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农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随人的作用加强而逐渐加强 C.农田生态系统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一般能够长期处于稳态 D.防治鼠害有助于提高生产者到其他生物的能量传递效率 答案 A
解析 一个群落中具有多种生物,例如农作物群落中,不仅有农作物,还有草等其他生物,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A正确;农田生态系统中人的活动包括播种、施肥、灌溉、除草和治虫等,其中除草、治虫会降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使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B错误;农田生态系统的物种较单一,其稳定性较低,因此不能长期处于较稳定的状态,C错误;防治鼠害可以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但不能提高生产者到其他生物的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
11.[2017·衡水中学模拟]某人用透明的玻璃瓶,种上几根水草,添加一定量的池塘水,再放入适量的小鱼,定期投入食物,其中的生物可以存活很长时间。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池塘水中的微生物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重要的作用 B.水草所固定的太阳能仅是流经该生态系统总能量的一部分 C.小鱼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散失 D.该装置要放在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但要避免阳光直射 答案 C
解析 微生物属于分解者,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重要的作用,A正确;流经生态系统的能量包括水草所固定的太阳能和投入食物中的能量,B正确;小鱼同化的能量包括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和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C错误;装置要放在光线良好,但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避免水温过高导致生物死亡,D正确。
12.[2017·日照市高三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决定其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 B.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明显小于它的间接价值 C.为了保护行将灭绝的动物,最好为其建立自然保护区 D.蜜蜂通过“跳舞”告诉同伴蜜源属于行为信息 答案 C
解析 为了保护行将灭绝的动物,最好将其迁至动植物园或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C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2017·日照市一模]有些人工林面积大,树木种类单一,年龄和高矮一致,且十分密集。密集的树冠层遮挡了阳光,使下层植被无法生长。林下缺乏中间的灌木层和地面的植被,因而失去了保持水土的能力,这种森林被称为“绿色沙漠”。回答下列问题:
(1)人工林中植物种类单一,动物种类也比较少,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践表明,人工林的虫害发生程度远高于天然生态林,这主要是因为天然生态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人工林中,其中的一条食物链为:杨树(W1)→杨毒蛾幼虫(W2)→喜鹊(W3),括号内字母为该生物种群每年的同化量,正常情况下测算,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预防病虫害发生是保护人工林的重要措施,一般采用样方法对某种害虫的________密度进行调查,估算其种群密度,预测发生程度。改造“绿色沙漠”的最好办法是依靠自然的力量来恢复已退化的生态系统,该过程发生的演替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人工林无法提供多样的食物和栖息环境 (2)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抵抗力稳定性强)
W2远小于
1/10W1,其主要原因是
16
(3)还有一部分能量流入第二营养级的其他种群 (4)幼虫(或虫卵) 次生演替
解析 (1)人工林植物种类单一,无法提供多样的食物或栖息环境,因而动物种类也十分稀少。 (2)天然生态林与人工林相比,其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因此其虫害发生程度较低。
(3)能量传递效率指下一营养级与上一营养级同化量的比值,题中杨毒蛾幼虫只是第二营养级的某种生物,所以W2与W1的比值远小于1/10,原因是还有一部分能量流入第二营养级的其他种群。
(4)为预防病虫害发生,应对某种害虫的幼虫(或虫卵)密度进行调查,预测发生程度。在已退化的生态系统中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等,因此依靠自然的力量来恢复已退化的生态系统的过程中发生了次生演替。
14.[2017·辽宁模拟]如图为某条小河从高山湖泊汇入大河的示意图,其中食品工厂、村庄会向小河中排污(含大量有机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高山、河流、村庄中的生物分别属于不同的群落,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________,该河流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食品工厂排污后,河流水体变浑浊,但是下游村庄附近河流又保持清澈见底,这说明该河流具有________稳定性;若过度排污,将导致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锐减。
(3)调查表明,村庄周围被踩踏过的地方,很难见到高大的植被,取代的是低矮的草,甚至有不长草、土壤板结的现象。这说明人类活动往往会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河边的芦苇,不仅可以用于造纸,还可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价值。
答案 (1)物种组成 太阳能和工厂、村庄排放污水中的有机物中的能量 (2)抵抗力 生物多样性 (3)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4)直接和间接
解析 (1)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物种组成;河流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主要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但也有工厂、村庄污水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
(2)食品工厂排污后,河流水体变浑浊,但是下游村庄附近河流又保持清澈见底,这说明该河流具有抵抗力稳定性;若过度排污,将导致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锐减。
(3)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4)小河边的芦苇可以用于造纸,这体现了直接价值,还可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这体现了间接价值。
15.[2017·东北三省三市联考]我国民间很早就有放生的习俗,但放生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行为,随意放生可能对放生的动物、放生区域的生态造成很大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放生的生物可能是宠物,如巴西龟,外形可爱,颜色绚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放生的巴西龟可能在放生地大量繁殖,对放生地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威胁,从生态环境角度分析原因可能是
1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巴西龟为杂食性动物,可以以放生地中的水生植物、植食性鱼类等为食,则巴西龟在放生地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可处于营养结构中的第________营养级。
(3)调查放养地巴西龟的种群数量可以采用________法,若发现其数量迅猛增长可合理采取________措施进行防治,同时避免环境污染。
答案 (1)直接 放生地空间条件适宜,食物充足,缺少巴西龟的天敌 (2)消费者 二、三 (3)标志重捕 引入天敌
解析 (1)巴西龟,外形可爱,颜色绚丽,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由于放生地空间条件适宜,食物充足,缺少巴西龟的天敌,所以放生的巴西龟可能在放生地大量繁殖,呈“J”型曲线增长,对放生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威胁。
(2)巴西龟为杂食性动物,可以以放生地中的水生植物、植食性鱼类等为食,则巴西龟在放生地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消费者。以水生植物为食时,巴西龟属于初级消费者,处于第二营养级,以植食性鱼类为食时,巴西龟属于次级消费者,处于第三营养级。
(3)巴西龟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较广,所以调查放养地巴西龟的种群数量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若发现其数量迅猛增长可合理采取引入天敌措施进行生物防治,同时避免环境污染。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