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药知识

2020-02-21 18:55

安全用药知识

1、医生开药时你该说些什么 “开点好药”、“有进口药吗?”、“您只管用最贵的药!”……医院里,每当医生展开处方签,总会听到患者或家庭这样对医生说。其实当医生为你开出处方时,你最应该告诉医生的是如下一些事情:

(1)过敏史 如果你对某种药品或某些物质曾经发生过敏现象或是异常反应,你就应该告诉医生。因为药品引起过敏反应,轻者会发痒起皮疹,严重者可以造成过敏性休克导致死亡。

(2)患有其他疾病,尤其是肝肾疾病 肝脏和肾脏是人体两个重要的代谢器官,一些药品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大,肝肾功能不良的人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糖尿病患者在用药时要避免使用含糖量高的药物。将这些情况告诉医生,医生就会根据情况,调整你的药量或服药间隔,甚至更换药品。

(3)已经怀孕、打算怀孕,或是正处在哺乳期 临床上不少药物属于“孕妇慎用”。美国从1982年起,要求所有上市的药品提供怀孕用药安全研究报告,根据孕妇用药的安全性分为五级——A、B、C、D、X,安全性依次递减,即A级最安全,X级为孕妇禁用。有些药品会从母体分泌到乳汁,哺乳期间应该尽量避免使用。

(4)正在服用其他药品,或在过去两周内曾经服用过其他药品 为避免发生药品之间的相互影响,有必要在医生开出处方前,告诉医生你目前用药的情况,必要时可带来给医生看。目前市场上用药不同名的情况比较普遍,你使用的两种不同名称的药有可能是同一种成分。而重复用药是很危险的,可能造成药物中毒反应。

(5)职业的特殊性 医生的处方一般是针对普通患者的,而一些人的工作较为特殊,医生有必要根据其职业的特殊性,更换用药方案。最常见的是司机、高空施工人员不能使用有嗜睡作用的药物,否则会出现危险。还有些情况比较少见,但也要注意,比如职业运动员使用治疗感冒的药物时要谨慎,避免误用了违禁成分

2、自行购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人们自己去药房购买药物的机会越来越多。然而,当你走进药房看到琳琅满目的药品时,不知你是否知道买药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在这里给您提个醒,支上几招:

第一,买药之前要充分了解病情。买药治病,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但有些患者却是凭着自己的判断去买药,或者是跟着广告去买药,经常会因为不

1

对症治疗而出现不良的结果,轻则延误病情,重则损伤身体。可见,这种盲目买药的方法是不可取的,患者到药店买药时,特别是家长给孩子买药时,一定要先去医院看病,后去买药。

第二,主动向药师咨询。在药店买药时,多与药师交谈能让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病情的药物。国家规定,每个药店都应该配备一位驻店药师,以指导消费者选购处方药。但要注意的是,药店里并不是每个穿白大褂的人都是药师,真正的驻店药师应该取得执业药师资格证,并且证件必须悬挂在药店的墙上。

第三,要小心坐堂医生的用药陷阱。到药店买处方药要凭医生的处方,正是针对这种需要,时下一些具有处方权的退休医生开始坐堂行医,给患者看病开处方,然后推荐到固定的药店取药。这些坐堂医生确实能给患者正确购买药品提供方便,但要提醒患者,切不可轻信坐堂医生推荐的药品。因为由于没有辅助诊断设备,一些坐堂医生的诊断能力有限,甚至有一些坐堂医生,完全出自商业目的为药店推销药品。因此,购药者在询问坐堂医生时,不要误中圈套,特别要慎购他们卖力推销的新药、特药。因病情需要到药店买处方药,还是先去趟医院为好,从医生那里开了处方,再到药店按方购药放心。

3、购药请细辨药品含量 同一种药品多种含量规格 同一种药品,为了适合不同的年龄或不同的病情,往往制成不同的规格。如降血脂药物辛伐他汀片,尽管都是每盒10片,外包装也差不多,但一种是每片含药量5亳克,另一种是每片含药量为10毫克,后者一片相当于前者两片,一盒相当于前者两盒。类似的例子很多。如心脑血管病人常吃的辅酶Q10胶囊,就有5毫克、10毫克和15毫克三种;阿托品针有0.5毫克、1毫克、5毫克和10毫克四种。阿司匹林片有25毫克和300毫克两种。维生衰E有每丸5毫克和100毫克两种等。 含量规格不同价格不同

