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孩子没有谈婚论嫁的目的,不承受“搞对象”的压力,坦然从容地走进异性世界,去见识异性朋友的千姿百态,去发现同辈异性与长辈异性之间的差别,同时,体察到哪类异性与自己比较“投合”。如果这种交往与未来恋爱择偶有什么关系的话,那就是为恋爱择偶进行早期“训练”。前面讲到,一个人不能等到考试再读书,而是先读书,再考试,就是这个意思。你们的孩子将有一天去和一个异性建立天长地久的夫妻关系。建立与维护夫妻关系的智慧、能力、技巧什么时候学习和训练?那就是现在。如今很难想象,一个不曾在青春期有过充分、自然的男女交往的青年人,到他(她)20多岁就突然懂得怎样物色对象和建立幸福婚姻了。看看今天某些大学生吧!他们中学时代不惜“寒窗苦读”,到了大学则疯狂恋爱,动辄同居,把同居当做练习本,合则留,不合则散,由此造成了多少身心伤害?大学校园的悲情故事甚至毁命惨案,难道还不能唤起今天中小学生家长们的思考吗?更有些青年男女,不曾练习过男女交往,贸然与初识的异性成婚,把婚姻当成了练习本,轻率结婚又轻率离婚,此类悲剧屡见不鲜。因此,我们建议把青春期少男少女的交往视为“早练”,而不是“早恋”。既然是练习,父母就别那么紧张,孩子也不作肯定。家长要指导孩子把握分寸,不做冒险的事。但这个练习的过程是不能缺少的,否则将以什么知识与智慧去应对正规的人生“考试”呢?须知,在婚姻大事上的“考试”若不及格,比任何一次中考或高考失败的后果都要深远得多。近年来,有大量遭遇恋爱挫折或婚姻失败的男女去寻求心理援助,其实,心里援助只能帮助他们应对失败的后果,而失败的原因则多半在于当事者对恋爱、择偶、婚姻的无知和缺少异性交往的实际经验。所有这一切,都在提醒今天的男孩女孩,将来做夫妻和做父母,就像将来去求职谋生和做专业人士一样,需要尽早学习知识和技能。这一学习的阶段即青春期是不可错过的。
3.消除不良情绪,维护心理健康
少男少女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例如:“体像障碍”,即不悦纳自己的外表;学习压力;人际关系摩擦;父母不和造成家庭气氛恶化等等。烦恼中的孩子,就像掉入一个泥坑,必然痛苦挣扎。此时多么需要一条“救命绳”将其拉出泥坑。谁来提供这条“救命绳”?当然首先应当是父母。然而,今天的父母们,很少有人能走进孩子的心扉,理解孩子在泥坑中挣扎的苦境。家长们大概认为,既然孩子交给了学校,就由学校负责心理疏导吧。可是你们知道,学校有一两个心理辅导老师,哪里能够及时帮助每一个有心理需求的孩子呢?一个班主任负责五、六十个学生,哪里能那么仔细地发现每个孩子的每一个问题?每天在孩子身边的父母,难道不应当更及时地了解和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吗?可是,家长们普遍地将目光聚焦在孩子的考试分数或作业本上,忽视了分数背后更重要的问题。
那么。究竟是谁在提供甚至充当着救命绳救助着那些处于困境中的孩子?那就是同龄的朋友,周围的同学,尤其是异性朋友或同学。为什么异性同学最能起到“救命绳”的作用呢?那是因为异性同学带着其性别磁场,给予困境中的伙伴特有的“性愫”和“性愫”的滋养。当你的孩子处于烦恼与困顿中,异性的搭救往往是最及时而有效的。这就是为什么烦恼中的青少年更渴望异性的友情。一位异性走进对方心扉,给其几句安抚的话,也许并无多高水平,但那种话语来自同龄人之口,最能设身处地;来自异性之口,具有强烈的“磁力”。就这样,困境中的同伴如获救命稻草,茅塞顿开,心旷神怡,很快脱离泥坑,走上正轨。不错,此时的一对,颇显亲密无间,但家长们不必紧张和担忧其“早恋”。只是此时此刻此地,你的孩子急需对方救助;但当其走上正轨,渐渐感到手中的“救命绳”不再有用,于是信手抛掉了。这就是为什么在心理困境中萌生的异性之情往往脆弱短暂,它无需持久,也不应当持久。但这种友情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往往是家长和老师难以替代的。作为家长,应当感激救助你孩子的异性同学,而不应当去斥责甚至羞辱他们。正是获得了这样的救助,你的孩子才避免了从心理困扰到心理疾病,才无需去求助心理医生。
然而,有的家长对孩子的异性交往太过敏感,常常以成年人的偏见去误导孩子。有位母亲到“青苹果”咨询室来求助,称她的儿子上学期成绩下降,情绪欠佳,亏了有位女生上门来给儿子补课,陪他上学放学,儿子情绪很快好转,期末考试成绩名列前茅。这位母亲心里很是喜欢那个女孩,说她长得俊,学习又好,家里还是知识分子,于是就“默认”了。可是她发现,这学期那个女孩再也没来了,常陪他儿子上学的是另一个女孩。这位母亲很是失落,她问“我的儿子会不会像他爸爸那样是个花心大萝卜?”咨询专家反问这位母亲:“一个小姑娘给你儿子补补课,陪他几天上学放学,你就默认了,你默认什么?默认你家的儿媳妇搞定了?是你早恋还是你儿子早恋?”这位母亲不过是直白地讲出了自己的荒唐想法,像这类敏感多疑乃至误导孩子的父母,可能大有人在呢。
4.提升智慧,促进孩子自尊与自信心的发展
