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测评(基础测评+综合测评+单元测(2)

2018-11-22 19:55

(3)这次改造给我国社会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28.2006年,全国各级学校掀起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热潮,某校八年级1班李明同学为此收集了一些相关历史素材,请你帮助他做好以下整理工作:(12分)

(1)请将下列图片的代号填写在相应的序号下:

A

B C D

“最可爱的人”──( );“铁人”──( );

“两弹元勋”──( );“党的好干部”──( )

(2)介绍其中一位人物艰苦创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3)这些人物既伟大又平凡,他们的贡献和精神,会对你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哪些影响?

29.读下段材料

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被诬陷为中国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遭到错误的批判和斗争。1966年8月,毛泽东在大字报中首先把矛头错误地指向刘少奇。1967年7月18日,江青、康生、陈伯达一伙擅自决定组织批斗刘少奇夫妇的大会,并对刘少奇进行抄家和人身迫害。刘少奇从此被剥夺了一切自由,单独关押,受尽折磨。1968年9月,江青操纵的“专案组”整理并报送中央三批所谓刘少奇的“罪证材料”,诬陷刘少奇是“大叛徒、大内奸、大工贼、大特务、大反革命”……

──人教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请回答:(12分)

(1)上述历史现象发生在什么时期? (2)中国国家主席是由什么机构选举产生的?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遭到抄家和人身迫害,“从此被剥夺了一切自由”,这突出反映了什么问题?

(3)在这一时期,有没有对“江青”一伙行为进行抵制斗争的?如果有,请举两例说明。

(4)1980年,党为刘少奇恢复了名誉。反思“文革”这段历史,我们应当吸取怎样的历史教训?

30.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已经建立起来,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课题。1956年的中共“八大”,为这一探索奠定了一个良好开端。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八大”的正确方针在党内未能牢固确立,一些重要思想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或者没有充分地坚持下去,因此,“八大”以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曲折。

请你回答:(12分)

(1)中国共产党“八大”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

(2)为什么说中共“八大”为“社会主义探索奠定了一个良好开端”?

(3)“八大”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的表现及其原因有哪些?

综合测评

(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右边的括号中)

1.某同学准备编写“一五计划成果”小报。他找到了以下资料,哪一项不适合采用( )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B.第一批国产喷气式飞机

C.武汉长江大桥

D.“铁人率队到大庆打的第一口油井──莎55井”纪念地址

2.“开着一辆解放牌汽车,奔驰在青藏公路上”,这种情景最早会出现在( )

A.抗美援朝时期B.“文化大革命”时期

C.大跃进时期D.“一五”计划完成后

3.东北工业基地的形成,直接反映了( )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顺利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C.改革开放重振东北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成就辉煌

4.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就十分重视民主法制的建设。下列法律文件中,能够反映20世纪50年代我国民主法制建设成就的是( )

A.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共同纲领》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D.中央“文革”小组成立

5.新中国成立后,下列文献中起过宪法作用的有( )

①《共同纲领》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①B.②C.①③D.①②③

6.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一九四九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所制定的宪法将大大地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这里的“里程碑”表现在( )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

C.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 D.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

7.“长鞭呀,那个一呀甩呀,啪啪地响哎??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这是过去一首老歌里的歌词,它反映了农民满怀豪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心情。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通过( )

A.土地改革方式 B.农业生产合作化方式

C.人民公社化方式 D.公私合营方式

8.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土地( )

A.从农民所有制转变为集体所有制

B.从国有转变为农民所有

C.从集体所有制转变为国家所有

D.从集体所有转变为农民私有

9.1953年春,河南安阳一个村党支部支书表示:“我是共产党员,家里再困难,三天不吃饭,也要领导大家把社办下去,绝不向困难低头!”你知道他说的“社”是指( )

A.人民公社B.农业生产合作社

C.农村信用社D.农村供销社

10.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B.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

C.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完成

D.三大改造后公有制经济开始占主导地位

11.曾有报刊不切实际地宣传“某人民公社小麦亩产10万公斤,一棵白菜250公斤”这种宣传是典型的( )

A.浮夸风B.共产风C.高指标D.瞎指挥

12.读右图:“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该漫画出现年代不会早于( )

A.1958年B.1959年

C.1960年D.1978年

13.从1959年到1961年,我国经历了连续三年的困难时期。导致这种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灾害的影响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破坏

C.“文化大革命”动乱局面的影响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测评(基础测评+综合测评+单元测(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10年上海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新题型10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