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自动保存的)(3)

2020-05-19 08:05

《房屋建筑学》教学讲义

房间门至外部出口或楼梯间的最大距离 表2-3

位于两个外部出口或楼梯间之间位于袋形过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 的房间 建筑类型 房 屋 耐 火 等 级 房 屋 耐 火 等 级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一、二级 三级 四级 托儿所、幼儿园 25 20 - 20 15 - 医院、疗养院 35 30 - 20 15 - 学校 35 30 - 22 20 - 其它民用建筑 40 35 25 22 20 15

二、楼梯和坡道 (一)楼梯

楼梯是房屋各层间的垂直交通联系部分,是楼层人流疏散必须的通路。

楼梯设计主要是根据使用要求和人流通行情况确定梯段和休息平台的宽度;选择适当的楼梯形式;考虑整幢建筑的楼梯数量;以及楼梯间的平面位置和空间组合。 1.楼梯的宽度

根据通行人数的多少和防火要求决定。

单人通行≥850mm,双人通行≥1100~1200mm,三人通行 ≥1500~1650mm。考虑单人通行但需上下行交汇的,则不应小于900mm。

楼梯平台的宽度除应考虑到人流通行外,还必须考虑到搬运家俱的方便,平台的宽度不宜小于梯段的宽度。 2.楼梯的形式

单跑楼梯(单梯段直跑楼梯)、多梯段直跑楼梯、双跑楼梯、折角楼梯、双分合上楼梯、合上双分楼梯、三跑楼梯、剪刀式楼梯、螺旋楼梯

3.楼梯的数量和位置

楼梯的数量应根据楼层人数多少和建筑防火要求来确定。 二层至三层的公共建筑楼层面积超过200平方米,或者二层及二层以上的三级耐火房屋楼层人数超过50人时,都必须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楼梯。 (二)坡道

坡道的坡度通常小于10°,一般为1/12~1/6。 (三)电梯

电梯多用于多、高层建筑中,或一些特定的地方。

11

《房屋建筑学》教学讲义

(四)自动扶梯

自动扶梯适用于具有频繁而连续人流的大型公共建筑中。 三、门厅、过厅和出入口 (一)门厅

门厅是建筑物主要出入口的内外过渡、人流集散的交通枢纽。在一些公共建筑中,门厅除了交通联系外,还兼有适应建筑类型特点的其它功能要求。 门厅的功能要求: (1).导向性明确

(2).各使用部分要有一定的空间 (3).门厅对外出入口的总宽度,应不小于该门厅中所有的过道和楼梯的总和。 (二)过厅

过厅通常设置在过道和过道之间或过道和楼梯的连结处,起到交通路线的转折和过渡的作用。 (三)出入口

通常在出入口处设置雨蓬,以给人们进出室内外时有一个过渡。也可设置门斗或门廊,是为了突出出入口。

第三节 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前面,我们已学过单个房间和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而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则是对建筑物的各个空间在水平方向上进行组合,同时要考虑到建筑物的总体规划、环境等。 建筑平面组合设计的主要任务:

1.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和卫生要求,合理地安排建筑物的各个组成部分,确定它们的关系;

2.组织好建筑物内部以及内部与外部之间方便和安全的交通联系;

3.考虑到结构布置、施工方法和所用材料的合理性,掌握建筑标准,注意美观要求;

4.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密切结合基地环境等平面组合的外在条件,注意节约用地和保护环境等问题。

一、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组合方式 (一)各类房间的主次、内外关系

一幢建筑,根据其功能特点,平面中的各个房间总是有主有次。

建筑物内各类房间和各个使用部分,有内外之分。

在建筑平面组合时,分清各个房间使用上的主次和内外关系,有利于确定各个房间在平面中的具体位置。

12

《房屋建筑学》教学讲义

(二)功能分区以及它们的联系和分隔

当建筑物中房间较多,使用功能又比较复杂时,这些房间可以按照它们的作用性质以及联系的紧密程度进行分组分区。 (三)房间的使用顺序和交通路线组织

建筑中不同使用性质的房间或各个部分,在使用过程中通常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平面组合时要很好地考虑这些先后顺序。 有些建筑物对房间的使用顺序没有严格的要求,但也要安排好室内的人流通行面积,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往返交叉或相互干扰。

(四)建筑平面组合的几种方式

建筑功能分析和交通路线的组织,是形成各种平面组合方式内在的主要要求,通过功能分析初步形成的平面组合方式,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1.走廊式组合

