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填补认知空隙 B执行方案 C 反思修正 D调查资料 10.一般地看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主要运用的策略有“算法化”、“顿悟”和( )等。
A探究启发式 B 尝试错误法 C 逆推法 D 逼近法
11.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为主向具体运算阶段过渡”阶段,相对于布鲁纳的分类来说,就是( )阶段。
A映象式阶段 B动作式阶段
C 符号式阶段 D 映象式阶段向符号式阶段过渡 12.下列不属于“客观性知识”的是( )。
A 运算规则 B 数的概念 C 图形分解的思路 D 不同量之间的关系
13.传统的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呈现具有“螺旋递进式的体系组织”、“逻辑推理式的知识呈现”和( )等这样三个特征。
A 论述体系的归纳式 B 以计算为主线 C 模仿例题式的练习配套 D 训练体系的网络式。
14.儿童在数学能力的结构类型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异主要有分析型、几何型和
( )三种。
A 计算型 B 具体型 C 调和型 D 概括型
15.属于以学生面对新的问题,形成认知冲突为起点,通过在教师引导下的自学,并在集体质疑或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认知为特征的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的活动结构的是( )。
A以问题解决为主线的课堂学习的活动结构 B以信息探索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的活动结构 C 以实验操作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的活动结构 D 以自学尝试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的活动结构 16.下列不属于常见教学手段的是( )。
A 操作材料 B 辅助学具 C 音像资料 D 计算机技术 17.下列不属于在建立概念阶段的主要教学策略的是( )。
A 多例比较策略 B 生活化策略 C 操作分类策略 D 表象过渡策略
18.在小学数学运算规则教学的规则的导入阶段中常见的策略有“情境导入”、“活动导入”和( )等。
21
A 练习导入 B 问题导入 C 经验导入 D 算理导入
19.在儿童的几何思维水平的发展阶段中,处于描述(分析)阶段被认为是( )。
A 水平0 B 水平1 C 水平2 D 水平3
20.儿童在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的理解问题阶段也称作( )。
A 问题表征阶段 B明确条件阶段 C 感觉阶段 D 理解联想阶段
文本论述:需要学生在学习完第十章至第十一章之后完成。选择以下两个主题中的一个主题进行论述,其字数不得少于200字。(20分)
第十章文本论述主题:请举例说明,在小学数学的运算规则学习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数感。
第十一章文本论述主题:请举例分析在小学空间几何教学中,可以如何落实注意儿童生活经验的策略。
22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网上考核第四次形考 客观性网上自测:单项选择题答案
单项选择题:(共20道题,每题4分,共80分。机上批阅,可多次做) 1.C 2.C 3.D 4.C 5.B 6.B 7.B 8.C 9.B 10.A 11.B 12.C 13.C 14.C 15.D 16. C 17.B 18
.B 1923
.C 20.A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网上考核第五次形成性考核
一、判断题:(判断题17道,每题2分,共34分。本大题机上阅卷,可多次做)。 1.作为小学课程的数学是一种形式化的数学 。 ( )
2. 重视问题解决是当今国际小学数学课程目标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 ( ) 3.探究教学是一种在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最高的教学方式。 ( ) 4. 以共同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的多种表现为参照的一种评价是表现性评价。( ) 5.“再创造”学习理论的核心就是“数学化”理论。 ( ) 6. 学生最基本的课堂参与形态是认知参与 。 ( )
7.不断增加概念的内涵而使其外延不断缩小的思维过程称之为强抽象。( ) 8.所谓学业评价,就是指学生的学习成就的评价。 ( ) 9. 数学是一门直接处理现实对象的科学。 ( ) 10.“叙述式讲解法”就是指教师将知识讲给学生听。( )。 11.所谓学业评价,就是指学生的学习成就的评价。 ( )。 12.认识几何图形的性质特征是儿童形成空间观念的基础。 ( ) 13. 小学数学知识包含“客观性知识” 和“主观性知识”。 ( ) 14. 教学方法是一个稳定不变的程序结构 。( )
15.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概念是学生构建数学概念能力的要素之一。( ) 16. 概念是儿童空间几何知识学习的起点。( )
17.认识几何图形的性质特征是儿童形成空间观念的基础。 ( )
24
教师批阅题:
二、填空题:(填空题15道,每空1分,共46分。)
1.发现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是 、 、 以及 等四个阶段。
2.发现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要注意 、 以及 等三个问题。 3.现代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教学组织策略具有 、 以及 等的特点。 4.小学数学统计教学的主要策略有 、 以及 等。 5.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的认知建构的活动过程,是一种由 、 、 等三个基本环节组成的环状结构。
6.按评价的取向角度划分,学习评价主要可以分为 、 、 等三类。
7.小学数学运算规则在学习方式上具有 、 以及 等一些特点。 8.空间定位包括对物体的 、 、 以及 等的识别。
9.从数学知识的分类角度出发,可以将数学能力分为 、 、以及 等三类。
10.探究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是 、 、 以及反思评价等。
11.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参与主要指 、 以及 等。
12.儿童构建数学概念能力的要素主要包括 、 以及 等。
13.按层次可以将思维分为 、 、 等三类。
14.在儿童的运算规则学习的导入阶段中主要可以采用 、 以及 等策略。
15.小学数学的运算技能的形成大致可以分为 、 以及
等三个阶段。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