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习题(2)

2018-12-08 21:16

训练使胶原蛋白含量增加,因而能增强肌肉的抗拉能力; D.肌肉在超负荷工作时拉伤,多见于肌腱断裂。 (一)单选题 1.D;

2.D;

3.B;

4.C;

5.B;

6.D;

7.A;

8.B;

9.C;10.B;

11.D;12.A;13.C;14.C;15.C;16.A;17.B;18.C;19.B;20.D; 21.B;22.C;23.B;24.C;25.D;26.D;27.D;28.C;29.D;30.C; 31.B;32.C;33.C;34.B;35.D;36.C;37.C;38.C;39.A;40.D. 第五章 血液与运动 单选题

1.内环境稳态是指( )。

A.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保持不变。B.细胞内液的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C.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保持稳定。D.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 2.一个50kg体重的人,其血量为( )。 A. 4L B.2.5L C.5L D.3L

3.血浆的pH值稳定起决定作用的主要缓冲对是( )。 A.Na2HPO4/NaH2PO4 B.NaHCO3/H2CO3 C.蛋白质/蛋白质-Na D.KHCO3/H2CO3 4.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 )。

A.球蛋白 B.白蛋白 C.纤维蛋白原 D.无机盐 5.血浆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 )。 A.葡萄糖 B.Na和Cl C.K D.白蛋白 6.血浆蛋白浓度下降可导致水肿,其原因是( )。

A.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B.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 C.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 D.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7.有关血红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红蛋白与O2结合需酶催化 B.血红蛋白有运输O2和CO2的作用 C.血红蛋白有缓冲作用 D.红细胞破裂后,血红蛋白作用消失 8.急性感染时,明显增多的白细胞是( )

A.淋巴细胞 B.单核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 D.中性粒细胞 9.机体的组织液与细胞内液相同的是( )。

A.Na浓度 B.K浓度 C.胶体渗透压 D.总渗透压 10.血管外破坏红细胞的主要场所是( )

A.肾和肝 B.脾和肝 C.胸腺和骨髓 D。肺和淋巴 11.剧烈运动时,下列血浆中下降的成分是( )

A.乳酸 B.非蛋白氮 C.血浆蛋白 D.碱贮

12.某人的红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凝集,而其血清不与B型血的红细胞凝集,该人的血型为( )

A.B型 B.AB型 C.A型 D.O型 13.血氧饱和度取决于( )

A.红细胞比容 B.血液的温度 C.血红蛋白的含量 D.氧分压 14.下列变化中可使血液氧离曲线右移的是( )

A.CO2分压降低 B.温度降低 C.PH值升高 D.CO2分压升高

15.若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为15g %,血红蛋白达到60%的饱和度时,每100ml血液中的氧含量为( )

A.20ml B.15ml C.12ml D.14ml 16.成年人的造血组织是( D ) A.肝脏 B.脾脏 C.胸腺 D.骨髓 17.关于比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血液>红细胞>血浆 B.血液>血浆>红细胞 C.红细胞>血浆>血液 D.红细胞>血液>血浆

18.血小板含量明显减少时,皮肤下易产生瘀血,其原因是血小板( )。 A.易粘附在血管内膜 B.使血管回缩出现障碍

C.聚集能力下降 D.不能修复和保持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 19.血浆中的碳酸氢盐主要在红细胞内生成是因为( ) A.红细胞含有丰富的Hb B.红细胞含有丰富的碳酸酐酶

C.细胞膜上有特异性载体 D.血浆蛋白可抑制与CO2与水的反应 20.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主要是( )。 A.红细胞叠连增多 B.血小板的聚集

C.红细胞的凝集和溶解 D.血浆小出现纤维蛋白 21.静脉输人0.9%NaCl溶液可使( )。 A.血浆渗透压升高 B.血浆渗透压下降 C.红细胞体积变小 D.红细胞体积不变 22.最能反应内环境稳态的体液部分是( )。 A.细胞内液 B.淋巴液 C.血浆 D.尿液 单选题

1.D;2.A;3.B;4.B;5.B;6.A;7.A;8.D;9.D;10.B;

11.D;12.B;13.D;14.D;15.C;16.D;17.D;18.D;19.B;20.C;21.D;22.C。 第六章 呼 吸

单选题

1.肺泡气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为( )

A:外呼吸; B:肺换气; C:组织换气; D:肺通气。 2、呼吸过程中气体交换的部位是( )

A:肺泡;B:呼吸道;C:肺泡、组织;D:组织。 3.肺通气的动力来自( )

A: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B:肺的弹性回缩力; C:呼吸肌的舒缩; D:肺内压与胸内压之差。 4.在呼吸道通畅的情况下,胸内压的变化是( ) A:吸气、呼气之末等于大气压B:呼气时呈正压 C:吸气、呼气时都呈负压 D:憋气时呈负压 5.肺总容量等于( )

A:肺活量加潮气量 B:功能余气量加潮气量 C:肺活量加余气量 D:余气量加补呼气量

6.每分通气量与每分肺泡通气量之差为( ) A:潮气量╳呼吸频率B:功能余气量╳呼吸频率 C:余气量╳呼吸频率D:无效腔容量╳呼吸频率 7.肺泡通气量与气体交换量成( ) A:正比 B:反比 C:无关 D:相等 8.体内氧分压由高向低的顺序通常是( )

