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测评(基础测评+综合测评+单元测(6)

2018-11-22 19:55

给。(3)领导干部要向焦裕禄那样,廉洁奉公,一心为民;发扬艰苦创业精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等,言之有理即可。

30.(1)完成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五”计划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或制定经济政策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等。结合史实,言之有理即可。

第二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50分) 题号 1 答案 C 题号 14 答案 B 2 C 15 A 3 B 16 C 4 C 17 C 5 D 18 C 6 D 19 C 7 B 20 A 8 C 21 C 9 D 22 C 10 B 23 B 11 A 24 C 12 B 25 D 13 A

二、非选择题(50分)

26.(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2)林彪、江青一伙人。林彪、江青一伙相互勾结、打击老干部,篡夺从中央到地方的部分权力,阴谋颠覆无产阶级政权。(3)不相符,破坏了人民民主权力,造成国家混乱。学习叶剑英、徐向前等老干部坚持真理的勇气。

27.(1)一五计划时期的。工业: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交通运输业: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开通了祖国内地与边疆的联系,也便利了经济文化的交流。答出以上任何三项内容即可得分。(2)1956年中共“八大”。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开了一个好头。(3)1958年。它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对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又急于求成,缺少经验,忽视客观的经济规律。

28.(1)经历了“增长──下降──增长──下降”的曲折过程。不正常的情况有1958~1962年和1966~1976年。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再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所以

1958~1962年工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很低。1966~1976年是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国动乱,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冲击,所以工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低。(2)1973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批判极左思潮,着手调整国民经济;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整顿。(3)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事求是,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言之成理即可。

29.(1)图一是“两弹元勋”邓稼先;图二是“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图三是“铁人”王进喜。写简评,能够体现出这些人物的先进事迹和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即可。(2)图四和图五是“一五”计划时期的经济成就;图六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经济成就。(3)原因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答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测评(基础测评+综合测评+单元测(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10年上海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新题型10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