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它宣扬的内容都是有害的,比如:有病不吃药,还有精神控制让人去自焚等等,这是残害生命。 ★●(一) 宗教的社会影响
(二)国家和社会允许宗教存在的原因 (三)宗教和邪教的区别 (四)迷信与宗教的区别
社会上除了宗教之外还有迷信活动。宗教和迷信的区别也在这里,●宗教有固定的教义,固定的活动场所,固定的活动方式,而迷信往往是打着宗教的旗号,利用宗教的一些零星的教义,来给人占卜吉凶、预测官运、财运、桃花运,进行消灾除妖降魔等活动,来骗取人的钱财,扰乱社会秩序,给人民的思想带来混乱,这就是迷信。
过去社会上曾流传过“敛百家米”,“吃百家饺子”,“送桃子罐头”,“系红腰带”等荒唐的说法和做法,给社会制造恐慌和混乱,都是迷信活动,同学们要注意鉴别。
★●四、关于做好高校宗教渗透防范工作的几点思考 宗教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体系,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和较为广泛的影响力。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与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交流也日益增多,高校师生中信教人员有明显的增加之势,如何防范各种宗教组织向高校进行渗透,是做好新时期高校稳定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新
21
情况,研究新问题,采取新举措,进行新探索,下面我就高校宗教渗透的方式、成因进行简单分析,并就如何做好高校宗教渗透的防范工作,遏制和阻止各类宗教势力在校园的蔓延谈以下几点粗浅的体会或叫思考。
●(一)当前宗教在高校的主要传播途径
近年来 ,境外宗教势力为争夺我思想阵地和青年学生,把高 校作为渗透的重要阵地,通过一些境外传教士和高校境外信教师 生,利用“英语角”、举办研讨会、学术交流、扶贫助学和互联网等方式、途径,不断加大渗透力度,发展学生教徒,进行非法宗教活动,成为影响师生信仰和危害高校政治稳定的潜在因素。他们不断调整策略,变换手法,更新传教途径。
●1、通过任教的外籍教师发展学生信徒。在大学校园里,一些 外籍教师利用教学机会,潜移默化地向学生灌输西方宗教文化,如风俗民情、宗教建筑、宗教舞蹈和音乐等有关宗教方面的知 识,有的甚至用各种宗教典籍作为教授的教材,以此来吸引学生,影响学生的世界观 。
●2、通过英语角进行传教活动。现在的大学生都渴望学好英 语,都想通过英语角来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因此学生们总想结识外籍人士练习口语。宗教组织者正是利用大学生这种心态,混入英语角与学生交流,进而达到其宣传教义的目的。
22
●3、外籍教师和外国留学生借宗教活动或宗教节日(如圣诞节等)为名,邀请在校大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宗教活动,借机宣扬宗教思想和进行传教。
●4、以资助贫困生为名发展教徒。在一些贫困地区,将贫困学生列为资助对象的首要条件是加入教会,或者对贫困学生表示关心和帮助、以高薪和出国留学进修为名,利用贫困学生感恩的心理进行宣传教义。
●5、以救人治病的方式吸纳教徒。这种治病方式是指宗教通过特定的宗教信念和对显示问题的宗教性解释,调整人们的心理状态,缓解、减少和消除人们心中的痛苦、恐惧和悲观等情绪,达到感情的慰藉。当宗教成为人们的“心理医生”时,宗教教义教规很容易在人们心中落地生根,从而达到控制人们信仰的目的。
●6、利用与大学生交朋友的方式,达到传教目的。大学生社会经验不丰富。考虑问题过于简单,辨别能力不强,同时又喜欢交朋友,想扩大社会交往,往往感情用事,轻信花言巧语,对熟悉的、不熟悉的、高尚的、低级的都以诚相信,掏心掏肺交往,以兄弟相称,有求必应,受其摆布,让心怀叵测之人有机可趁。境外某些宗教首先带着诚意去跟大学生交朋友,相熟之后把自己的一些价值观念与大学生交流,使一些宗教思想、反科学的思想占领大学生的头脑。 ●7、利用书刊、传单散发宣传资料,向高校学生投寄
23
“心战品”,以达到传教布道的目的。
●8、通过互联网、影视、广播、电话等多种媒体途径传播宗教。宗教信徒往往把自己信仰的教义制作成精美的宣传资料,利用光盘、电子邮件、电话等宣传途径带给大学生视觉或听觉上的冲击,有的还通过制作互联网网页吸引大学生的目光,在校园网上发布一些宗教有害信息,进行网上非法传教活动。
●9、组建地下宗教团契进行传教。大学校园是各种宗教组织渗透的主阵地,大学生也是各种宗教势力重点发展的对象,宗教组织派出专门的传教人员在大学周边或者大学校园内租住房屋而将传教职业化,通过以点带面对大学进行宗教渗透,当形成一定规模后组建大学生宗教团契,并定期进行聚会开展教义的学习,使组织规模化、正规化;此外,还有的宗教组织招募大学中的信教学生,而他们则在背后进行人员培训、提供资金支持而完全不用出面,通过这些所谓的宗教骨干分子组建大学生校园宗教团契,从而对高校校园进行渗透。
★● (一)当前宗教在高校的主要传播途径
(二) 高校宗教渗透的成因分析。
●1、高校政治思想工作与高校发展没有同步。当前,部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宗教知识知道的不多、关注的也不多,很少有人关注大学生对宗教信仰的追求与看法,甚至
24
有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对于宗教渗透还没有正确的态度和清醒的认识,没有适应时代的发展特征、立足大学生思想状况去针对性的开展富有特色和成效的思想教育工作,过多的尊重所谓的个性和文化的包容,而忽略了高校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对宗教渗透的警惕性不高从而为宗教渗透提供了机会。
●2、全球经济一体化为宗教渗透提供了便利。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剧,它完全打破了国界,整个世界成了“地球村”,全球各地民族间都可以迅速通过各种手段进行交流,各种宗教文化得到迅速的扩散,宗教文化变成共享的资源。但也为西方国家利用宗教活动,对我国进行渗透提供极大的便利与机会。西方国家以雄厚的资金为支持,采取多种的渗透形式不遗余力的进行宗教渗透,来向中国灌输西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和文化理念,并以大学生为重点渗透和发展对象, 通过宗教加剧渗透进行文化“殖民扩张”,使大学生的政治观念淡薄、民族意识淡化。
●3、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宗教渗透更加便捷。以往学生们大量接触的宗教知识主要来源于家庭、社区、身边的人以及各级教育者的灌输,其内容经过层层把关过滤,不正确、不恰当的内容已被删除。网络时代高度普及的今天,大学生们了解信息的渠道更为宽广、更为便捷,只需找到网址,便可在第一时间看到任何媒体的全部内容,网上汹涌而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