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西方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比较与启示(4)

2021-01-20 19:10

关于中西方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比较与启示

是股份制企业组织形式的出现,证券市场的发展使会计信息需求者范围的扩大,更大大促进了会计准则的制定。会计准则产生的直接动因是企业投资者及其他利害关系人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要求企业提供的信息全面、真实、可靠和可比。会计准则就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具有这些质量而制定的对会计行为的规范,制定的目的就是使企业提供的信息满足信息的多方外部需求者的需要。应该看到经济体制及经济发展的水平,特别是市场化的程度,对会计准则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在这方面,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要比我国高出很多,市场也比我国成熟,运行稳健。

2、政治因素

政治是一定的阶级或社会集团为维护自己的根本利益,围绕夺取政权或巩固政权,治理国家所进行的全部活动。西方国家作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而其中又存在着不同党派、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争权夺利,私人利益极为突出,社会利益处于次要位置;而我国则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活动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社会主义制度的最终目的是达到共同富裕。显而易见,社会主义国家是把国家社会的共同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制定会计准则过程中,利益侧重点的不同必然导致不同的政治倾向。

3、法系的差异

采用英美法系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的美国,由民间会计职业团体制定成典的会计制度。而属于大陆法系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我国其会计准则采用法的形式,由国家制定并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与权威性。

4、统一性制度不同

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一贯由统一的部门,按照统一的程序来制定,独一无二的权威性和强制性使其具有极大的公认性;而美国,虽一直有民间组织(目前是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来制定会计准则,但其一直受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影响和左右。目前,证券交易委员会等政府部门在准则制定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也越来越重要,可以说,强大的会计职业界和同样强大的证券管理部门,是形成美国会计准则制定两大权威的主要原因。正是由于两种权威的存在,增加了双方之间协调的难度,使得会计准则制定的统一性和权威性在相互矛盾中下降。

5、公开性程度不同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会计准则的过程中,遵循了“充分程序”,并且几乎从准则立项开始,一直到准则最后发布,全过程都处于“摄像机的监督”之下;亦即,过程中的所有都会对外公开。相比而言,我国准则形成的过程就“隐蔽”一些。在准则立项阶段,社会各界,特别是咨询组织的成员等可以提出意见。但由于我国尚处于准则制定的起步阶段,需要制定的准则较多,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绝大多数准则的制定没有时间去社会上公开讨论来征求意见,缺乏公开的解释,对下一步准则制定的计划和安排也没有定期公开,这样就降低了准则制定的公开性。


关于中西方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比较与启示(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村级财务管理及审批制度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