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语文)考研准备之中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1)(4)

2021-09-24 21:21

三、宋玉《九辨》的悲秋主题和情景交融 《九辩》是一首政治抒情诗,悲愁是其基调,在《九辩》中,作者开篇就以秋天的萧飒之气,秋风凄凉,草木枯萎凋零为全文奠定了悲愁的基调,文章开篇就是“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

变衰。”这两句就为全诗的表情达意奠定了哀

愁的情调,在写作手法上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接下来的叙述无论怎样都是紧扣“悲愁”这一感情主线

的。作者以极其铺张的形式,交错写出了悲秋的情与景,而且二者交相

融合,互为映衬。情因景而发,景因情而写;情因景而生色,景因情而增衰。同时,作者又采用典型化手法,捕捉了人生中最动人的感受和生活境头,把萧瑟冷落的秋景、远行游子的哀愁、登高怀远者的惆怅、失职贫士的孤寂,组合成一幅意境深远的画面,强烈地唤起读者的想

象,激起他们的共鸣,显得色淡而情浓,笔简而意深,令人回味无穷

秦汉文学

第一章、 秦文学概况

一.

秦文学概况

秦文学概况(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秦王朝历史甚短,实行极端的文化专制政策(焚书坑儒)。作品极少,可称述者只有在统一六国前由秦相吕不韦召集门客编成的《吕氏春秋》和李斯的《谏逐客书》及刻石铭文。 12纪,八览、六论、又称《吕览》由160篇短文组成。有一定形象性。在中国寓言史上有相当重的地位。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巡幸时刻石表功,现存共有7篇。大都出自李斯之手,以四字为句的韵文写成。文辞整饬简洁,读来朗朗上口,是秦文学的独创。 二、汉文学概况

西汉初年,思想比较活跃自由,黄老之学盛行。自

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思想开始定于一尊。 东汉时期,经学走向神学。出现了反□1纬。疾虚妄的进步思想家。如王充、张衡。 三、经学对汉文学的影响

首先,从创作主体来看,经学深刻地左右着作家的创作观念和审美趣味。其次,从创作客体来看,两汉文学的许多特征皆与经学的特征相似。 第二章、

汉代散文

一.秦汉散文类型及特点

《吕氏春秋》《淮南子》。政论散文;《过秦论》。传记散文;《史记》《汉书》。记述

学科教学(语文)考研准备之中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1)

叙颂夸,气度宏伟,韵律谐和。或许是限于刻石体制,文采显得不足。

《谏逐客书》:铺叙手法;对比手法;结构严密。 贾谊:浓厚的忧患意识;据实设论、理直气壮;气势犀利、情感激扬;气盛情浓、深情恳切;文章铺饰排比,渲染淋漓,深得纵横家说辞的风神。王充:实用; 通俗;独创

晁错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论精识深、切实中肯、长于分析、言之凿凿、辞藻偕偶、句式铺排(《论贵粟疏》东汉时出现了碑文和游记。

二.。贾谊在汉初政论文坛上的成就和地位

成就:贾谊的散文大体上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专题政论文,代表作是《过秦论》。

类,是针对具体问题而写的疏牍文,代表作是《陈政事疏》、第三类,是杂论,即利用各种历史材料和故事;来说理的文章。

地位:贾谊的散文,在继承先秦散文创作成果,尤其战国纵横家遗风的基础上,更有创新,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他的文章风格,对唐宋的政论文颇有影响。所以,他的散文,代表了汉初政论散文创作的最高成就,标志着中国散文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三.东汉散文发展概况

东汉散文在西汉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史传散文中,班固的《汉书》和赵晔的《吴越春秋》都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政论散文相继出现了以王充《论衡》、王符《潜夫论》为代表的一批积极参与现实的作品。另外,游记、碑文等新的散文样式也崭露头角,开始成为文体大家庭的一员。从总的趋势看,东汉散文向着骈俪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不少语体散文作家也着意追求通俗易懂、浅显明快的 的语言风格。上对浮华文风有所矫正。议论时政,针砭时弊。

四.汉代书牍文主要有几类?代表作主要有哪些?

至秦汉时,国家典章制度趋于严密,君告臣的文书称为“诏令”,臣言于君则属于“奏议”,唯有同辈平行交往的文书,才依然称为“书”。 可见,书牍类文体主要指称那些平行公文或同辈之间往来的

书信。,《尚书·君奭》可谓是中国最早的书牍体散文。如刘勰《文心雕龙·论说》。

自汉代开始,书具有比较具体的文体意义,但是其内涵很丰富。扬雄《法言·对作》说:“夫上书谓之奏,奏记转易其名谓之书”,说明汉时作为上行公文的奏记也可称书。“书”更多是指亲朋旧友之间往复的信函,此类文体又有许多别名,如尺牍、启、简、笺、札等。 第三章、 司马迁与汉代史传散文

一、

两代史传散文的概况

《史记》全书130卷,首创纪传体,成为封建

中国的正史体例,传记文学之祖。原名《太史公书》,东汉末始称《史书》。它是古代第一部由个人独立完成的纪传体通史。有以下五种体例组成:A.本纪12篇。按帝王世代顺序记述各朝兴衰始终,是全书的纲领。B.表10篇。按帝王侯国间的大事。C书8篇有关经济文化。D世家30篇,主要是贵族之家的历史。E.列传70篇,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人物传记。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武帝时代大约3000年的历史。

,《汉书》体制包括:本纪12篇;表8篇;志10篇;传70篇。共100篇。记事始于汉高帝刘邦元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

其中有赵烨的《吴越春秋》属于历史散文,是历史小说的雏形。。

二.司马迁的人生经历对《史记》成书的重要影响

迁生龙门: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10岁开始读古书,学习十分认真刻苦,遇到疑难问题,总是反复思考,直到弄明白为止。

少年授业:司马迁的少年时代,“耕牧河山之阳”。司马迁在这“山环水带,嵌镶蜿蜒”的自然环境里成长,既被山川的清淑之气所陶冶,又对民间生活有一定体验。

壮年游历:司马迁从20岁开始的全国漫游,是为写《史记》做准备的一次实地考察,他亲自采访,获得了许多第一手材料,保证了《史记》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公元前108年(元封三年),司马迁接替做

学科教学(语文)考研准备之中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1)

了太史令。有机会阅览汉朝宫廷所藏的一切图书、档案以及各种史料的机会,他一边整理史料,一边参加改历。等到公元前104年(太初元年),中国第一部历书《太初历》完成,他就动手编写《史记》。 。

学科教学(语文)考研准备之中国文学史复习资料 (1)(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泛雅-音乐鉴赏答案-周海宏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