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教学讲义
第二章 民用建筑设计
第一部分 建筑平面设计
建筑平面图是俯视图,它表达建筑物在水平方向上房屋各部分的组合关系,以及建筑功能方面的问题。 建筑平面设计是整个设计的主导:
①.它反映房屋各部分的大小及位置关系; ②.它决定了结构的设计问题; ③.它决定了设备的布置方案。 平面的组成:
各类型的民用建筑,从组成平面各部分面积的使用性质来分,可以分为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两大类。 1.使用部分
使用部分主要是指使用活动和辅助使用活动的面积,也就是指主要使用部分(使用房间)和辅助使用部分(辅助房间)。 2.交通联系部分
交通联系部分是指房间内外、各个房间之间以及楼层与楼层之间的联系通行的面积。 3.结构所占部分
第一节 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
建筑平面中各个使用房间和辅助房间,是建筑平面组合的基本单元。
一、使用房间的分类和设计要求 (一)使用房间的分类
1.生活用房间:卧室、起居室等
2.工作、学习用房间:办公室、值班室、教室等 3.公共活动房间:展览厅、观众厅、营业厅等 (二)使用房间的设计要求
1.房间的面积、形状和尺寸要满足室内使用活动和家俱、设备合理布置的要求;
2.门窗的大小、位置应考虑房间的出入方便、疏散安全,采光通
6
《房屋建筑学》教学讲义
风良好;
3.房间的构成应使结构构造布置合理、施工方便,也要有利于房间组合,使用材料要符合相应的建筑标准;
4.房间的空间及细部要考虑人们的使用和审美的要求。
二、使用房间的面积、形状和尺寸 1.房间的面积
房间面积的大小是由房间内部的活动特点、使用人数的多少、家俱设备的尺寸与多少等因素来确定的。
因此,为了确定房间使用面积的大小,要掌握室内家俱、设备的数量和尺寸,也要掌握室内活动和交通面积的大小。这些面积的确定都和人体活动的基本尺度有关。 2.房间的平面形状和尺寸
房间的面积确定之后,还要进一步确定房间的平面形状和具体尺寸。
房间的平面形状主要是由房间内使用活动的特点、家俱布置方式,以及采光、通风、音响等要求所决定的,同时要考虑审美。 以中学教室为例:第一排课桌前沿到黑板的距离不宜小于2 米,最后一排课桌后沿到黑板的距离不宜大于8.5米,前后排课桌的间距不宜小于850mm,边座与黑板远端的连线与黑板平板的夹角不宜小于30°,列与列中间的走道不宜小于550mm。
除了视、听之外,确定房间平面形状和尺寸时,还应考虑到自然采光的要求。
两面采光的教室,可采用矩形和六角形平面;而单面采光的教室则只能采用矩形平面,其长方向一般是沿建筑物的长方向。 一般的中学教室多采用矩形平面,其尺寸多为:9000×6300,9000×6600,9000×6900mm等。
在大量性民用建筑中,如果房间的使用面积不大,又需要多个房间相互组合时,常见的是以矩形的房间平面较多。矩形平面便于家俱和设备的安排,房间的开间或进深易于统一,结构布置和预制构件的选用较易解决。
对于特别的单个房间,可采用一些特殊形式,如圆形、扇形、六边形等。
三、门窗在房间平面中的布置 房间的平面设计中,门窗的大小和数量、位置和开启方式等,对房间的平面使用效果都有影响。 (一)门的宽度、数量和开启方式
房间平面中门的最小宽度是由通过人流的多少、搬进门的家俱和设备的大小决定的。
1.住宅中生活用的卧室、起居室的门多采用900mm,浴室、厕所的门一般采用650~800mm,阳台门多采用800mm。
2.教室中的人流较大,门的宽度应适当增加。若门宽>1200mm时,多采用双扇门,双扇门的宽度一般为1200~1800mm左右。
7
中学教室
《房屋建筑学》教学讲义
教室的面积若大于60m2或室内人数多于50人时,按防火要求,必须在房间的两端各设一门,以利于疏散。 ★注:以上的几种门一般都为内开,设置的位置一般靠墙边设置。 3.一般人流大量集中的公共活动的房间,门的宽度按每100人600mm计算,且宜设置成双扇外开门。
4.医院中病房门常用1200mm的不等宽双扇门。 5.商店营业厅一般采用内外开双扇弹簧门。 (二)房间平面中门的位置
房间平面中门的位置应考虑室内交通路线简捷和安全疏散的要求,门的位置还对室内使用面积能否充分利用、家俱布置是否方便、以及能否组织室内穿堂风等方面有很大影响。
对于面积大、人流多的房间,门的位置主要考虑通行简捷和疏散安全,宜均匀分设。
对于面积小、人数少、只设一个门的房间,门的位置应首先考虑家俱的合理布置。
对于面积小且门的数量不只一个时,门的位置应考虑尽量缩短室内交通路线,保留较完整的活动面积,并尽可能留有便于靠墙布置家俱的墙面。
