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科特色中医护理技术项目(修改)2003(2)

2018-12-06 18:51

治疗盘、火罐(玻璃罐、竹罐、陶罐)、止血钳、95%酒精棉球、火柴(打火机)、小口瓶。 4、操作流程

①做好自身准备:着装整齐,仪表大方,举止端庄。 ②抄执行单,核对医嘱。 ③评估:

(1)环境:清洁、安静、明亮,30分钟内无扬尘操作。

(2)患者: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患者体质及实施拔罐处的皮肤情况,心理状况、二便等。

④洗手,戴口罩。 ⑤用物准备,并检查。

⑥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解释。

⑦根据应拔部位,取合理体位,暴露拔火罐部位,注意保暖。 ⑧定位:再次核对部位、穴位,拔罐方法。(常用的穴位有哪些?) ⑨检查罐口有无缺损裂缝,点燃95%酒精棉球,使火焰在火罐内转动,使其罐内形成负压后并迅速叩至已经选择的拔罐部位上,待火罐稳定后方可撤手,防止火罐脱落,适时留罐。

⑩注意观察火罐吸附情况及皮肤颜色,以局部皮肤红紫色为度,如出现疼痛、过紧等情况立即起罐。

?起罐:一手夹持罐体,另一手拇指按压罐口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即可顺利起罐。

?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整理床单位,安置舒适卧位。 ?清理用物,洗手,记录、签名。 5、注意事项

①拔罐时应采取合理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骨骼凹凸不平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②操作前一定要检查罐口周围是否光滑,有无裂痕。 ③防止烫伤,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 ④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消毒后备用。

⑤起罐后,如局部出现小水疱,可不必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疱较大,消

毒局部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液体,覆盖消毒敷料。

穴位注射

1、作用

穴位注射法是用注射器的针头代为针具刺人穴位,在得气后注入药液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将针刺及药物对穴位的渗透刺激作用和药物的药理作用结合在一起,发挥综合效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适应症

病情反复的湿疹,过敏性皮炎,硬皮病等。 3、用物准备

治疗盘、吸入药液(遵医嘱)的无菌注射器置于无菌盘、皮肤消毒液、镊子、棉签,必要时备毛毯、屏风。 4、操作流程

①做好自身准备:着装整齐,仪表大方,举止端庄。 ②抄执行单,核对医嘱。 ③评估:

(1)环境:清洁、安静、明亮,30分钟内无扬尘操作。

(2)患者:当前主要症状、既往史过敏史,穴位注射取穴部位的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心理状况、二便等。

④洗手,戴口罩。 ⑤用物准备,并检察。

⑥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解释。

⑦遵医嘱确定注射穴位,按取穴部位合理选择体位,暴露穴位注射部位,注意保暖。(常用的穴位有哪些?)

⑧测试患者局部感觉及反应,消毒局部皮肤。(如何消毒?)

⑨注射器排除空气后,另一手拇指及中指绷紧皮肤,针尖对准穴位迅速刺入皮下,然后用针刺手法将针身刺至一定深度,(刺入的深度是多少?)并上下提插,得气后若回抽无血,即将药液缓慢注入。如所用药量较多,可于推入部分药液后,将针头稍微提起后再注入余药。

⑩药液注射完毕后拔出针头,用无菌棉签轻按针孔片刻,以防出血,并注意观察用药反映。

?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清理用物,分类处理,洗手,记录实施穴位注射后的客观情况,并签名。 5、注意事项

①执行三查七对及无菌操作规程,注意药物配伍禁忌。有毒副作用或刺激性强的药物不宜采用。凡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常出现过敏的药物有哪些?请举例)必须先做皮肤过敏试验,结果为阴性者方可使用。

②按医嘱处方进行操作,熟练掌握穴位的部位和注射的深度,注射药量遵医嘱而定。

③注射时避开血管丰富部位,避免药物注入血管内,患者有触电感时,针体往外退出少许后再进行注射。

④使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操作前检查注射器有无漏气,针头是否有钩等情况。


中外科特色中医护理技术项目(修改)2003(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现代礼仪试题及答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