A:静脉血、肺泡气、动脉血、组织细胞 B:肺泡气、静脉血、动脉血、组织细胞

C:组织细胞、静脉血、动脉血、肺泡气 D:肺泡气、动脉血、静脉血、组织细胞

9.在肺血流量不变的情况下,呼吸频率加倍,深度减半,通气血流/比值将( ) A:下降 B:升高 C:不变 D:以上都不是 10.基本的呼吸中枢位于( )

A:脊髓 B:延髓 C:大脑皮层 D:脑桥

11、决定某气体分压的关键因素是该气体占混合气 的百分比( ) A:分子量 B:分子能量 C:容积 D:温度 12、运动员的氧扩散容量较大,主要是因为 ( )

A:肺泡膜较薄 B:身材高大 C:心输出量大 D:肺泡膜血供充足 13、解剖无效腔加倍时,通气/血流比值将( )

A:加倍 B:增大,但不到加倍 C:减半 D:减小,但不到减半

14.运动引起肺通气量快速变化的神经机制之一是( )

A:动脉血中PCO2的下降 B:动脉血中PO2的升高 C:体温升高 D:本体感受器的传入冲动

15.血液和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为 ( ) A:外呼吸 B:内呼吸 C:肺通气 D:肺换气 单选题

1.B 2.C 3.C 4.C 5.C 6.D 7.A 8.D 9.A 10.B 11.C 12.C 13.D 14.D 15.B 第七章 血液循环 (三)单选题

1、正常情况下,心跳的节律来自( )

A、窦房结;B、房室结;C、希氏束;D、浦肯野氏纤维。

2、动作电位从心房传到心室,在房室结上有一个时间延搁,其作用是( ) A、避免心室肌痉挛;B、使心室收缩不会太快以至于疲乏;

C、使前一次的收缩不会与这一次的合并;D、使心室收缩与心房收缩时间分开。 3、在心动周期中,大部分血液由心房流入心室的时间是( ) A、心房收缩,心室舒张时;B、心房收缩,心室收缩时; C、心房舒张,心室收缩时;D、心房舒张,心室舒张时。 4、下列有关心输出量正确的是( )

A、心室每收缩一次排出的血量;B、每秒钟心室排出的血量; C、每分钟一侧心室排出的血量;D、每秒钟血液进入心房的血量。 5、以下对心动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一心音出现于心室舒张时;B、心房收缩与心室收缩时间重叠; C、等容收缩期中,房室瓣和半月瓣均关闭;D、心房舒张和心室舒张时间不重叠。

6、心肌生理特性中,遇足够强度的刺激即可产生动作电位,这是心肌的( ) A自律性;B、传导性;C、收缩性;D、兴奋性。 7、下列何种血管的舒缩,对全身血压的影响最大( ) A、大动脉;B、中型动脉;C、小动脉和微动脉;D、腔静脉。 8、脉压是指( )

A、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和;B、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

C、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和的平均值;D、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的平均值。 9、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心输出量增加,则血压下降;B、血粘度增加,则血压下降; C、末梢小动脉收缩,则血压上升;D、血量减少,则血压上升。

10、下列血管中,血压最低的是( )

A、大静脉;B、小动脉;C、微动脉;D、微静脉。

11、若某人的动脉收缩压为120mmHg,舒张压为90mmHg,其平均动脉压为( ) A、115 mmHg;B、110 mmHg;C、100 mmHg;D、95 mmHg。 12、血管阻力的变化,主要发生于( )

A、静脉;B、大动脉;C、小动脉;D、微血管。 13、下列因素中,不会造成局部血管扩张的是( ) A、组织胺;B、血清素;C、二氧化碳;D、乳酸。 14、下列血管中,血流速度最慢的是( ) A、小静脉;B、小动脉;C、大静脉;D、微血管。 15、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较长,一直要延续到( )

A、心室舒张早期;B、舒张晚期;C、收缩期开始;D、整个收缩期。 16、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快速复极化初期是由于( ) A、Na+内流;B、Na+内流C、Cl-内流;D、Ca2+内流。 17、心肌工作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的出现是由于( ) A、Ca2+内流与K+外流;B、Na+内流与K+外流; C、Ca2+外流与K+内流;D、C、Cl-内流与K+外流。 18、心肌组织中,自动节律性最高的部位是( ) A、房室交界;B、房室束;C、窦房结;D、结间束。 19、健康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心率的正常范围是( )

A、50~70次/分;B、60~80次/分;C、70~100次/分;D、60~100次/分。 20、左心室的前负荷是( )

A、等容收缩期压力;B、心室舒张末期压力;C、收缩末期压力;D、主动脉压。 21、左心室的后负荷是( )

A、等容收缩期压力;B、心室舒张末期压力;C、收缩末期压力;D、主动脉压。 22、人在运动或劳动时,心输出量持久而大幅度地增加,其主要调节机制是( ) A、局部体液调节;B、全身性体液调节;C、等长自身调节;D、异长自身调节。

23、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心率表现为( ) A、静息时较慢;B、小强度运动时较快; C、最大心率比同龄人高;D、阵发性心动过缓。 24、平卧运动比直立运动时的搏出量大,这是因为( )

A、循环血量重新分配;B、静脉回心血量增加;C、外周阻力降低;D、胸内压升高。


运动生理学习题(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幼儿园教师培训和激励制度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