门的位置相对集中时,应考虑到门的开启方向,避免各个门之间相互干扰。
(三)窗的大小和位置
房间中窗的大小和位置,主要根据室内采光、通风要求考虑。 1.采光要求
窗户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室内照度是否足够,通常是通过采光面积比来控制。
采光面积比,即窗口透光部分的面积和房间地面面积的比值,又称为窗地比。
民用建筑中房间使用性质的采光分级和采光面积比 视觉工作特征 天然照度采光等级 工作或活要求识别的最房间名称 采光面积比 动要求精系数 小尺寸(mm) 确程度 Ⅰ 极精密 <0.2 绘画室、制图室、画廊、手术室 5-7 1/3-1/5 阅览室、医务室、健身房、专业实验Ⅱ 精密 0.2-1 室 3-5 1/4-1/6 Ⅲ 中等精密 1-10 办公室、会议室、营业厅 2-3 1/6-1/8 Ⅳ 粗糙 观众厅、休息厅、盥洗室 1-2 1/8-1/10 Ⅴ 极粗糙 贮藏室、门厅、走廊、楼梯间 0.25-1 1/10以下 窗户的平面位置主要影响到房间沿外墙(开间)方向的照度是
8
《房屋建筑学》教学讲义
否均匀,有无暗角和眩光。 2.通风要求
房间中窗的位置,对室内通风效果的影响也很关键。
通常利用房间两侧对应的窗户或门窗之间组织穿堂风,同时也应尽量使穿堂风通过室内使用面积活动部分的空间。
四、辅助房间的平面设计
各类民用建筑中辅助房间的平面设计,和使用房间的设计方法基本相同。
厕所、盥洗室等辅助房间,通常先根据各种建筑物的使用特点和使用人数的多少,来确定所需设备的个数、设备的大小和人体使用所需尺度。 1.住宅中的卫生间设计
卫生间设备主要有:浴缸、坐便器、洗脸池等,有时洗衣机也放在卫生间里。要求有一定的采光和良好的通风能力。设计设备位置时,须考虑到节约管道的问题。 2.住宅中的厨房设计
厨房中的主要设备有:操作台、水池、灶台、抽排油烟机、各类贮藏柜,有时冰箱也放在厨房中。
设计时要考虑到各种设备的合理布置,要便于清洁,有效的通风窗≥0.8m2。
3.公共建筑的厕所和盥洗室设计
设备数量需求量 见表2-1
部分建筑类型厕所设备个数参考指标 表2-1 男小便器 男大便器 女大便器 洗手盆或龙头 备 注 建筑类别 男女比例 (人/个) (人/个) (人/个) (人/个) 幼 托 55~ ~10 10 2~5 1:1 中小学 40 40 25 100 1:1 小学数量应稍多 男女比例按实际使用情宿 舍 20 20 15 15 况 10总人数按全日门诊数计门诊所 500 50 150 1:1 算 男旅客按旅客人数2/3火车站 80 80 50 150 2:1 计算 剧 院 35 75 50 140 3:1 以中学教学楼为例:
男子:每40人设一个大便器,一个小便器(每个可折成0.6m的小便槽)。
女子:每25人设一个大便器。
若每层都设男女厕所,则可根据每层中所有的学生数和男女生比例(1:1)先得到男女生各自的人数,然后再求得男女厕所中大便器的个数,以及男厕所中小便器的个数或小便槽的长度。
9
单侧采光时暗角的形成
大便槽尺寸:
小便槽尺寸:
《房屋建筑学》教学讲义
公共建筑中的厕所应设置前室,使厕所隐蔽,又可改善通向厕所的走廊或过厅处的卫生条件。
盥洗室的公共服务厕所,可设置成套间布置形式。
第二节 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建筑物内部的交通联系部分可以分为:水平交通联系的走廊、过道;垂直交通联系的楼梯、坡道、电梯、自动扶梯;交通联系枢纽的门厅、过厅等。
交通联系部分设计的主要要求有: 1.交通路线简捷明确 ,联系通行方便; 2.人流畅通,紧急疏散时迅速安全; 3.满足一定的采光和通风要求;
4.力求节省交通面积,同时考虑空间处理等造型问题。
一、过道(走廊)
过道(走廊)连结各个房间、楼梯和门厅等各部分,以解决房屋中水平联系和疏散等问题。 1.过道的宽度
过道的宽度应符合人流疏散和防火规范要求。
通常:单股人流宽为600mm,双股人流宽为1200mm,三股人流宽为1500mm,单侧门外开宽则为1500mm,双侧门外开则为2400mm。
一般过道宽度应根据耐火等级、层数和过道中的通行人数来确定。 过道的宽度可参见表2-2。
过 道 的 宽 度 表2-2
房 屋 耐 火 等 级 宽 度 m/100人 一、二级 一、二层 层 数 三层 ≥四层 0.65 0.75 1.00 三级 0.75 1.00 1.25 四级 1.00 - - 2.过道的长度
过道从房间门到楼梯间或外门的最大距离,以及袋形过道的长度不宜太大,从安全疏散的方面考虑应有一定的限制。过道的长度限制参见表2-3。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