含量规格不同,价格自然不同。一般情况下大含量规格的药品价格要比小含量规格的高。如辛伐他汀片,5毫克的一盒4元钱,10毫克的一盒6.6元。但是后者一盒相当于前者两盒,总的治疗费用后者比前者少了许多。所以买药时一定要算好这个经济账,一般情况下,在医师处方或药师指导下,只要不影响使用,使用大含量的要比小含量的划算。 更换不同规格必须调整用量

必须特别强调,前后用药更换规格后一定要注意调整服用剂量。如辛伐

2

他汀片,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常规量每晚服5毫克的两片就行了,更换10毫克的片剂只能服一片,再服两片就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原本每天服用10毫克两片的冠心病患者,改服5毫克片后就需服4片,再服两片就起不到治疗作用。

不同含量规格可能用途不同

一般同一种药品含量规格不同,服用时只要注意换算服用量就行了,治病效果是一样的。但个别例外。含量规格不同,所治疾病也不同。如每片25毫克的阿司匹林,可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而每片300毫克的片剂只能用于治疗风湿病。两种规格的制剂不能相互代替。再如胃肠解痉用1支0.5毫克的阿托品就足够了,用1支5毫克或10毫克的,可使人中毒。但抢救有机磷中毒时就需要用大含量的阿托品,再用1克0.5毫克的,就起不到治疗作用。

细辨含量规格防被骗

自购药时细辨药品含量规格,能及时发现有些不法药店用小含量药品冒充大含量药卖,免得被坑被宰耽误治疗。有些不法药厂故意在药品含量标示上耍花招。如维生素E胶丸,个别厂家在包装盒的显眼处标明“每丸100毫克”,显然,这是一种大含量的维生素E制剂,连很多医生、药师也认为这是一种大含量的维生紊E。但是他们又在包装背面最下面不显眼处用小字注明有“每粒丸重100毫克,含维生素E5毫克”。他们的这种做法很容易误导消费者错把他们的小含量药当成大含量药来买,所以消费者在自购药时一定要细辨含量,免得上当受骗。

4、勿迷信偏方、秘方

我国民间流传着不少偏方、秘方,其中有些是群众长期防治疾病的智慧结晶,它们大多具有取材容易、制作简便、疗效明显、价格便宜等特点,广大病人乐于使用。

然而,相当部分的偏方、秘方,是在医疗条件很差的情况下形成的,其局限性很大,难免有不科学的内容,加之人们在口传手抄过程中,往往以讹传讹,将药品、制法、用法、用量等搞错。若盲目使用,势必贻误病情,甚至致残、致死,故不能掉以轻心。

但时下仍有许多老年人和家属轻信所谓的祖传秘方和偏方,尤其对某些不治之症,便有死马当活马医,秘方、偏方都试试的想法。而事实上,无论疾病多么严重都必须采取有科学依据的治疗方法,那些所谓的秘方、偏方不仅会干扰正常的疾病治疗和恢复,还会增加患者的痛苦,甚至造成不良后果。 总之,切勿迷信偏方、秘方。如需使用,须先了解其来源是否清楚,疗

3

效是否可靠,用法用量是否明确,毒性是否较小,然后向有关医药人员咨询,再行定夺能否使用。

5、以药相赠险情多

平日遇到邻居和亲朋好友患病时,出现赠送药品的现象已司空见惯,总以为帮助别人解除病痛无可厚非。然而,在生活中,由于相赠药品而加剧病情、险些送命的事例并不少见。曾有这样一个案例,有位轻度高血压病人服了赠送的降压作用强而快的胍乙啶,结果血压降过了头,诱发脑梗死,导致危及生命。

总之,不要将药品送人,特别是那些心血管药物,而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也不能轻意服用别人赠送的药。尽管逢年过节已习以为常相互赠送补药,若未经辨证论治,也以不送为好。

