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种棕榈科植物简介要点 - 图文

2020-04-21 08:01

30种棕榈科植物的介绍

1、名称: 棕竹 类别: 竹类 别名: 观音竹、筋头竹科名: 棕榈科 拉丁名: Rhapis excelsa 生态习性

为常绿丛生灌木。喜温暖,阴湿环境,生长适温20-30℃,越冬温度得低于4℃。要求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分蘖力较强。 形态特征

株高2-3m,茎圆柱形,有节。叶掌状,4-10深裂,裂片条状披针形或宽披针形。肉穗花序,多分枝;雌雄异株,雄花小,淡黄色,雌花大,卵状球形。 繁殖培育

分株和播种法繁殖。分株宜在4月进行,播种于4-5月进行,播后30-50天发芽。盆栽管理简单,高温季节除及时浇水外,还应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冬季室内要注意通风。3-4年换盆一次。 园林用途

棕竹株丛挺拔,叶形秀丽,配植于窗前、路旁、花坛、廊隅处,均极为美观,也可盆栽培装饰室内,或制作盆景。 产地分布

产中国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等省区

2、名称: 酒瓶椰子 类别: 乔木 别名: 匏茎亥佛棕 科名: 棕榈科

拉丁名: Hyophorbe lagenicaulis H.E.Moore 生态习性

喜高温,多湿的热带气候,要求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怕霜冻,要求气温在10℃以上。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2~4m。茎干圆柱形,光滑,具环纹,基部较细,中部膨大,直径30cm,近茎冠处又收缩如瓶颈。叶簇生于茎顶,裂片30~50对,线形,长30~40cm,宽1.5~2.3cm,浅绿色,整齐排列于粗大叶轴两侧。肉穗花序长达60cm,多分枝,绿色。果实椭圆形。 园林用途

宜作庭园栽培观赏。 产地分布

原产印度洋马斯克林群岛

3、 红槟榔 (Cyrtostachys lakka)

别名 猩红椰子、红椰子

产地与习性: 原产马来西亚,新几内亚及太平洋一些岛屿。为常绿灌木。喜高温多显,湿度80%-90%的环境最为适宜,冬季气温不得低于20℃。要求肥沃的砂质土壤。 形态特征: 株高3-4m,干细长。叶片面生,羽状叶呈“弓”形,羽叶25-30对,线形。花单性,紫雄同株。肉穗花序下垂,红色。

繁殖与栽培: 播种或分株法繁殖。种子成熟后即播,播种时适宜土温27-32.5℃,气温21.5-32.5℃,湿度85%左右。实生苗需生长15年之后叶柄及叶鞘方可变红。 应用: 红槟榔树姿优美,叶柄与叶鞘猩红色,异常美丽

4、 名称: 蒲葵 类别: 乔木

别名: 葵竹、扁叶葵、扁葵 科名: 棕榈科 拉丁名: Livistona chinensis 5、 生态习性

性喜温暖湿润向阳的环境,生长适温20℃~28℃,喜光,亦耐阴。栽培需用湿润、肥沃的粘性土壤。 形态特征

蒲葵为常绿乔木。单干粗壮直立,老茎中部较粗,茎表面有少量棕皮和叶鞘包被。叶大,簇生于茎顶,叶柄粗壮,有lm长左右,呈三菱状。掌状多裂叶处,中央区不分裂联合 呈扇状,先端下垂。每裂片具叶脉2条,总计7一12条。腋生肉穗花序,多分枝而疏散。雌雄异株,小花黄色,花冠3裂,椭圆形核果,果肉柔软多汁,成熟后为蓝黑色,外被腊质,9~10月果熟。圆形种子。 繁殖培育

性喜温暖湿润向阳的环境,生长适温20℃~28℃,喜光,亦耐阴。栽培需用湿润、肥沃的粘性土壤。 园林用途

丛植或行植,作广场和行道树及背景树,也可用作厂区绿化。小树可盆栽摆设。 产地分布

原产于中国,在福建、台湾、华南栽培历史悠久

5、散尾葵 (Chrysalidocarpus lutescens) 别名: 黄椰子

产地与习性: 原产马达加斯加,中国华南地区有栽培,为丛生常绿灌木。喜温暖、潮湿,生长适温25℃。喜阳光充足,也较耐阴。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花期3-4月。 形态特征: 株高约8m,茎丛生,有环纹。叶片羽状全裂,扩展,拱形;羽片披针形,先端柔软。花金黄色,串状,较小。

繁殖与栽培: 通常以分株法繁殖,也可播种。幼苗高8-10cm时即可分栽。盆栽幼株每年春季换盆一次,成年株3-4年换盆一次,换盆后应置于半阴处。越冬期间应置于阳光充足处,湿度不得低于5℃。

应用: 散尾葵枝叶茂密,四季常青,耐阴性较强,适于庭院过早地绿化;幼树可盆栽,用


30种棕榈科植物简介要点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食品营养学思考题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