青春期是孩子智慧增长的高峰期。脑科学的研究告诉我们,男性和女性在智商上并无差异,但智力结构和发展方向上有所差异。一般来讲,男性比较长于逻辑思维、抽象记忆,地理方位感强;女性长于形象思维、机械记忆,女性的语言功能一般强于男性。男女各有优势,但优势背后是劣势。男女在一起学习,、交流、探讨、切磋,有利于优势互补,克服性别带来的智力局限,为今后选择专业和职业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所以,现代文明国家,一般不再保留男女分校的传统,因为女性也有机会进入男性的传统职业领域如工程师、律师、政治家等,而男性也可选择传统上属于女性的职业如办公室文员、护理、幼儿教师等,这就大大拓宽了现代男女的择业范围,以适应职业市场的变化。
青春期又是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确立的关键期。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最怕丢面子的事是在其喜欢、在乎的异性面前遭遇打击;反过来说,他们在其珍爱的异性面前总是努力“挣表现”,以获取好感,满足自尊的需要。那么,家长们知晓孩子有了要好的异性同学时,应当持有何种态度呢?你们有没有发现,你的儿子十来岁时,还不讲究衣着,甚至不注意清洁卫生,蓬头垢面也不在乎。你批评训斥也许都不曾管用。但有一天,你看到儿子偷偷地在镜子面前端详自己,对衣物、用品也开始讲究起来。为什么?也许已经有一双眼睛在注视着他;那双眼睛是异性还是同性?多半是后者。
在此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某重点中学重点班高二年级的一位男生小马,原本学习成绩优秀,初中毕业时与同班一位女生被保送到这个重点学校。但从高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小马学习成绩迅速下滑,一年来,已是三门功课不及格的劣等生,他把全班的期末考试的总平均分数拉下来,害得这个班从先前的年级第二降到第末。同学抱怨、老师批评都不管用。第二学期寒假,2月14日,西方的情人节,那天正是周末,同学们返校开班会。散会后大家一窝蜂拥进情人卡商店,有的买三五张,有的买十张八张。这位“劣等生”也随大流进了商店,转来转去,最后买了一张情人卡。踌躇良久,决定送给与他一起保送来的那位女生,班里的学习委员小周。小马在小小卡片上写下两句肺腑之言:“我想和你做朋友,但愿你不会拒绝。”小周拿到这张情人卡,顿觉尴尬。该怎样回答他呢?他学习成绩这么差,想与我交朋友,什么意思?小周回到家,忍不住把这张卡片给妈妈看了。她妈妈在大学教心理学,见到女儿的表现有些迷茫,便笑着对女儿说:“你是班里的学习委员,不觉得有责任帮助这位男生吗?再说,我看卡片上那两句话没什么毛病。人家求助于你,或许欣赏你,期待你,有什么不对?你应当回答他。做朋友便是帮助他的机会。”有了母亲的开导,小周勇敢地回赠了小马一张情人卡,在诗情画意的小卡片上也写下了整整齐齐两行字:“我很愿意和你做朋友,希望从下学期开始,我们共同努力学习,你要追上班级的步伐啊!我相信你能够再现你初中时代的辉煌,加油吧!”小马收到这张宝贵的卡片,内心感动至极。开学时,他递给了小周一封长长的信,倾诉了他内心的悲哀:“高一下学期,父母闹离婚了。妈妈下岗后,爸爸又在外边有了女人。他们分手后,父亲本应每月付300元抚养费,但三个月后他就人间蒸发了。妈妈无力承担我的学费和生活费。我只好向爷爷奶奶求助,他们都是退休工人,生活也很清苦。从那时起,我就感到自己成了别人的包袱,整天想着如何自力更生。我看到麦当劳有招聘广告,就去应聘。人家要我出示身份证,可我还不到十六岁啊!我有时想退学算了,但又不舍得离开这么好的学校。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事,就是初二曾经说过永远爱我的那个女生,有一天与一个男生亲热地走在大街上,从我身旁走过去连个招呼都没打。那一刻,我连活下去的勇气都快要丧失了。摆在我面前的似乎有两条路:一条是离开这个城市,到一个谁也不认识我的地方去打工养活自己;另一条是提前结束自己的生命,好让爷爷奶奶不再背我这个沉重的包袱。。。。。。”。
小马在信的末尾写道:“是的,我现在是班里最差的男生,拖了班机的后腿,对不起老师和同学们。但是,请你相信,从下学期开始,为了你,我要成为班里最优秀的男生!”
小周收到这封信也非常感动,她把信给母亲看了。母亲对女儿说:“你看,少男少女之间的友情原本很美好,它给人巨大的激励。这个男生,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爹妈,都没有下决心成为班里最优秀的男人,为了你,要成为班里最优秀的男生。这就是青春友情的价值,不值得你去行动吗?”我多麽希望在座的家长朋友们都有这位母亲的胸怀!然而,人们常见的情形却是:当父母发现女儿书包里有那麽张小纸条,好似如临大敌,如遇洪水猛兽,定要女儿供出是哪个流氓干的。其结果如何,大家可以想象。
总之,少男少女的交往,是青春期不可延缓的任务,父母应当帮助和督促孩子认真去担当。
(三)关于友情和爱情
讲到这里,也许家长朋友们会说,那就不管了,让他们去交往吧。其实,不是不管,而是要会管,即指引他们走正确的友情之路。
要告诉孩子们,青春期建立异性友情是极有意义的。一个人可能在二十多岁都还未经历爱情,但一个二十多岁的成年人,在其青春期连异性的友情都不曾体验过,那该是多么遗憾的事。青春友情是什么?是开放的、不保密的,不需要拉钩说“永远”的,无须天长地久的责任承诺。青春友情可以是在异性同学之间自由分享,“多个朋友多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