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与信仰(心得体会)(2)

2022-02-27 13:35

对许许多多的共产党人来说,却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通过改革创新,创一流业绩,来践行自己的信仰。鞍山市齐大山铁矿养路工郭明义说“没有信仰人活得很飘,我的信仰就是共产主义,我是共产党员,我没有别的信仰。”郭明义的一言一行,让我们想到了战争年代的张思德,建设时期的雷锋,这是共产党人同一个精神谱系在社会思潮多样多变的新形势下的延伸和发展。这些共产党人在岗位上的自觉奉献,有情有义,可亲可信。

和平年代,人们远离了战火硝烟,也很少面临瞬间要做出的生与死的抉择考验。然而,在共产党人信仰的号角声中,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音符,是不是从此就不再嘹亮呢?让我们来看看吧。1998年,在特大洪水灾害面前,2003年,在抗击“非典”的关键时刻,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之际,在3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在危难关头,共产党员牢记宗旨、心系人民、勇于担当、永葆先进,挺身而出,不怕牺牲,依然是共产党人信仰里嘹亮的音符。

传承历史,发扬传统。在与时俱进的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要坚定信仰就是胜利;只有坚定信仰,才能让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团结到一起;坚定信仰才能使中国走向富强。十五中学最为老牌名校,肩负着人民的嘱托,肩负着建设国家的重任。我们必须坚定信仰不动摇,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党的纯洁,才能保证党的先进性。我们深信,在信仰的照亮下,在旗帜的指引下,我们将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篇三:

对历史无知的人,没有真正的信仰可言;没有信仰的人,不可能拥有美好的理想,不可能胸怀崇高的情感,也就不可能担负起任何责任。今晚,看完了历史文献电视纪录片《信仰》,埋藏在心头的那片热血猛然被唤醒,中国共产党人的事迹感人肺腑,催人奋进,给我极大的震撼。我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人伟大而又平凡的光辉形象,使自己受到了一次生动深刻的教育洗礼。

电视片《信仰》用不争的事实,用一幕幕珍贵的画面再现着历史,呈现着现实,启迪着未来。让久已不闻枪炮声,血腥味的我们,又回到那个为信仰敢舍身的年代。

烈士的鲜血让世人警醒。那还未曾远去的身影,可否让今天的我们汗颜?《信仰》,它浓缩了党91年来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生动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领导下,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故事,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

《信仰》,兼具政论片、文献片、纪实片之长,将展现历史、刻画人物、阐述理论融为一体,以人带史、以事论理,主题鲜明突出,故事真实感人,表现手法新颖,是一部思想性、教育性、艺术性、观赏性很强的经典电视片,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教育片,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的优秀电视片。这部纪录片让我重新认识我们伟大的党,以及那始终引导我们坚定不移的信仰。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坚定的信仰,揭开了中国革命现代历史的新篇章。

有了信仰,还要坚守,正是有无数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坚守自己的信仰,才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聆听着片中的入党誓词,再次心潮澎湃,历经各种时期,党的誓词也在不断修改,但毛泽东主席添加的“永不叛党”一句从未更改。绝大多数共产党人在用生命捍卫自己的信仰。方志敏曾写过:死,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他在《可爱的中国》一书中说道:中国一定有个可爱的光明的前途。正是由于像他这样对信仰的坚守,他心中的光明前途现在已经出现。

中国共产党创造历史奇迹靠的是什么?就是信仰。湘江战役陈树湘断肠而死,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陈毅的“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表达了对信仰的忠诚,张思德的为人民服务,刘胡兰的“怕死不是共产党员”,无不是对信仰的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奋斗的共产党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从苏维埃到民族解放,从新中国到五星红旗,无数革命先烈前赴后继去实践自己的信仰,共同的信仰让人们凝聚起来,为信仰而奋斗,就是为未来而奋斗。也曾为一己私利放弃原则,也曾在你好我好大家好中浑浑噩噩。或者丧失了斗志,辗转在夜莺与玫瑰之间,把人民的请陈扔在了一边。或者放松了自检,骄纵了体格,无视方圆规则,愚蠢地自恋。

信仰被踩在脚下。我们可曾为自己是个共产党人而羞赧。可曾为那刘胡兰一句“怕死不是共产党”而震撼;为人民做些事就邀功请赏,而忘记了张思德屡立战功,却仍乐意从一个小兵做起,最终为救同志牺牲在窑洞里,无怨无悔。当信仰被高高举起,人的头颅昂扬向上,我们的躯体挺拔健壮,我们敢于为了人民去付出鲜血与生命,人民把我们高高举起。当信仰蒙上灰烬,人便如行尸走肉,无视人民的苦痛,把百姓的生死放在一边,人民便狠狠地把他抛弃。

谁乐意当没有信仰之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获得人民的信任,正是因为她信仰“为人民服务”的真理,且前仆后继,舍生忘死地去捍卫真理。被小米加步枪打败的张学良总结得好:前仆后继。没有对信仰绝对的忠诚,何谈前仆后继?《信仰》中讲得真切,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在世界各国的政党发展史上,中国人对信仰付出的代价之惨烈绝无仅有。中国人在追随信仰的道路上,创造的奇迹绝无仅有。

“绝无仅有”四个字如今看来简简单单,然而回望历史却不忍细述。选择信仰很难,坚守信仰更难!

在社会急剧转型的今天,随着物质高度丰富和生活多元化,人们的思想观念进入了一个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时期,一些人信仰迷失产生焦虑,面对崇高敬而远之,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主流意识和社会认同。有的人甚至于说自己什么都不信,是“没有信仰者”。其实,这种说法本身就陷入了一个“伪命题”悖论的怪圈,是矛盾的,不能自圆其说;正如“无政府主义”也是一种“主义”一样,“没有信仰”也是一种“信仰”。

]平时,在与人交流时谈到“信仰”,有个别年青人容易产生偏激的理解,认为“信仰”是革命时期的时髦词汇,共产主义理想是不切实际的遥远的事物,与当代社会和人生价值无现实意义。还有另一种观点,认为信仰离不开物质,一旦信仰脱离了物质什么作用也产生不了。这种认识是否正确呢?记录片《信仰》里的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华西村书记吴仁宝;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副研究员蒋筑英;青岛港工人许振超;中科院院士吴孟超;养路工郭明义;水电维修工徐虎;山区邮递员王顺友;还有朱光亚、钱学森、邓稼先、孔繁森、李林森、郑培民、杨善洲……等,他们他们在崇高信仰的引领下,为国家为人民做出的巨大贡献,已经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忠诚与信仰(心得体会)(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18幼儿园中班工作计划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