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 标题:撞击与融合——从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中的中国元素看中西文化价值观差异换题目了,这篇白做了的开题报告,贡献了。写的不好,见谅。
然是一只“美国熊猫” ,是披着中国文化外衣下的美国价值观的体现。 罗天昱、钟远波(2009) 。他们在《解析好莱坞<功夫熊猫>对中国元素的多 方位演绎》中认为该片把中国奥运热作为切入点,以及首映式及片头 LOGO 对中 国元素的演绎和对中国古代场景和道具的复原以及对中国功夫文化的挖掘都是 好的创意。 《功夫熊猫》中对中国元素的多方位演绎、在影片横扫全球的背后, 暴露出中国创意产业界视野狭窄,缺乏想像力、创造力,尤其糟糕的是缺乏对本 国本土文化的深层次理解。 郎咸平(2009) 。他在《谁在谋杀中国经济-附身中国人的文化魔咒-繁体》 中认为中华文化一分为二,即潜意识的大爱以及黑暗面。 《功夫熊猫》揭露了我 们文化的黑暗面所以受欢迎。 又分析了一系列兰德公司对中华文化的观点。 《功 而 夫熊猫》在全球的热映,说明中国已经越来越受到世界的瞩目。而对于大部分西 方人来说,中国就犹如那本武功秘笈一样神秘莫测,所以,有的人崇拜,有的人 好奇,也有的人则无端地攻击。 。他在论《<花木兰>与<功夫熊猫>的文化差异与误读》中认 于建凯(2010) 为,曾风靡全球的美国动画片《花木兰》与是好莱坞电影梦工场的编剧和导演们 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对中国, 总是习惯于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及自己所 熟悉的一切去判断和解读, 难以摆脱自身文化传统的影响。而《功夫熊猫》取材 于中国经典, 富含中国文化元素, 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诠释, 展现了当代美国人 对中国精神、 中国文化精髓的深层解读。 透过两部影片所反映出的
中国文化表象, 能够清晰地看到中美两国文化的契合与冲突,美国文化内涵的彰显和对中国文化 的误读。 付 翃 (2009) 。他在《一部宣扬美国思想价值观的巨型广告片——<功夫熊 猫>的认知同构解读》中从认知同构原理的角度把《功夫熊猫》解读为利用中美 两种不同文化的元素来宣扬美国主流思想价值观的一部巨型广告片。探讨了影片 如何宣扬美国主流文化 individualism 中美国人的自主、自立、自信的独立精神 和典型的美国式的个人英雄主义两种价值观。 《功夫熊猫》不是恶魔,也不是天 使,它是全球化背景下两种不同文化及不同思想全球化的产物。理性地接受它, 倡导多元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并存,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维护良好的文化生态是我 们应该采取的态度和措施。 他认为该影片体现了美国人自立、自信及自主的独立精神,但又有典型的美 国式的个人英雄主义。最后他还认为该影片是美国梦工厂通过使用中国的盒子, 填充美国的内容而取胜。在全球化的意识形态领域,我们要反对两种倾向:文化 霸权主义和文化部落主义。文化霸权主义使文化变成一元化,会使人类丰富的文 化遗产和多种多样的文化生态遭到不可逆转的损害;而文化部落主义会使本土文 化因缺乏更新和新元素的注入置自己于艰难的发展中,这两种极端对文化、社会 发展都是不利的。文化与文化之间只有相互交叉、渗透、对话,相互吸收对方好 的东西, 才有利于各种文化之间的融合, 才能营造一个和谐的世界, 和平的天下。 张敏健(2009) 。他在《中国元素符号与美国文化基调拿来主义的完美演绎 ——评<功夫熊猫>的成功及带来的启示》则认为, 《功夫熊猫》中虽然引入了众 多的中国元素,并被好莱坞作为一种商业策略玩转着娱乐吸引了中国观众,但透 过票房和成功,我们看到其骨子里流露出的仍是明显的西方式思想渊源和精神主 张, 体现的是美国式的奋斗精神, 由此给我们中国动画片带来深刻和重要的启示: 如何从悠久的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挖掘和组织资源,放入更深的思想内涵和文化 历史的思考,并谋求与时尚的融合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