6、“药物垃圾”该扔就得扔

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形:每当疾病痊愈后,医生开的药品不会恰好用完,丢弃了太可惜,于是就留下了很多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派上用场的“药物垃圾”。时间一长,这些药物很可能会变质失效,不仅起不到治疗作用,反而可能产生毒性作用。

那么,哪些药物该留,哪些药物不宜留存呢?一般来说应掌握以下几条原则:

(1)需要服用时间较长,而所剩无几不够一个疗程的药品不宜留存。 (2)极易分解变质的药物不留。比如阿斯匹林极易分解出对胃肠刺激的物质;维生素C放臵时间长了也会失去原有药效。

(3)有效期短暂、没有长久保留价值的药物不留。最常见的是一些具有生物活性的药物如多酶片、胃蛋白酶合剂等药品,放臵时间稍久就会失去原有的生物活性以至于失去药效。

(4)包装破损的药物不留。药物的包装完好对药物的储藏是必要的。一些胶囊、丸剂、口服液等药物的包装被破坏后,遇潮或与外界空气接触容易变质,因此不宜长期储存。

(5)没有标明有效期、失效期,或自己忘记标明购买日期、使用日期的药物不宜继续保留。

(6)不常用的药物不留。这类药物存放多了不便管理,还易造成混淆。 (7)注射液不宜留。注射液一般所剩药物不够一个疗程,而且像青霉素注射前必须做皮试,必须在医护人员指导下才能安全使用。

4

(8)不掌握作用与用途的药品不留。家庭不了解这类药品的适应性,最好不要使用。 但是,“药物垃圾”不要随意丢弃乱扔。一定要送至有关部门设臵的回收点。如果把药物作为普通垃圾处理,其中的化学成份有害环境,另外时下不法分子也不少,他们会利用这种渠道获取失效药物牟取不义之财。

7、家庭贮药有讲究

如今,不少家庭都配备家庭药箱,但很多家庭药箱里的药品保管并不科学。如何科学合理地做好家庭用药的贮存管理,需注意以下几方面: (1)分门别类做好标记

小药箱内药品应分类存放。药品说明书不能与该药分开。原包装完好的药品,可原封不动地保存,散装药应按类分开,并在药瓶(盒)贴上醒目标签,写清楚药物名称、主治什么病及用法用量。对标签脱落或模糊不清,应及时补贴,标明失效或有效期。用某种药物空瓶去装另一种药品时须用药棉将药瓶内擦拭干净后再倒入,然后,必须更换标签,以免误服。 (2)药品必须专柜存放

家中有小孩或精神病患者,药品应放在加锁的药箱或专柜内,使其不易接触或随意取拿,防止误服误用。此外,内服和外用药品最好分开存放,以免混淆。

(3)药品应在干燥、低温、荫凉、密封、避光状态下保存

易潮解变质的药品,如干酵母片(食母生)、维生素B1片、氨茶碱片、复方甘草片、药用炭、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片)、颠茄片等,均应放在密闭的容器里,用后应盖紧。

遇阳光易分解变质的药品,如维生素C片、硝酸甘油片、甲氧氯普胺片(胃复安、灭吐灵)等,应放在密闭的棕色瓶中保存。

需低温(2—10摄氏度)保存的药品,如利福平眼药水、胃蛋白酶合剂、乳酶生、胰岛素、小儿麻痹糖丸、疫苗及其它生物制品等,应放在冰箱的冷藏室里,绝不可放在冷冻室内。小儿退热栓、甘油栓、避孕栓等受热易溶化变形的药品,须用蜡纸包裹,再装在纸盒内,臵于2—5摄氏度以下环境保存。 (4)要经常查看药品是否已超过有效期或变质失效,定期淘汰

对家中贮藏的药品应定期检查,标明有效期的药品应在规定的期限内使用。如多酶片的有效期只有1年,氯霉素眼药水的保质期亦为1年,应注意其失效日期,最好是用一个专门本子登记,并不时查阅。凡已经过期失效的药品及受潮变质、变色、霉变的药品均不可继续使用,应尽早清除。一般3至6个月就应该清理一次家庭药箱,检查药品是否超过有效期或变质失效,

5


安全用药知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四下科学概念集(填空练习)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