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读后感
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公开发表了一封关于当时中国革命前途的信,这就是后来被改题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文章。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发动了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秋收起义等一系列的革命暴动,效法苏俄的革命道路,进攻国民党占据的大中城市,但都已失败而告结束,最后被迫转入农村,走向农村革命道路。经过两年多的革命实践,毛泽东对农村革命道路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重要性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
但相当部分党和红军的领导人对当时中国农村斗争与城市斗争的关系、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夺取全国政权中的作用,则不十分清楚,不相信革命高潮有迅速到来的可能,不赞成扩展农村革命根据地,没有在游击区域建立红色政权的思想,没有用红色政权的巩固和扩大去促进全国革命高潮到来的思想。
针对上述错误的观点,毛泽东写了此信,他从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上述理论的错误及其来源,指出这些理论是不适合中国革命的实情的,论述了只有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才能促进全国的革命高潮。毛泽东着重从两个方面来说明:?
第一,“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是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压迫和剥削的主要群众,农民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主力军。这就是说,中国革命的最深厚的力量源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