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交流史模拟试卷和答案(4)

2019-08-17 14:28

[A] 皇宫 [B] 禅院 [C] 草庵 [D] 茶室 13、( )在其著作《中国书札》中称景教碑为“敬虔”的骗术。 [A] 伏尔泰 [B] 鲁德昭 [C] 金尼阁 [D] 雨果 14、郑和下西洋所用罗盘的误差,不超过( )度。

[C] 5.5 [D] 2.5 [A] 5 [B] 10.5

15、根据《明史·意大里亚传》中的记载,世界五大洲比之今天多了( )。 [A] 墨瓦腊泥加洲 [B] 利未亚洲 [C] 亚细亚洲 [D] 亚墨利加洲 16、郑成功于( )年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成功收复台湾。 [A] 1638 [B] 1624 [C] 1660 [D] 1661 17、1534年由西班牙人伊纳爵·罗耀拉创设耶稣会于( )。 [A] 柏林 [B] 巴黎 [C] 马德里 [D] 罗马 18、( )发现,在已发现的国家中,中国是“最和平、治理得最好的国家,而且并没有神圣指导他们”。

[A] 方济各·沙勿略 [B] 罗伯鲁 [C] 范礼安 [D] 罗明坚 19、( )时代法皇家科学院派出六位耶稣会士来中国传教。 [A] 路易十四 [B] 路易十五 [C] 路易十六 [D] 波旁王朝

20、在白晋和( )的主持下,最终完成了《皇與全览图》的绘制,将长城、当时的17个省份以及边疆的地理情况尽收图中。 [A] 洪若翰 [B] 李明 [C] 塔夏尔 [D] 张诚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21、丝绸之路中,其中出玉门关,经车师前国(现吐鲁番),沿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西行的线路可以抵达( )。 [A] 黎轩 [B] 康居 [C] 身毒 [D] 奄蔡 22、通过丝绸之路,商队从中国主要运出的是( )。 [A] 铁器 [B] 银器 [C] 香料 [D] 镜子 23、小西域涵括( )。 [A] 新疆 [B] 印度 [C] 伊朗 [D] 青海 24、属大乘佛教,传入的国家有( )。 [A] 柬埔寨 [B] 朝鲜 [C] 日本 [D] 越南 25、《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 )。 [A] 蓬莱 [B] 方丈 [C] 瀛洲 [D] 琼台 26、属于日本秦氏后裔的是( )。 [A] 羽田 [B] 羽太 [C] 八田 [D] 波多 27、关于《郑和航海图》描述正确的是( )。

[A] 记载了300多个地名

[B] 标出了城市、岛屿、航海标志、滩、礁、山脉和航路等 [C] 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

[D] 制图范围广,内容丰富,具有当时世界无可匹敌的实用性与精确性 28、澳门在历史上可以被称作的名称有( )。 [A] 蠔镜 [B] 濠镜 [C] 濠江 [D] 壕镜 29、明人在后来的文献中将西班牙音译成为( )。 [A] 小吕宋 [B] 以西巴尼亚 [C] 依西巴尼亚 [D] 干系腊 30、南怀仁所设计的火炮有三种被选入清代国家典籍——《钦定大清会典》,其中有( )。

[A] “神威将军”炮 [B] “神武将军”炮 [C] “武成永固大将军”炮 [D] “神功将军”炮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31、楼兰古城出现了东方的丝织品、陶器、漆器、铁器等。 ( ) 32、大宛汗血马被汉朝称为“西极”。 ( ) 33、在唐的侨民以突厥人最多。 ( ) 34、罗明坚、巴范济、利玛窦进入广东肇庆居住传教是来华耶稣会士进入中国内地并着手建立内地第一个传教基地的开始。 ( ) 35、汤若望是唯一一位得到谥号的来华传教士。 ( )

四、【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36、任何一种类型的文化,都首先具有民族性和( )两种属性。

37、张骞通过第一次出使见闻,提议不妨与乌孙建立外交关系,用( )和乌孙的马做交易,为下一次进攻匈奴储备物质基础。

38、根据波斯古文献记载,在它的东边有一文明古国,叫( )。

39、贞观十二年638年,唐太宗下令准许阿罗本传教,并资助其在长安义宁坊建造( )。

40、1693年,白晋暂时回到法国并为路易十四写了一份报告,这就是( )。

五、【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41、文化的变异

42、拂菻

43、比丘、比丘尼 44、卑弥呼 45、《茶经》

六、【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5分,共1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46、中国茶文化在烹茶方式上经历了哪三个阶段?三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47、范礼安研究制定的中国传教策略有哪些?

