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一大后立即成立了指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是____。
A.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中华总工会 共产主义青年团
19.______,在中国的大地上爆发了一场席卷全国的革命运动。这场革命运动声势之浩大,发动群众之广泛,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人们通常把它称为中国的“大革命”。
A.1925—1927年 B.1924—1927年 B.1923—1925年
20.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武汉代表是________。
A.李 达、李汉俊 B.张国焘、刘仁静 C.毛泽东、何叔衡
D.董必武、陈潭秋
21.在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被段祺瑞杀害的共产党员是________。
A.林祥谦 B.蔡和森 C.顾正红 D.苏兆征 二、多项选择题:
1.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以后的主要活动是________。
A.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展开论战 B.在工人中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 C.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 D.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2.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有_________。
A.毛泽东
B.董必武
C.李大钊
D.马林
3.以下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
A.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B.1923年8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南京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C.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4.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后的独立性体现在_________。
A.生活上
B.组织上
C.政治上
D.思想上
5.国民党改组后国民党实际上开始成为_______民主联盟。
A.工人 B.农民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6.1920年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正式成立。参加者有_______。
A.陈独秀
B.李汉俊
C.李大钊
D.陈望道
7.1920年秋至1921年春,_______等在武汉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开展共产主义的宣传和组织活动。
A.董必武
B.陈潭秋
C.毛泽东
D.包惠僧
8.1920年底,挑起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
A.张东荪
B.胡适 C.梁启超
9.为了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创办了一批专门供工人阅读的刊物,如_______。
A.上海《劳动界》 B.北京《劳动音》
C.广州《工人月刊》 D.《济南劳动月刊》 10.一大上表述,党的纲领是_______。 A.“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
B.“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 C.“废除资本私有制” D.联合第三国际
11.一大选举产生了由陈独秀等3人组成的党的领导机构中_______分管组织和宣传工作。
A.李达 B.张国焘 C.李大钊 D.陈独秀
12.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中国人民对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进行过长时期的斗争。但是,这些斗争有两个根本性的弱点:_______。
A.没有认清革命的对象,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
B.没有广泛地发动群众,特别是没有深入到下层的工农群众中去,未能形成有组织的、持久的群众运动
C.没有一个坚强的核心领袖
13.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的全部活动都是为_______谋利益的,是为他们的解放事业服务的。
A.工人阶级 B.人民群众 C.知识分子 14.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下设等_______地方分部。 A.北京 B.武汉 C.湖南 D.南京
15.出席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的代表中,有共产党员______。 A.李大钊 B.谭平山 C.瞿秋白 D.朱德 16.国民党一大在事实上确立了的_______三大革命政策。 A.联俄 B.联共 C.联美 D.扶助农工 17.列席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的共产国际代表是______。 A.马林 B.尼科尔斯基 C.魏金斯基
18.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在国民党中央党部担任重要职务的共产党员有:______等。
A.李大钊 B.谭平山 C.毛泽东 D.林祖涵
19.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很快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个高潮。在持续十三个月的时间里,全国发生大小罢工一百余次,主要的有:______。
A.香港海员罢工 B.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C.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D.开滦煤矿工人罢工
20.在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个高潮中,在工人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人物,如_____等,他们先后参加了党的队伍。
A.苏兆征 B.史文彬 C.项英 D.邓培 E.王荷波 第三课
一、单项选择题:
1.广州国民政府北伐的战略方针是____。
A.首先消灭吴佩孚的部队,其次消灭孙传芳的部队,最后消灭张作霖的部队 B.首先消灭孙传芳的部队、其次消灭张作霖的部队,最后消灭吴佩孚的部队 C.首先消灭张作霖的部队,其次消灭吴佩孚的部队,最后消灭孙传芳的部队
2.1926年3月20日,采取____严重的反共行动,制造了“中山舰事件”。
A.蒋介石
B.汪精卫
C.戴笠
3.北伐战争是从____年开始的。
A.1924
B.1926
C.1927
4.北伐战争直接打击的目标是_____。
A.北洋军阀 B.帝国主义 C.封建势力
5.北伐战争中,_____率领的_____获得了“铁军”的称号。
A.毛泽东 红军 B.彭德怀 红军
C.叶挺 独立团
