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语文)考研准备之中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1)(3)

2021-09-24 21:21

庄子在哲学上继承发扬了老子和道家的思

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和独特的学风文风。他认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把“道” 视为

宇宙万物的本源,讲天道自然无为。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在人类生存方式上主张返朴归真。他崇尚自然,提倡“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并且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自得,是绝对的精神自由,而不是物质享受与虚伪的名誉。庄子这些思想和主张,对后世影响深远,是人类思想史上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合,前后相随”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还提出对立面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事物总要走向它的反面。如“无中生有”。 对后世的影响:首先是对思想文化的影响

兼容并蓄的思想丰富了绘画及音乐艺术理论。

3世纪到5世纪的魏晋时期产生重大影响,它和《周易》、《老子》一起并称“三玄”,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庄子》在唐代正式成为道家的经典之一。

庄子对后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他独特的哲学思想上,而且表现在文学上。他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不是干巴巴的说教,相反,都是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幽默机智的寓言故事,通过汪洋恣肆、仪态万方的语言文字,巧妙活泼、引人入胜地表达出来,全书仿佛是一部寓言故事集,这些寓言表现出超常的想像力,构成了奇特的形象,具有石破天惊、振聋发聩的艺术感染力。

学科教学(语文)考研准备之中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1)

三.以所学作品为例,分析《论语》、《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的主要风格及文学成就。 《论语》 文学特点:1

1善于将抽象深奥的哲理用形象深动的形象展现出来。常用比喻和描摹的手法。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感叹时光如流水,使人更加珍惜人生年华。“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以冰天雪地中的松柏喻傲骨坚贞的人格。

2通过提供对话的语境和对人物神情语态的稍加勾勒,表现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性格。如《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3《论语》中更多的是大量言近旨远,形象隽永富有哲理性的的语言,成为格言警句。如“杀身成仁”“道不同不相为谋”“温故知新”。

1长于善辩。孟子好辩且善辩。其文章非常重视辩论技巧。他惯用的手法是“预设机变、诱敌深入、欲擒故纵”使对方不知不觉入其中,被迫就范。如《齐桓晋文之事》等。

2富有气势。《孟子》的文章以磅礴气势、明快畅达、雄辩犀利的风格著称。他的文章气势雄壮,一方面以他的主张具有正义性,故能理直气壮;一方面他的语言受了纵横家辞令的影响,铺张扬厉,多用排偶,极为明快有力;三则孟子善于养气,通过对生理与精神的培养,使他的气“至大至刚”“塞与天地之间”,表现在文章中就气势浩然了。如《齐桓晋文之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 ○

3富于形象性。孟子常借助比喻、寓言、等来说理,使抽象的道理变得触手可及。如五十步与百步之喻,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之喻、缘木求鱼之喻等。既贴切简明又形象生动。如《齐人有一妻一妾》。 《庄子》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

1用寓言连缀成篇。以形象直接说理。庄子用寓言连缀成篇,使之成为直接表现思想的工具。这就创造了一种新的说理方法—形象说理。如《人间世》、《秋水》《逍遥游》。

2想象奇特,形象新奇。其寓言充满奇特的想象。诚如前人所说“意出尘表,怪生笔端”。

3善用比喻,出神入化。比喻贴切巧妙,形象生动,极具表现力。玄妙的哲理,借用比喻,化玄妙为习见,变枯燥为机趣。如《庖丁解牛》。

4感情强烈,爱憎分明。庄子一生崇真善美,憎恶假丑恶。性情之真至诚。指出“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5辞章华美自然,文风浩然恣肆。庄子天才特出,师法自然。独得天籁,为人酷爱自由,行文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语汇丰富,句法多变,显示了高度的驾驭语言的能力,文章句式错落多变,用词新奇瑰丽,宛如诗歌一般。 《荀子》风格特点

1其中议论文论点明确,推断清晰,逻辑严密,结构严谨,说理透彻。

2文章句式整齐,多多用排偶句法。在形式上给人以严谨规范之感。《劝学》

3大量运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比喻,用来说明抽象高深的道理。深入浅出。辞理并茂。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与说服力。 《韩非子》文章特点:

1逻辑严密,议论透彻,极具很强的说服力。 ○

2思想敏锐,辩锋犀利,具有很强的战斗力。 ○

3描写细致,剖析深刻。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

4另一贡献在寓言方面,始于韩非子使寓言独立出来,成为一种专门的文件,其寓言寓意深刻,说理贴切,构思精妙,形象生动,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效果。 第五章

一.楚辞及楚辞产生的文化背景 楚辞名词解释:

广义上:至战国时楚国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指运用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各物而创造的诗赋)。狭义上:专指西汉刘向所辑录的以屈原为首的群作家的诗歌总集名称。

本基础。楚文化保存了较浓重的原始宗教文化色彩。“信巫鬼,重淫祀”保留着歌舞女神的巫风。屈原的《九歌》就是在祭祀巫歌的基础上创作的这种原始宗教文化的神奇浪漫色彩。直接沾灌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

术形式。

a首先,楚辞作家的思想都不同程度的吸纳了诸子的思想,其次,《诗经》的比兴和战国纵横家铺张扬厉,辞彩飞扬的散文艺

学科教学(语文)考研准备之中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1)

术也可资借鉴。

二.《九章》、《九歌》的内容及特色

《九章》:是后人集结的屈原的一组(9篇)作品。内容是叙述身世和遭遇的。其特色是:有家多的纪实性,为我们提供了屈原生平思想的重要资料。艺术上主要采取了直接铺叙、反复抒写的手法。所表现的情感较为直接、奔放。

《九歌》:是指屈原创作的11首抒情诗篇。它是祭祀时表演的歌舞剧。它是一组有序的祭神曲词。自成体系,大致在现了出过民间祭歌的基本面貌。其特点是:A以流传于楚国民间的神话故事为背景,主要通过神灵形象的塑造,借其口而抒情。其神灵形象被人格化了。B..《九歌》的基调是礼赞神灵。但其内容多写恋情。C.善于融情于景,突出环境烘托和气氛渲染。多将缠绵凄婉之情融于凄迷苍茫之中,格调清丽,意境优美;善于将政治性很强的内容,包蕴于丰富、鲜明、个性突出的人物形象之中,产生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D.。利用民歌素材。融汇民歌情调,具有鲜明的民间特色。其浪漫主义特色体现为:写神时,揉进自身对人的体验,表现神和人一样有悲欢离合,并将这种感情细腻动人的刻画出来!E.《九歌》语言清丽华美,音调铿锵,韵味悠长。

学科教学(语文)考研准备之中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1)(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泛雅-音乐鉴赏答案-周海宏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