《中外文化交流史》模拟试卷三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C 11 C 2 C 12 B 3 A 13 A 4 B 14 D 5 B 15 A 6 C 16 D 7 D 17 B 8 A 18 C 9 A 19 A 10 C 20 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题号 21 答案 BD 22 ABD 23 AD 24 BCD 25 ABC 26 ABCD 27 BCD 28 ABCD 29 BCD 30 ACD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题号 答案 31 T 32 F 33 T 34 T 35 F 四、【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36. ______时代性____; 37. ______丝绸____ ; 38. ______支尼 ___; 39. _____波斯寺_____; 40. ___《康熙帝传》_;

五、【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41. 文化的变异

标准答案:此概念是在欧美文化以强权影响世界的时代和前提下被提出的。指某文化传播后所引起的此文化的重大变化。拥有各自独特文化的两个社会之间在进行接触时,在文化相互影响下,能够促使双方的文化产生新的文化要素,发生文化的变容。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一章“引言”第一节“相关概念与界定”

42. 拂菻

标准答案: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或称拜占廷帝国)继承地中海文明传统,建都在君士坦丁堡。此地希腊人称之为斯丹波或波,Bolin。阿拉伯人称之为伊斯坦布尔。在唐、宋中国典籍中,称之为叫“拂菻” 。“拂菻”是从希腊语翻译而来的。其最早出现在《隋书》里,《大唐西域记》有“拂菻国”卷。此外,东罗马国在中国文献中还被称为“蒲林”、“普岚”、“伏卢尼”。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三章“中国史籍中的西域形象”第三节“古文献中的大秦国”

43.比丘、比丘尼

标准答案:比丘是指满二十岁的出家男子,俗称和尚;与之相应,比丘尼是指满二十岁的出家女子,俗称尼姑。比丘和比丘尼出家受具足戒。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四章“从佛教东传看文化变异”第一节“佛教用语、佛寺建筑、佛菩萨造型” 44.卑弥呼

标准答案:邪马台国女王的名字音译。按照现在的译法,即为“姫”(hime)。女王卑弥呼统率着周围的奴国和伊都国等许多小国,曾数次向魏朝贡,得到过“亲魏倭王”的称号。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七章“中国文化对日本的重大影响”第一节“徐福东渡” 45.《茶经》

标准答案:唐朝陆羽于760年前后所写。是第一本全面介绍茶的书籍。辑录了茶树的种类、茶叶的加工方法、煮茶工具、饮茶器具等内容,还辑录了与茶相关的典故和诗文等。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九章“日本茶道中的儒释道”第一节“国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六、【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5分,共10分)

46.中国茶文化在烹茶方式上经历了哪三个阶段?三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标准答案:

中国茶文化在烹茶方式上经历了以下三阶段:

(1)煮茶(煎茶):唐及唐以前。茶的形制为团茶,烹茶方式为煮茶。 (2)抹茶:宋代。茶的形制为粉茶,烹茶方式为开水冲下,茶筅搅拌。 (3)淹茶(泡茶),明清以来。茶的形制为叶茶,烹茶方式为茶杯泡饮。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九章“日本茶道中的儒释道”第一节“国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47.范礼安研究制定的中国传教策略有哪些? 标准答案:

1578年,范礼安在澳门提出下一步中国传教的四项原则: 1.不要声称是到中国传教的,而要说是仰慕中国文化而来。

2.传教士不要穿耶稣会士的黑色教袍,而穿佛教的僧袍,自称是印度来的西僧。 3.不要像在澳门那样,让入教的中国人说葡萄牙语,过葡萄牙人的生活,而是传教士应该主动学习汉语,学会与中国官员打交道的书面语言文字。

4.由于葡萄牙人在澳门的行径,使中国人对葡萄牙人有反感,以后耶稣会派人传教,不要用葡萄牙人,用意大利人比较好。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十二章“晚明适应主义的传教方略”第一节“来华耶稣会士的先驱”


中外文化交流史模拟试卷和答案(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当代教育心理学》阅读报告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