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种苗站统计分析,全省现有各类苗圃5000多个,面积21
万亩,年出圃苗木13亿株。苗木普遍存在乔木树种多,灌木树种少;常用树种多,名优树种少,尤其是新培育出的经济树种很少,品种相对老化,影响了我省经济林产业的发展。而且苗圃建设科技含量低,生产手段落后,管理粗放,仍处于初级生产水平阶段。
2.2.1.2 种苗供求状况
“十一五”期间,全省年均造林需苗木8亿株、种子100万公斤
才能满足当地造林绿化需求。“十一五”期间规划造林1674万亩,年均造林335万亩,需苗木12亿株,全省目前尚有宜林地4810万亩,可预测造林苗木需求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随着全国以及我省“六大生态工程”的启动和城乡绿化步伐的加快,各类绿化苗木需求量还会逐年增加。尤其是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经济林的发展规模和种苗需求量将急剧上升。目前全省苗圃出苗总量约10亿株,总量供应不足。另外个别树种和品种存在结构不平衡,部分地区存在余缺不平衡的供求矛盾。
从右玉县来看,在十一五期间该县承担国家日元贷款建设生态林
工程、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重点项目,也需要大量的优质良种苗木。同时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每年还有许多西部省区到该县调运苗木,其种苗市场前景可观。
2.2.2 项目建设是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
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