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小白F2.8 腾龙A001F2.8 适马小黑F2.8
佳能小白F4.0 腾龙A001F4.0 适马小黑F4.0
佳能小白F5.6 腾龙A001F5.6 适马小黑F5.6
佳能小白F8.0 腾龙A001F8.0 适马小黑F8.0
佳能小白F11 腾龙A001F11 适马小黑F11
佳能小白F16 腾龙A001F16 适马小黑F16
135mm边角锐度理论值对比测试
为了使镜头性能差异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我们在实验室中使用全画幅的佳能EOS 1Ds MarkⅢ相机拍摄了ISO12233标版,拍摄采用最大JPEG格式、普通色彩风格、自动白平衡、光圈优先等设置。拍摄结果用Imatest软件处理后得到下面的数据。
副厂镜头与佳能机身之间的匹配问题依然存在,我们对腾龙镜头进行了焦点修正,而对于不能够完全修正焦点的适马小黑使用了实时取景放大画面配合手动对焦的方式进行了拍摄。
需要说明的是,进行数值测算的采样点并非截图点,因此锐度值数据同肉眼观测结果产生一定的偏差是正常现象。
135mm边角锐度理论值对比测试结果
在135mm端边缘锐度测试中,腾龙A001同佳能小白之间的争夺变得非常胶着。适马小黑依旧同两者在边角成像上面有着不小的差距。如果仔细观看下面的截图能够看到,适马小黑在锐度上面的差距主要源于纵向条纹,而横向条纹则同对手差距不大,这在我们的软件采样结果上面也有非常明显的反映。因为软件计算的结果是垂直分辨率与水平分辨率的综合,因此适马小黑的测试结果得分得较低。腾龙镜头在小光圈的锐度数据下降也是由于在水平锐度方面下降较快。
从这里开始,我们就能够看到佳能原厂的L头实力的爆发。无论中心还是边角,成像均非常锐利,不会出现成像表现不平均的现象。如果不标注这是边角截图,我们从小白拍摄的画面上甚至难以分出这是画面哪里的截图。在200mm长焦端更是如此,请看我们后两页的评测。
截图范围示意图
佳能小白F2.8 腾龙A001F2.8 适马小黑F2.8
佳能小白F4.0 腾龙A001F4.0 适马小黑F4.0
佳能小白F5.6 腾龙A001F5.6 适马小黑F5.6
佳能小白F8.0 腾龙A001F8.0 适马小黑F8.0
佳能小白F11 腾龙A001F11 适马小黑F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