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乒乓球运动训练内容特点分析
第12期 王俊鹏:少儿乒乓球运动训练内容特点分析
149
的新难技术而言,是掌握该项目难新技术的基础,要创造优异成绩,就必须首先掌握基本技术。基本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技术水平
的提高,影响在困难条件下和在紧张激烈比赛中运用技术、战术的能力。
由于少儿独特的生理特点,大脑神经发育处在泛化阶段,,比较灵活多变,模仿能力很强,但神经抑制性差,动作固定能力不
好,易变形,容易出现错误动作。这个教学过程是以直观的动作示范展示给少儿,使他们头脑中产生并形成技术动作的影像以及击球动作要领,规范的技术动作应该怎样做的印象并模仿做出来。
随着训练的进一步加深和不断强化,动作逐步定型,慢慢地达到技术动作自动化。这个训练过程应注意加大训练的重复性,可采用多球训练法。多球训练不仅对固定动作、培养动作规范化、提高摆速和跑动中击球的命中率是一项重要的手段,而且对提高训练难度和专项身体素质也有同样的作用。分解训练和完整训练法相结合,教练应该多给予指
[3]
导观察,促进动作熟练定型。
2.3 战术训练特点分析
乒乓球运动战术能力主要反映在个人战术与集体战术结合、注重战术创新和战术理论研究等方面。少年阶段的战术训练应该以
基本战术为基础,逐步结合特殊战术,从易到难,在掌握稳定性的过程中逐步深化。同时还要提高难度和结合精度进行特殊战术的演变能力,从而在周而复始的反复训练中,掌握和形成自己的战术特点、配套战术,使之熟练化、随机应变,以达到较佳的实战能力和水平。
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战术都有它的两重性,即针对性和适应性。在实施过程中应合二为一。适应性是对自己的适应和自己对对方的适应,针对性是对对方的牵制与突破,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必须把被适应的战术安排到实际操作中去。
综上所述,当今乒坛的少年技战术水平与成年运动员的差别已逐渐缩小,技能训练的广‘泛性、全面性已经基本同步,所存在的问题就是临场经验和场上的发挥有差即。所以,机能条件好、基本功扎实的少年选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技战术的组合上进行系统加_下。抓好少年阶段的战术培养,有利于专项水平的发展、提高、突破,有利于为早
[4]
日攀登世界高峰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 2.4 心理训练特点分析
运动员的心理因素影响着身体、技术和战术的发挥程度,所以心理训练在乒乓球运动训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应该把它当作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从少儿乒乓球运动员就开始抓起。 2.4.1 运动员易出现的不良心理状态
过分兴奋状态:表现为心跳呼吸加快、血压升高、动作僵硬、发力过猛过大、控制不住自己的动作、击球节奏加快、太想一板把对方打死,发挥不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淡漠状态:表现为动作不紧凑、击球盲目随意、信心不足、对结果无所谓、没有求胜欲望。赛前淡漠状态与运动员大脑皮层抑制过强有关。
过分紧张:多表现在关键比赛中,运动员由于心理压力过大所造成。或者由于运动员比赛经验不足对困难准备不够所造成。表现为血压下降、脸色苍白、出冷汗,肢体僵硬,失误频繁,求胜欲望下降等等。
盲目状态:运动员在比赛中当比分领先时沾沾自喜、盲目乐观、注意力不集中、击球动作随意;当比分落后时焦恼、急噪、不知所措、不懂得控制节奏调节状态,对比赛消极。
2.4.2 少儿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的主要方法
模拟训练法:是指模拟设置未来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训练的方法。例如:在运动员比赛的时候大声喧哗,故意对他进行干扰以提高运动员的注意力与抗干扰的能力。再比如:让运动员在大比分落后的情况下直接上场开始比赛,以提高运动员的抗压能力和培养运动员永不放弃的品质。模拟未来比赛条件下进行的心理训练,可使训练与比赛的实际尽量的接近,使运动员在近似比赛的情况下,锻炼和提高对未来比赛的适应能力。
鼓励法:是指教练员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鼓励的方法激发运动员士气,帮助运动员树立信心的一种方法。少年儿童年龄小心理不成熟,遇到困难比较胆怯,所以教练员应该多用鼓励法帮助少儿乒乓球运动员树立自信。例如:运动员在完成一项难度比较大的练习前,教练员可以拍着他的肩膀说:我一直都觉得你打得不错,你应该没有问题。就这两句话将使他大受鼓舞,即使暂时完不成任务他也会觉得最终能克服困难。
暗示法:是指用语言、思想或表情对心理活动施加影响的方法。例如:运动员在比赛时用默念的自我暗示方法于心中反复默念镇静、镇静、镇静就是胜利,将很好的帮助运动员保持一定的心理稳定状态。教练员合理的暗示也可以起到积极的影响。例如:当运动员打了一个好球后,给他一个恰当的手势或表情,将潜移默化的起到鼓舞的作用。
培养意志品质的训练方法:意志是指为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