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请同学们结合这几位同学的方法和技巧,继续玩2局四宫格数独游戏。 出示迷题,学生继续玩。 (三)交流反馈,自主建构
师:同学们,谁来说说自己玩数独游戏的感受或体会? 生1:老我觉得玩数独游戏可以提高我的观察力。
生2:我觉得我在玩数独游戏的过程中,注意力特别集中,生怕拉了哪个格。 师:你的收获真不小,《淮南子?主术训》说“心不专一,不能专诚。” (心不专一,就不能集中精力做事。)可见,注意力对我们学习做事多么重要。
生3:老师,我在玩数独游戏的过程中,不光学会了思考,还提高了逻辑推理能力。(板书 思考 逻辑推理能力)
师:数独真不愧是一款让你变聪明的益智游戏。它既能培养同学们的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还能提高注意力,观察力,使大家具有全局观念,真是有百利无一害。看来,大家开始变聪明了。现在,咱们来挑战六宫格。 1.认识六宫格的盘面构成。
2.同桌由四宫格游戏规则推出六宫格游戏规则,互相说一说。 3.出示3局游戏迷题,学生挑战。
4.指生说一说玩六宫格数独的方法和感受。
生1:我觉得六宫格数独比四宫格数独难度大一些,我在玩的时候发现,可以用排除法。(上台演示)
师:排除法也是玩数独常用的一种技巧,同学们,把他的发现记在心里哟。 生2:我在玩六宫格数独时,是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不能只看行,列或小宫格,要有全局意识,这样才不至于陷入僵局。
师:你总结的真好,看来同学们越来越聪明了。咱们趁胜追击,来挑战九宫格好不好?(好!学生热情很高。) 出示九宫格盘面及游戏规则,
游戏规则:1--9每个数字在每行、每列和每个小九宫格里出现且仅能出现一次,不能重复,也不能缺少。 学生默读记住。
板书设计 观察力 数 独 注意力 思维能力
打电话
教学内容:打电话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在众多的方案中找到打电话的最优方法,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
2、创设情境,使学生亲身经历寻找最优方案的全过程。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探讨最优化的方案。让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师:谁知道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什么内容?
师:同学们,你们会打电话吗?老师也会,可是啊!老师今天遇到一个打电话的
难题,请大家看屏幕。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为了庆祝我们自己的节日,学校组织了一个15个人的合唱队。星期天,李老师刚接到学校紧急通知,要合唱队的15人去参加演出,怎么可以尽快地通知到这15个队员呢?”同学们帮忙想想办法吧! 2、学生小组讨论,汇报想法。 (教师引导) 3、小结入题,板书课题 (板书课题)。 为了更好地研究今天的这个问题,我们假设每一次通话要一分钟,每个学生都在家。那么你估计一下你最少要几分钟?(学生可自由猜测) 二、探究新知
1、阅读课文内容。 2、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先让学生想想都有哪些通知的方法?这里有必要引导学生说出两大种方法:平均分组和不平均分组。
猜一猜:哪种方法快?比如平均分成3组和平均分成5组比,哪种快。是不是分的组数越多就越快?我们怎样才能比较出哪种方法最快?
以小组讨论思考,把你们小组讨论出来的方法都列出来,并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最好,想一想,从刚才的比较中,你领悟到什么了没有? 3、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4、反馈。学生分别说出自己找到的最好的方法。你们刚才比较了几种方法?
(设计意图:各小组选代表把各种方法都列出来,再作比较,经历优化的过程) 方案1要15分钟。这样肯定太慢了。那么用分组的方法怎么样呢?请用分组的同学说说你们的方案。
方案2(1):5组,每组3人(要7分钟)
方案2(2):3组,每组5人(要7分钟)这两种方案与之前你猜想的结果怎么样?是不是组分得越多就越快?有什么想说的吗?所以在猜想上,我们要大胆,要想出你尽可能的答案,然后再验证。如果每组分的人数不同呢,结果会怎样? 方案2(3):4组(4、4、4、3)(要6分钟) 方案2(4):3组(6、5、4)(要6分钟)
这两种方法与前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时间会缩短?(每个组长都不会闲 了)
方案2(5):5组(5、4、3、2、1)(要5分钟) 老师、组长和组员都不闲着,应该怎样设计方案呢? 方案3:相互转告
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设计意图:第二种方案的帮忙转告。汇报时,让学生说说自己都列举并比较了哪几种方案,认为哪种方案最好。只有让学生亲自去比较才能体会到优化的过程,使学生体验到优化是怎么一回事。让学生去比较了各种方案,学生也更容易得出各种方案优化的原因,从组长不空闲到老师、组长不空闲,再到老师、组长和组员接到通知的组员都不闲。 三、发现规律
这的确是个好办法,这个方案,你们发现有什么规律吗? (先出示空表,边问边填完整。)
第几分钟1、2、3、4 接到通知人数1、2、4、8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预设:第几分钟通知的人数,是前一分钟通知
人数的2倍。)按照这个规律,第5分钟可以通知多少人?第6分钟可以通知多少人?
