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黑客行为
D、信息系统自身的脆弱性 3.网络道德的特点有()
A、自主性 B、自律性 C、开放性 D、多元性
4.网络犯罪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有()等
A、高智能化的新型犯罪 B、隐蔽性极强,破案取证困难 C、网络犯罪的跨时空性 D、网络犯罪客体的多样化
5.网络舆论有效管理以()本身为核心。近年来,政府在突发事件应对和舆论危机管理方面的最大进步认同了一个关键,即()第一位,()第二位
A、妥善处理事件 B、舆论引导 C、事件处置 D、政府澄清
6.我国互联网监管立法的缺陷有()
A、立法主体多元,立法层级不高
B、过于强调政府监管,缺乏对网络主体权利保护的关注 C、适当调整引导策略
D、缺乏对个人信息的专门保护
7.我国对不良信息治理的措施是()
A、法律规制 B、行政监管 C、自律管理 D、技术控制
8.对于互联网综合治理的趋势,大力开展互联网道德教育的方法有()
A、构建互联网道德规范体系 B、加大对互联网信息源的监控 C、健全互联网的立法体制 D、大力宣传高尚道德
9.互联网监管立法的完善必须包括()
A、坚持正确的立法思想 B、坚持立法的科学性 C、加快互联网的发展 D、重视国际合作
10.从网络信息内容来认识互联网不良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有()
A、网络游戏 B、门户网站 C、色情网站 D、垃圾邮件
三、判断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
1.为了防止黄色网站的泛滥,政府规定每县只设一个网吧经营场所,便于管理
对 错
2.网络道德建设是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对
错
3.只有商业话才能给网络媒体带来大量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
对
错
4.社交网站(SNS)不允许用户创造个人页面、列出好友名单和自由发表评论
对
错
5.我国的互联网非常安全,没有漏洞
对
错
6.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了50%。
对
错
7.如果说信息技术是信息安全产生的前提,那么法律发规则是信息安全的有力保障
对
错
8.互联网世界是一个“理想国”和“洁净天地”
对
错
9.互联网信息安全是社会安全的重要部分
对
错
10.现阶段,网络监控技术很完善了,能满足网络社会发展的需要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