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2010级人才培养方案(4)

2021-02-21 10:39

3.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勇于克服困难。 4.具有较强的身体素质,能适应艰苦工作需要。

5.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和很好的创新意识,不断进行创新。

(五) 毕业条件

学生毕业的最低学分为:145学分。

五、课程设置及课程简介

本专业共设置通识课程13门,跨专业公共选修课3门,专业通识课程10门,专业核心能力课程12门

(一)通识课程(课程简介见学院课程库)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军事理论课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形势与政策 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6.计算机应用基础 7.应用文写作

8.大学英语(含听说训练) 9.体育

10.职业生涯设计/就业、创业指导 11.商务选读

12.A1高等数学(一) 13.B1线性代数与概率统计

(二)专业通识课程

1.电工技术 学时:56 学分:3.5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直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三相电路、变压器、电动机、安全用电、电工测量等电工技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电路概念和电工技能。

考核方法: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试卷考试相结合的方式。 参考教材:《电路电工基础与实训》 李春彪 北京大学出版社 2.模拟电子技术 学时:60 学分:4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半导体器件、基本放大器、集成电路、功率放大器及各种直流稳压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2010级人才培养方案(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体育教学投掷要领口诀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