萨克》了解到哈萨克族意思是“勇敢自由的人”,知道哈萨克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并学说简单的哈萨克族语言。音乐活动:欣赏《黑走马》让幼儿了解哈萨克族音乐,舞蹈的特点,知道哈萨克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通过社会整合活动《做客》让幼儿充分的感受到哈萨克族的热情好客,在活动中,幼儿听着冬不拉、喝着酥油奶茶、欣赏着民族小朋友载歌载舞??一场热闹愉快的做客活动进行的有声有色。美术活动:装饰《小花裙》让幼儿了解了哈萨克族服饰的特点,小朋友用画笔装饰出了五彩斑斓的小花裙。在体育游戏《姑娘追》中,幼儿玩的不亦乐乎,纷纷交换着角色反复的玩。
很快一个月的主题活动结束了,在主题活动的选材上,由于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挖掘的素材太少,很多的活动内容是边开展边挖掘的,有些活动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不够完善,有些内容选择的也不太适合小班幼儿开展,活动形式也比较单一,不能很好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整个主题活动开展下来,我才感觉的我们本地域可以挖掘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广泛的。而且这些内容也是贴近幼儿生活的幼儿感兴趣的、并且易于幼儿接受的知识。特别是哈萨克族那块活动内容,幼儿就很感兴趣,活动开展的也有声有色。活动效果也很突出。主题活动的最后我觉得应该再补充一个民汉小朋友团结在一起,互相离不开的活动内容使这个主题更完善、圆满。我想这个主题的活动还需要我们有经验的教师再斟酌、研究。把它发展成一套适合小、中、大不同年龄段的主题活动,发展成我们自己本土的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