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光缆制造工艺及设备(45)

2020-11-14 22:59

(1)旋转放线机 (2)放线支架 (3)控制台 (4)电子柜 (5)包扎开孔头 (6)缓冲器支架

(7)旋转履带 (8)模具支撑 (9)盘绞机

图5-6-0光缆绞合工艺图

5.6.1层绞式光缆成缆工艺

层绞结构是将含光纤的松套光纤、加强件单元、阻水材料和包扎带等材料或其它形式结构的缆芯作为基本单元元件(如一层或多层骨架槽式带状光纤缆芯单元)利用绞合机通过某种绞合方式绞合成缆的一个工艺操作过程。其工艺基本上延袭了电缆生产的工艺,在三种成缆操作中,它是最成熟的工艺技术。其根据绞合方式的不同,可分为SZ绞合(又称左右绞合)和螺旋绞合(又称单方向绞合、S绞或Z绞)两种,两种工艺生产的光缆性能相近,但成缆工艺和设备却有着很大的差别。在绞合过程中,松套光纤和光缆两者间的长度必须形成一定的余长,而获得这种余长的方法就是采用光纤的SZ绞或螺旋绞合的方法实现,可参阅

第四章相关内容。

5.6.1.2.绞合工艺

1)SZ绞合工艺

所谓SZ绞合就是当绞合元件沿光缆纵轴方向在达到规定的S方向(或Z方向)绞合回转圈数后,然后换向再沿Z方向(或S方向)绞合与S方向绞合的回转圈数相同的圈数后,再重新开始另一次绞合循环的绞合形式。在换向点,绞合元件与光缆轴向平行,由于绞合元件具有一定硬度,为保持绞合元件换向时处于一个较为适当的绞合位置,在SZ绞合缆芯的绞合元件上必须绕包上包扎带固定,在绞合元件的空隙处填充聚乙稀填充绳,使绞合单元结构更加稳定,并填充光缆阻水油膏(简称缆膏)吸收外部浸入的水分。SZ绞合工艺的实现是由一台SZ绞合机完成。SZ绞合的生产速度较快,生产效率高,对各绞合单元内的光纤,由于有二个方向的绞合,松套光纤因绞合引起的变形被降低到最少并可以得到补偿。其缺点是绞合节距不易控制,由于在光缆成缆过程中,光纤绞合节距是至关重要的,它对二次余长ε的形成,光缆的温度特性和柔软特性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绞合节距过大,拉伸或收缩余长达不到设计要求;过小,则不能满足光纤的弯曲性能要求。考虑到SZ绞合是一个往复绞合过程,存在换向的问题,因此,在选择绞合节距时应比计算值略小些。其弯曲半径沿缆芯纵轴是变化的,在换向点处达到最大值,在两换向点中间为最小值。

为控制好产品质量。保证缆芯余长正常且衰减符合要求是非常重要。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好成缆节距、扎纱节距、扎纱张力、放线张力及加强件放线张力等工艺参数。

包扎带可以起到固定缆芯作用,如使用阻水带作包扎带、其又具有吸水作用,一般包扎带的扎纱节距必须保证缆芯不松散。扎纱张力是一个非常重要参数,它与光纤的衰减紧密相关,不宜过大或过小。张力过小,容易造成扎纱松散,缆芯固定松弛,并且容易在下道工序的挤制护套时造成断缆事故;而张力过大,会出现包扎带扎扁光纤套管现象,使套管内的一次着色光纤受到应力的作用,产生弯曲衰减增大现象,造成质量事故。


光纤光缆制造工艺及设备(4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新大学日语标准教程基础篇2外来词归纳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