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种接入方式下,政企客户专线在客户端部署接入设备,采用光路直接接入到接入机房/基站的IPRAN的传输设备的端口上,完成业务的接入开通。此种接入方式延续了一些时间后已开始出现弊端: 1、
所有的政企客户专线不论带宽大小均需占用接入机房/基站的IPRAN传输设备的一个端口,如果要做保护的情况下需占用两个,在政企专线较多的机房会大量占用接入机房/基站的IPRAN的传输设备的端口,造成后期IPRAN端口资源紧缺问题。
2、
所有的政企客户专线,一个用户端设备,在IPRAN传输设备上需要启用一个端到端的PW,对在网的传输资源也是一种浪费。
2.2建议解决方案(基站汇聚上行)
为解决此问题提出在接入机房/基站部署汇聚设备,将分布在的周
边政企客户专线通过汇聚设备进行汇聚收敛,再通过一个或一对(保护)GE/10GE端口与IPRAN传输设备端口对接完成业务上行。接入拓补如下:
6
按照接入机房/基站接入周边政企客户的数量规划,在接入机房部
署汇聚设备:24个接入点以下的机房可选择部署小型的汇聚设备GPN7600S,24个接入点以上的机房可选择部署大型的汇聚设备GPN7600。政企客户专线经汇聚收敛后上行到IPRAN传输网完成业务接入。
7
三、IPRAN承载大客户专线业务需求速查表(格林威
尔)
接入方案模型和配置模型速查表
业务模型 业务带宽 E1以太网接数口数量 量 0 <=4 0 0 <=4 0 <=4 <=4 <=4 <=4 <=4 <=4 8
组网方案 接入层设备配置模板 100M-1000M 点到点 0-1000M 0M-100M 100M-1000点到多M 点 点到多0-1000M 点 0M-100M 终端下挂 点到点-1(见本文档10页) 基站汇聚 点到点-2(见本文档11页) 基站汇聚 点到点-3(见本文档12页) 终端下挂 点到多点-1(见本文档14页) 基站汇聚 点到多点-2(见本文档16页) 基站汇聚 点到多点-3(见本文档18页) 100M-1000M 0 <=4 自组网 自组网模型(见本文档20页) 备注:点到点和点到多点业务根据用户业务接入点的分布状况和接入机房资源状况确定接入方案模型:1、当单节点业务带宽>100M并且单个接入机房接入点数量少或者接入机房IPRAN设备端口资源丰富时采用组网方案模型-1(终端直挂、接入机房不汇聚)。2、当单节点业务带宽<100M并且单个机房接入点数量较多或者接入机房IPRAN设备端口资源紧张时采用模型-2(基站汇聚)。3、当局域范围内接入用户数量非常多并且带宽需求较高时考虑自组网模型
四、 IPRAN
承载大客户专线业务方案模型
4.1点对点方案模型-1(终端直挂)
4.1.1业务需求情况
1) A点到B点的点对点通信。 2) 带宽大于百兆
3) 客户业务接口需求为以太网,GE接口。 4) 业务带宽可灵活升级提速。
9
4.1.2业务模型示意图
4.1.3业务开通描述:
用户接入端设备上联端口(两端) 对接设备 对接模式 GE/FE光纤直连 华为PTN950B或ZXCTN6150、6220 UNI、OVERLAY 详细描述:A、B点分别采用格林威尔分组终端设备GPN605进行接入,通过GE光纤直连到就近分组网局端设备(华为ATN950B或ZXCTN6150、6220),两个局间设备(华为、中兴分组设备)通过分组网络组建L2VPN业务,格林威尔分组接入设备通过OVERLAY模块与分组网互通,PW终结在末端分组接入设备上。
4.1.4设备配置模型 部署位置 专线接入客户A端 专线接入客户B端
设备型号 数量(台) GPN-605-2GE-AC220S 1 GPN-605-2GE-AC220S 1 4.2点对点方案模型-2(基站汇聚)
4.2.1业务需求情况
1) A点到B点的点对点通信。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