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威海市中考生物试题(解析版)(2)

2020-03-27 19:50

功能,D错误。

15. 人的鼻不具有的功能是

A.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B. 气体交换的场所

C. 温暖、湿润、清洁进入肺的空气 D. 感受气味的刺激 【答案】B

【解析】呼吸系统由肺和呼吸道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鼻腔能预热吸入的冷空气,鼻腔内的黏液还能杀灭一些细菌并能湿润吸入的空气,鼻毛和鼻腔内的黏液能阻挡和粘住吸入的灰尘和细菌,对吸入的空气起到过滤作用。因此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有温暖、湿润和清洁的作用,同时鼻还能感受气味的刺激。而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16. 若下图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模式图,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是皮肤中的感受器,位于皮肤的表皮层 B. 2、4属于周围神经系统 C. 3是大脑皮层中的神经中枢 D. 5是传出神经的神经末梢 【答案】B

【解析】皮肤中的真皮中有感觉神经末梢,所以此反射活动的感受器1位于皮肤的真皮层中,A错误;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图中属于周围神经系统的是脊髓发出的神经,2、4属于周围神经系统,B正确;3是脊髓灰质中的神经中枢,C错误;5是效应器,D错误。

17. 下列免疫方式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①溶菌酶溶解病菌 ②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③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④注射青霉素发生过敏反应 ⑤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

6

A. ②④⑤ B. ①③⑤ C. ①②④ D. ①④⑤ 【答案】B

【解析】①溶菌酶溶解病菌,属于第一道防线、③吞噬细胞将病原体吞噬消化,属于第二道防线、⑤呼吸道黏膜分泌的黏液可吸附细菌并排出体外,属于第一道防线,因此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②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④有的人注射青霉素后会发生过敏反应,都属于第三道防线,因此都属于特异性免疫。 点睛: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18.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 饮食传措 B. 空气传播 C. 接触传播 D. 生物媒介传播 【答案】B

【解析】传播途径指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

19. 下列有关哺乳动物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运动系统由骨和骨骼肌组成 B. 骨与骨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 C. 每块骨骼肌至少附着在两块骨上 D. 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牵拉 【答案】A

【解析】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A错误;骨与骨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B正确;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绕关节完成运动,C正确;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起动力作用,D正确。 20. 下列关于动物学习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以先天性行为为基础的行为

B. 动物生来就有,由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C. 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形成的行为 D. 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 【答案】B

【解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例如:蜜蜂采蜜,喜鹊

7

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所以B错误。 21. 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A. 大批的青蛙在雨后鸣叫求偶 B. 成群的麻雀飞向麦田觅食麦粒 C. 大马哈鱼群沿黑龙江逆流而上去产卵 D. 草原上狼群围猎黄羊 【答案】D

【解析】大批的青娃在雨后鸣叫求偶、成群的麻雀飞向麦田觅食麦粒、大马哈鱼集结成群沿黑龙江逆流而上去产卵,都没有明确的分工,也没有严格的等级,因此都不属于社会行为;草原上狼群集体围猎黄羊,表明具有明确的分工,因此属于社会行为。

点睛:社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如蜂群中的蜂王、工蜂、雄蜂各有分工。有的群体中还会形成等级,如草原上的雄性头羊总是优先占领配偶。

22. 下列植物的繁殖方式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A. 椒草、秋海棠用叶片繁殖 B. 月季、葡萄的扦插繁殖 C. 桃、柿树的嫁接繁殖 D. 向日葵、玉米的播种繁殖 【答案】D

【解析】椒草、秋海棠用叶片繁殖,月季、葡萄的扦插繁殖,桃、柿树的嫁接繁殖,均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是无性生殖;向日葵、玉米的播种繁殖,是用种子繁殖,经过了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有性生殖。

点睛: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不需要两性生殖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

23. 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遗传病。 某女子的基因型为Aa,她的下列细胞中可能不含该致病基因的是

A. 肌细胞 B. 神经细胞 C. 卵细胞 D. 口腔上皮细胞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8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 24. 下列关于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兔的繁殖特征是胎生、哺乳

B. 鸟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卵黄和卵白 C. 青蛙的发育方式为变态发育

D. 蜥蜴的生殖和发育不能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 【答案】D

【解析】兔属于哺乳动物,繁殖特征是胎生、哺乳,A正确;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卵白中含有B正确;营养物质和水分,所以鸟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卵黄和卵白,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上都有很大变化,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C正确;蜥蜴属于爬行类,其生殖和发育都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属于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D错误。 25. 下图表示家蚕发育过程的四个阶段。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取食桑叶的阶段是④ B. 制作丝绸的蚕丝取自③

C. 属变态发育的原因是④与③的差异很大 D. 发育过程的正确顺序是②④③① 【答案】C

【解析】取食桑叶的阶段是④幼虫期,A正确;制作丝绸的蚕丝取自③蛹期,B正确;家蚕等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而且④幼虫和①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C

9

错误;家蚕等昆虫的发育要经过②受精卵、④幼虫、③蛹、①成虫4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D正确。26. 下图为某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排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该体细胞内有46条染色体 B. 该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成对存在 C. 该体细胞内有1对性染色体 D. 该体细胞内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 【答案】D

【解析】人类体细胞内染色体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人类有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因此正常的体细胞内有46条(23对)染色体,A正确;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彻底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因此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成单。从图中看B正确;出染色体在体细胞内是成对存在的,人类的染色体中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其它22对男女都一样称为常染色体。因此体细胞内有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C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细胞的第23对性染色体一大一小、形态不同,因此这是一男性体细胞内的染色体组成示意图,男性性染色体组成是XY,D错误。 27. 下列做法中不能促进可遗传变异产生的是

A. 植物种子搭载卫星进入太空 B. 选择不同品种的水稻进行杂交 C. 利用克隆技术培育高产奶牛 D. 大鼠生长激素基因转入小鼠的受精卵中 【答案】C

【解析】用搭载过太空飞船的种子进行繁殖,种子内部的染色体发生了改变,能够遗传给后代,属于遗传的变异,A错误;杂交水稻的选育过程中,子代的变异是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能遗传给后代,属于遗传的变异,B错误;克隆技术可以保持优良奶牛的性状,而不容易发生可遗传的变异,C正确;将大鼠的生长

10


2018年威海市中考生物试题(解析版)(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生物安全柜性能测试项目与方法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