2分钟一共通知( 3 )人 3分钟一共通知( 7)人
4分钟一共通知( 15 )人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预设:2分钟通知的人数=2个2相乘-1;3分钟通知的人数=3个2相乘-1;4分钟通知的人数=4个2相乘-1;……)
5分钟一共通知多少人?6分钟一共通知多少人? 这样通知50人最少需要花多少分钟? 四、优化方案。
同学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列举出了这么多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最好?(学生说后)怎样才能比较出哪种方法最好? 五、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大家知道只要人人都行动起来,工作效率会更高,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各项工作中都动起手来,节时间,提效率,为建设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板书设计:
打电话 方案 1:逐个通知 费时 方案 2:分级通知 节时 方案 3:人人参与 最优
找次品
教学内容:找次品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的过程,积累探索规律的数学活动经验。
2.通过探索,发现把一些物品分成三份,并且三份数量接近时,称的次数最少的规律。
3.能够根据物品的数量确定找出“次品”所需的最少次数,并会用简洁的方法记录称的过程。
4.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方法的广泛应用性。
教学重点:掌握规律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发现并应用规律 教学过程:
一、3个物品找次品
1.谈话引入:说明3瓶中有一个已经吃过了,有一瓶较轻,不能作为正品,轻的这一瓶当做次品(板书:次品),你能用什么办法找到这瓶次品吗? 可能出现:掂一掂、数一数、天平称一称。
板书出示: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来?
“至少”、“保证”什么意思?你怎么理解? 你觉得要多少次呢?
2、探究3个物品中的问题
(1)呈现问题:有3瓶口香糖,其中一瓶略轻一些,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保证可以找出这一瓶次品?为了便于表示,我们这样表示天平、礼盒。
(2)口答反馈:一次够了,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称的?学生先说一个,要说清楚。然后边说边演示PPT。
(3)让学生看着图自己说一说。 (4)师生共同小结(同时板书):
瓶数是3瓶(板书:瓶数),先在天平两边各放一瓶,也就是先把它们分成三份(板书:分法),每份1个。板书:3( 1,1,1) 需要1次。(板书:次数:1次)
这个环节总体板书如下:
瓶数 分法 次数 3 3(1,1,1) 1 二.研究5个物品中的问题
1.出示问题:钢材我们研究是3瓶,现在有5瓶呢,还是其中一瓶轻一些,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保证可以找出这一瓶次品? 2.那怎么把这较轻的一瓶找出来呢? 把称的过程先分一分,该怎么分呢?分好以后我们又该怎么称呢?能不能把分的过程象刚才一样用简洁的方法画一画,表示出来。 同桌合作完成。
3.教师巡视指导,5瓶反馈。
你把它分成了几份?要称几次?重点讲一种
(1)反馈:(1,1,3)(根据学生的反馈完成板书) (学生先说(2人),教师再媒体演示,生再同桌说一说) 投影展示并说一说。 和他方法一样的举手。 谁再来说一说。
也就是先把它们分成3份,每份分别是1,1,3。板书:3(1,1,3) 媒体演示
请你们把想法同桌互相说一说。
(2)反馈(2,2,1)(学生简单说,板书,同步媒体演示) 谁再来说一说。(再请一个) (3)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预设:学生说1,1,1,1,1,(板书要写在旁边) 如果学生第一个先说这种情况,师说:这是你的想法?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先反馈1,1,3或者2,2,1
如果学生最后一个说这种情况,教师引导学生把这类情况归类到1,1,3.(先称前面两个,还剩下3个,就是分成了1,1,3)
(4)刚才,我们从3瓶中找出1瓶次品,把它分成3份,只需要称一次就能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