6.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举开了______。
A.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B.紧急会议
C.中央特别会议
7.1927年4月28日,遭到反动军阀的捕杀而英勇就义的是:
A.李大钊 B.蔡和森
C.廖仲恺
8.1926年1月,国民党第___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
A.一
B.二
C.三
9.四一二政变后,蒋介石在____另立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和中央军事委员会。
A.武汉
B.南京
C.合肥
10.北伐的主要对象不包括______。
A.段祺瑞 B.张作霖 C.孙传芳 D.吴佩孚 11.下面对大革命失败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 A.国共两党因为奋斗目标不同而结束了合作
B.国民党背信弃义地对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群众发动突然袭击; C.国民政府脱离群众,使北伐战争无法坚持下去 12.南京国民政府代表了______。
A.大地主和美国的利益 B.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 C.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D.资产阶级和农民的利益 13.大革命遭到惨重失败的标志是______。
A.蒋介石反革命政变 B.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C.汪精卫召开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会议正式同共产党决裂 14.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于___召开。
A.1926年1月
B.1927年4—5月
C.1927年7月
15.中共五大召开时,全国党员人数已近___ A.944人
B.5.8万人
C.年7月
16.党的五大上,全党期待着这次大会能______。 A.回答人们最焦虑的如何从危难中挽救革命的问题 B.解决组建人民军队的问题
C.回答人们最关注的如何将革命推向高潮的问题
17.四一二政变发生后,国内的政治局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全国形成三个政权对峙的局面:以张作霖为首的北京政府和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政府都是反革命政府,继续保持国共合作的______仍是革命政府。
A.北京政府 B.武汉国民政府 C.南京政府
18.四一二政变发生前夕,在九江、安庆直接了解暴行真相的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______,于4月9日发表《请看今日之蒋介石》的长文,在列举事实后写道:“蒋介石已经不是我们国民革命军的总司令,蒋介石是流氓地痞、土豪劣绅、贪官污吏、卖国军阀、所有一切反动派——反革命势力的中心力量了”
A.郭沫若 B.鲁迅 C.张治中
19.1926年3月21日,当北伐军从浙江推进到上海近郊时,上海工人在______等组成的特别委员会领导下,发动总罢工,随即转为第三次武装起义。经过三十多小时的战斗,击溃北洋军阀在上海的驻军,占领了上海除租界以外的地区。这是大革命时期中国工人阶级的一次壮举。
A.周恩来 B.澎湃 C.毛泽东
20.中共______的历史功绩之一是提出了中国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 A.四大 B.五大 C.六大 二、多项选择题:
1. 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中共中央进行改组,停止了陈独秀的职务,组成的临时中共中央常务委员会的成员________。
A.毛泽东、朱德 B.周恩来、李立三 C.张国焘、李维汉
D.彭德怀、邓小平
2.大革命的历史意义________。
A.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势力、教育和锻炼了中国人民 B.党在人民群众中的政治影响扩大了,造就了一批革命领导骨干 C.掌握一部分军队,并初步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 D.为党领导中国人民把斗争推向新的阶段准备了一定的条件
3.“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表明________。
A.蒋介石逐步独揽大权 C.国民党内部矛盾加剧
B.蒋介石发动政变的时机成熟 D.中共中央的妥协退让政策是错误的
4.中国共产党选派大批党团员和革命青年到黄埔军校学习,在第一期学生中有______等人。
A.徐向前 B.陈赓 C.贺龙 D.左权 5.黄埔军校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_。
A.把政治教育提到和军事训练同等重要的地位 B.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
C.无论是国民党党员,还是共产党员,或者是其他民主党派人士均可受同等重视 D.特别重视军事技能的训练
6.1924年10月,北方的直系将领冯玉祥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发动政变,推翻了直系军阀首领_______,控制的北京政府,一时控制了北京、天津一带,并把所部改编为国民军,电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
A.曹锟 B.段祺瑞 C.吴佩孚 D.孙传芳
7.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历史功绩在于:_______。 A.一是提出了中国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 B.二是提出了工农联盟问题
C.三是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更加完整的规定 D.确定了同国民党进行合作的具体方式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
A.1924年夏,在邓中夏、项英等领导下,成立了沪西工友俱乐部 B.1925年2月,日商内外棉八厂工人因为日本监工殴打中国女工而罢工 C.1925月1日,在广州举行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正式成立中华全国总工会 D.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选举共产党员林伟民、刘少奇为正、副委员长。
9.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省相继以“清党”为名,大规模搜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单广东一地,被捕杀的就达二千多人,包括著名的共产党员______等在内。
A.萧楚女 B.熊雄 C.李大钊
10.继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实行举行“清党”,并表示拥护南京政府的有:______。 A.山西阎锡山 B.广东许崇智 C.四川刘湘
11.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共产国际执委会曾通过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并给中共中央发来相应的指示(即“五月指示”)。其要点是:
A.改造国民党使工农分子大批参加进去 B.把农民协会变成乡村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