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 硕士 研究生 论文 开题报告 格式
欧洲物流协会(European Logistics Association,ELA)于1994年发表的《物流术语》将物流定义为:物流是在一个系统内对人员或商品的运输、安排以及与此相关的支持活动的计划、执行与控制,以达到特定的目的。现阶段物流科学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理论界和企业界的重视,物流理论不断在实践中得到运用、完善和发展。经济界有一个共识,即物流是“第三利润源泉”。
我国学术界从80年代开始研究现代物流问题,介绍了国外有关物流的最新研究情况。到了90年代初,各类物流学术活动进一步深入,物流研究的重点也从物流概念的界定,基本知识的介绍转变为专题性的研究。而到上个世纪末与本世纪初,随着“物流热”在中国的兴起,物流学术研究与物流实践的结合,推动了对物流的学术研究向专业化、系统化、迈进。当前国内外学者对成品油物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物流“冰山”学说
随着经济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愈加激励。企业在生产和销售领域内降低成本的空间越来越小,而在运输、仓储和配送等物流环节上能够节省的成本相比之下显得越来越可观。1962年,管理学权威P.E.德鲁克指出:“流通是经济领域的黑暗大陆”,在消费者所支付的商品价格中,约50%是与商流流通活动有关的费用,物流是降低成本的最后领域。
20世纪60年代,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提出的物流冰山学。他在专门研究物流成本时发现,现行的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都不可能掌握物流费用的实际情况,因而人们对物流费用的了解是一片空白,甚至有很大额的虚拟性,他把这种情况比作“物流冰山”。其特点是大部分沉在水面以下的是我们看不到的黑色区域,而我们看到的不过是物流的一部分。成品油销售企业的物流成本与西泽修描述的物流“冰山”异常相似。
(二)供应链管理说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供应链管理得到了相当广泛的应用。供应链管理是一种能够优化整个供应链上企业的资源配置、以满足以顾客需求为标志的商业需求的增长的方法。
供应链管理,是对商品、资金、信息在供应商、分销商和顾客组成的网络流动的管理。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是以供应为基础,将生产、流通直到消费者终端连接起来,实施高度组织化和现代化的管理。它的三大因素是:电脑及通讯网络技术、优化的组织构架和良好的贸易伙伴关系。供应链管理的精髓表现在:以顾客的需求为大前提,通过供应链内各企业紧密合作,以效益的为顾客创造更多价值;对从供应链内各企业紧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