可分为外廊式和内廊式两种。

外廊式平面组合

内廊式平面组合

此种组合能使各个房间不被穿越,较好地满足各个房间单独使用的要求。

主要用于一般住宅、办公楼等。 2.套间式组合

房间之间直接穿通。其特点是房间之间的联系最为简捷,把房屋的交通联系面积和房间的使用面积结合起来。其对房间的使用顺序和连续性要求较强。

主要用于展览馆、博物馆等。

13

《房屋建筑学》教学讲义

3.大厅式组合

围绕着一个大厅来布置房间。其在人流集中、厅内具有一定活动特点并需较大空间时采用。大厅式组合时,交通路线组织问题较为突出,应使人流的通行通畅安全、导向明确。 主要用于体育馆、影剧院等。 4.单元式(梯间式)组合

围绕着一个楼梯进行布置同样类型的房间。 主要用于一般民用住宅。 5.庭园式组合

主要用于中国古典建筑中。常见的有三合院和四合院。

二、建筑平面组合与结构布置的关系

根据功能分析初步考虑的几种平面组合方式,由于房间面积大小、开间、进深以及组合方式的不同,相应的结构布置方式也不相同。 1.混合结构

走廊式或套间式平面组合,当其房间面积较小、建筑物为多层(五、六层以下)或低层时,通常采用砖砌墙体和钢筋混凝土梁板联合承重的混合结构体系。

混合结构有横墙承重、纵墙承重、纵横墙联合承重等几种不同的承重方式。

墙体承重的混合结构系统,对建筑平面的要求主要有: (1)房间的开间或进深基本统一,并符合钢筋混凝土板的经济跨度,上、下层承重墙的墙体对齐重合; (2)承重墙的布置应均匀、闭合,以保证结构布置的刚性要求,较长的独立墙体,应设置墙墩;

(3)承重墙上的门窗洞开设应符合墙体承重的受力要求; (4)个别面积较大的房间,应设置在房屋的顶层或单独的附属体中。 2.框架结构

走廊式和套间式的平面组合,当房间的面积较大、层高较高、荷载较重或建筑物的层数较多时,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14

横墙承重

纵墙承重

纵横墙联合承重

框架结构

《房屋建筑学》教学讲义

它是一种以钢筋混凝土柱、梁来联合承重的结构体系,其墙体只起分隔、围护的作用。

框架结构系统对建筑平面组合的要求有:

(1)建筑体形齐整、平面组合应尽量符合柱网尺寸的规格、模数以及梁的经济跨度的要求;

钢筋混凝土梁板布置时,柱网尺寸一般为4~6m×6~8m。 (2)为保证框架结构的刚性要求,在房屋的端墙和一定的间隔距离内应设置必要的刚性墙,或梁、柱的连结采用刚性节点处理; (3)楼梯间和电梯间在平面中的地位,应均匀布置,选择有利于加强框架结构整体刚度的位置。 3.空间结构

大厅式的平面组合,对面积和体量的要求都较大,一般采用空间结构体系。

常见的空间结构系统有:折板结构、壳体结构、网架体结构以及悬索结构等。

三、基地环境对建筑平面组合的影响 (一)基地大小、形状和道路走向

基地的大小和形状对房屋的层数、平面组合的布局有很大影响。建筑物的形状基本上是依据基地的形状来确定的,其集中与分散的程度与基地的大小有关。

基地内人流、车流的主要走向,是确定建筑平面中出入口和门厅位置的重要因素。 (二)建筑物的间距和朝向

拟建房屋和周围已有房屋之间距离的影响因素: 1.房屋的室外使用要求

人行、车行、声音影响、视线干扰等。 2.日照、通风等卫生要求

3.防火安全要求:保证邻房安全及消防车驶入。一般≥6m。 4.观瞻和室外空间要求、环境绿化 5.施工条件要求

★ 走廊式或套间式长向布置的房屋,一般以日照间距来确定房

15

日照等卫生要求:

L=H1/tgα

L──两幢房屋的净距

H1──前幢房屋的檐口到后幢房屋窗台的高度差

α──冬至日正午的太阳高度角 具体折合成: L/H=0.8、1.2、1.5 H──前幢建筑物的高度


房屋建筑学(自动保存的)(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甲级单位编制液动浆液阀项目可行性报告(立项可研+贷款+用地+201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