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注意对考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作出判断和解决问题。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五)关于命题和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条细目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试卷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领会”20%,“掌握”40%,“熟练掌握”为40%。
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各份试卷中所占的比例约为2:3:3:2。
4、本课程考试试卷采用与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科目相同的题型,即均为客观性试题。(见附录题型示例)。
5、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附录 题型示例
(一)语言应用能力的测评
题型一般有三种。
第一种题型:选词填空。这种题型先呈现一个句子,在某些关键词的地方留出空位,要求从题后所给的四个词中选出一个词填入句中,从而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最准确、最连贯、最完整。
例题:
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 )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
A.厚厚 B.层层 C.微微 D.浓浓
解答:语境材料中交代了“薄阴的天气”,据此可排除“厚厚”和“浓浓”两项,“层层”和“微微”都适合,但“层层”的云与“在我们头顶上流着”不太合适。所以答案为C。
第二种题型:语句表达。主要考查考生对语气、语序、语法结构等在言语表达中所起作用的理解程度。
例题:
从下列所给出的四个句子中找出一个有歧义的句子来:
A.他曾经密切地注意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发展情况。
B.小王请求组织上允许自己到这儿参加工作。
C.他曾经看见两位虎头虎脑的青年从这个桃园茶社里慢慢地走出来。
D.孩子们很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
解答:答案D中“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可以理解为是孩子们,也可以理解为是李大伯,有歧义。所以答案为D。
第三种题型:阅读理解。主要考查考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言语材料的语法、语义、修辞所提供的线索进行一定的分析、综合和推理。
例题:
有些炎症,西药能治,中药照样能治。中药不仅能与一般的抗菌素媲美,而且副作用小,成本也低。
对这段话的最准确复述是:
A.治疗某些炎症,成本低、副作用小的中药比西药更好。
B.治疗某些炎症,中药和西药一样好。
C.治疗某些炎症,中药和西药都可以使用。
D.治疗某些炎症,西药的作用比中药差得多。
解答:通过阅读短文,比较四个选项,可以判断A是正确答案。
(二)常识理解和判断能力的测评
常识判断主要考查考生对有关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的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其运用,要求考生通过分析、判断和推理,选出最符合要求的一项。
例题:
2010年新成立的我国第三个副省级新区是:
A.新疆喀什 B.上海浦东 C.天津海滨 D.重庆两江
解答:正确答案为D。
(三)判断推理能力的测评
第一种题型:图形推理。每道题给出一套或两套图形,要求考生通过观察分析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选出符合规律的一项。
例题:
(答案:B。黑点在正方形中顺时针移动。在第5个图形中,应该正好移动到左上角。) 第二种题型:定义判断。每道题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分别列出四种情况,要求考生严格依据定义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
例题:职业枯竭是指人们在自己长期从事的工作重压之下,产生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职业枯竭状态的是:
A.老周不能胜任自己现有的工作,每天都会忙得焦头烂额
B.刚参加工作的小李觉得这份工作太累,产生了跳槽的念头
C.刘经理每天工作繁忙,缺乏充足的休息,情绪也越来越糟糕
D.在从事过许多不同的职业之后,老王觉得所有工作都索然无味
(解答:根据题干所给定义,正确答案为C。)
第三种题型:类比推理。给出一对相关的词,要求通过观察分析,在备选答案中找出
一对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
例题: 螺丝:螺帽
A.水杯:暖瓶 B.线:纽扣
C.插座:插头 D.筷:碗
(答案:C.螺丝和螺帽是一组必须配套使用的东西,选项C中插头与插座的关系与螺丝与螺帽的关系一样。)
第四种题型:逻辑判断。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考生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最恰当答案,该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应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例题:在一次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在一座唐代古墓中发现多片先秦时期的夔文陶片。对此,专家解释说,由于雨水冲刷等原因,这些先秦时期的陶片后来被冲至唐代的墓穴中。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专家的观点?
A.在这座唐代古墓中还发现多件西汉时期的文物
B.这座唐代古墓保存完好,没有漏水、毁塌迹象
C.并非只有先秦时期才使用夔文,唐代文人以书写夔文为能事
D.唐代的墓葬风俗是将墓主生前喜爱的物品随同墓主一同下葬
(答案:B.该选项中“古墓保存完好,没有漏水、毁塌迹象”从根本上排除了“雨水冲刷”的可能性,最能反驳专家的观点。)
(四)数量问题处理能力的测评
数量关系一般有两种类型的题目。
第一种题型:数字推理。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你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你认为最合适、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例题:
1, 2, 4, 7, ( ), 16
A.9 B.10 C.11 D.12
解答:这一数列的排列规律是相邻两项之差构成一个等差数列1,2,3,4,5,故空缺项应为11。正确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