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趋势去认识、分析和判断问题。要善于全面地看问题,既看到矛盾的一般性、普遍性又看到矛盾的具体性、特殊性;要善于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能够从人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普遍而又简单的事物中发现重大问题,揭示出事物发展的规律。要着力研究上级精神,经常关注上级的工作部署和工作重点,认真研究本级领导关注的问题,研究单位建设的主要矛盾和倾向性问题。要在科学抽象的基础上,运用演绎、归纳、综合、分析、对比等方法,对客观事物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综合研究。三是要善于运用经典言论和典型案例去认识、分析和判断问题。革命导师的经典论述、名家名言、历史典故、经典案例、格言警句等,都是经过精心提炼、历经时间和实践检验的思想精华。要因人、因时、因地恰当地运用这些经典言论和典型案例,并顺着这些言论和案例提供的思路,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扩展和深化对自己所要阐述的问题的认识。
六、文字要“精”,要努力在遣词造句上下功夫 语不在多,而在精要;语不在繁,而在精巧。领导讲话稿要在语言上认真锤炼、打磨,要精益求精,精雕细刻,让人看起来“赏心悦目”,听起来“顺耳顺心”,读起来“朗朗上口”。一是要精确。文字表述要准确到位,要经得起推敲,耐得起琢磨、要字斟句酌,特别是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选用和搭配上要认真推敲、恰当运用。讲话稿的提
6
法、分寸、措词、用于,要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做到文如其事,恰如其分。二是要精炼。领导讲话稿的语言表达要言简意赅、简明扼要。要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尽可能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信息量。要多用短句子,少用长句子。不说多余的话、不述交叉的事、不用重复的词,能跳跃用笔的不步步相连,能综合概述的不分类细述,能点到即可的不画蛇添足。三是要精彩。要把书面用语口语化,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把概念的东西形象化。要熟练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文稿形象起来、生动起来,扣人心弦,吸引眼球。要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增强形象性和感染力,善于运用反语、反问等修辞增强语言感情色彩,善于运用排比、对偶、反复等修辞增加语言音律美和增强感情表达,善于运用引用、警句等手法增强表达效果。要体现领导的个性特点和风格,防止把不同领导的讲话写成千人一面、众口一词。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