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除磷机理与数学模型的探讨(3)

2021-09-24 21:14

Barker和Dold在ASM1和Wentzel提出的强化培养PAOs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发展了包含碳氧化、脱氮和除磷的综合模型。该模型包括了与PAOs缺

氧生长有关的缺氧磷吸收和缺氧反硝化。在缺氧和好氧状态下,PAOs的生长具有不同的化学计量学和动力学反应方程。Barker和Dold在模型中引入降低因子ηP,认为只有部分PAOs能够将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利用胞内贮存的PHB进行反硝化和磷的吸收。在描述PAOs的缺氧生长上,Barker和Dold发现缺氧状态下PAOs的生长只在氨氮和磷浓度较高时才发生。此外,该模型还沿用了PAOs的好氧衰减反应来描述其缺氧衰减的情况,并认为硝酸盐是反应中电子的受体。2.2.2ASM2d模型

在ASM2中有一个未解决的问题,即与PAOs有关的反硝化。ASM2d模型作为对ASM2的延伸模型,它增加了两个过程来说明PAOs可利用胞内有机贮存产物进行反硝化。一个过程是PP的缺氧贮存;另一个过程是PAOs的缺氧生长。因此,模型可模拟PAOs的好氧和缺氧生长。在缺氧条件下,模型引入一个比好氧条件下小的PP最大贮存速率η qPPNO3(ηNO3为降低因子)说明部分PAOs参与反硝化的事实。试验表明,如果PAOs中的磷含量太高,PP的贮存就会停止,故模型引入Kmax来说明这一点,即:当Kmax达到最大允许值时,就会产生抑制作用。模型中关于PAOs的缺氧生长,模型也用了同样的方法来描述。应当指出:ASM2d由于将厌氧水解速率降低修正因子由0.1提高到0.4,易生物降解COD(RBCOD)发酵产生PAOs用于合成PHB的有机酸SCFA数量增加,从而促进了PAOs的厌氧释磷。

需要指出的是,ASM2d同ASM2一样,模型中也考虑了由微生物引起的磷沉降。2.2.3Delft模型

在综合了Smolders模型和Kuba模型的基础上,Murnleitner等完整了描述PAOs厌氧、缺氧和好氧行为特性的生物代谢除磷模型,即Delft模型。

Delft模型所涉及的反应方程与Smolders模型、Kuba模型相同,但是它将PAOs在缺氧和好氧的磷吸收分开考虑,建立相应的动力学方程,计量学和动力学参数取值也不一样,成功描述了PAOs的两个特性。该模型基于PAOs代谢的原理,运用6个独立的PAOs代谢反应,其中2个厌氧代谢方程,4个缺氧、好氧代谢方程,用以描述PAOs的特性。

在分别描述厌氧—缺氧(A2)工艺中的厌氧段和厌氧—好氧(A/O)工艺中的厌氧段PAOs特性时,Delft模型取相同的化学计量学参数和不同的动力学参数。Kuba和Smolders模型未考虑以上情况。对于缺氧和好氧条件下的反应,Delft模型运用六组代谢方程来描述。其中四组反应方程(PP的形成、PAOs的生长和维持、糖原的产生以及PHB的降解)在A2

-22-

第12期杨哲等:生物除磷机理与数学模型的探讨●环境保护

工艺和A/O工艺中的表述一致,但将ATP的生成和PAOs的磷吸收分开考虑。

厌氧阶段,Delft模型引入糖原和PP的开关函数,即当细胞内糖原或聚磷的含量较低时,乙酸储存反应过程趋于停止。对于PP和糖原的缺氧贮藏及PHB的缺氧消耗过程,引入降低因子解释部分PAOs参与反硝化。好氧阶段,Delft模型认为PP的好氧贮藏与微生物中的含量成负相关,与细胞内的

当PHB含量增加时,PHB的好氧消耗PP含量无关。

与PHB浓度的2/3次方成正比。糖原形成速率正比于PHB浓度,而反比于糖原浓度。

10

11

1213

3结语

14

除磷反应机理的复杂性需要现有模型的进一步完善,本文旨在从中找出各自的特点和不足,为除磷数学模型的发展提供参考。经比较,Delft模型是现有模型中比较完善的,但仍未很好说明厌氧条件下慢速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水解对于PAOs除磷的影响以及COD的流向问题。同时,钾、镁和一氧化氮对生物除磷的抑制作用未包含在模型中。另外,Delft模型实际应用时的DPB浓度及其它一些化学计量学和动力学参数的不易确定,也给模型的预测带来困难。

15

16

1Kerrn-JespersenJP,HenzeM.Biologicalphosphorusuptakeunderanoxicandoxicconditions[J].WaterRes.,1993,27(4):617-624.

2KubaT,vanLoosdrechtMCM,BrandseFA,etal.OccurrenceofdenitrifyingphosphorusremovingbacteriainmodifiedUCT-typewastewatertreatmentplants[J].WaterRes.,1997,31(4):777-786.

3MinoT,ArunV,TsuzukiY,etal.Effectofphosphorusremovalaccumulationonacetatemetabolisminthebiologicalphosphorusremovalprocess.Biologicalphosphateremovalfromwastewaters(Advancesinwaterpollutioncontrol,vol.4)[M].ED.RamadoriR,Oxford:PergamonPress,1987.

4HenzeM,GujerW,MinoT,etal.ActivatedSludgeModelsASM1,

ASM2,andASM2dandASM3[M].London:IWAPublishing,2000.

5GustafOlsson,BobNewell.WastewaterTreatmentSystems:Modeling,

DiagnosisandControl[M].London:IWAPublishing,1999.6郑金伟,冉炜,何健,等.增强型生物除磷过程中聚磷酸

盐积累微生物的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4,15(8):1487-1490.

生物除磷机理与数学模型的探讨(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寻衅滋事罪的若干法律适用问题解读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