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具体数据见图2 、图3)
图2图3
2.生活的自控力:对于管理自己每周的生活费,7.89%学生经常负债,15.79%的学生表示不太够用,而47.37%的学生则基本够用,只有28.95%的学生能够有剩余。因此,对于生活方面的自控,大多数学生做的很好,只有少部分学生会不太够用甚至负债。(具体数据见图4)
图4
3.心理方面的自控力:在责任感方面维持班级的纪律上64.47%的学生表示能管好自己和周围的人,7.89%的学生表示肯定会站出来维持整个班级的纪律,而有27.63%的学生本身就是秩序的破坏者。因此,大多数的学生都能管好自己或者身边的人。在责任感和纪律的层面上有很好的自控能力。(具体数据见图5)
图5
(二)青少年自控力的影响因素
根据对中学生的自控力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影响青少年自控力的因素主要是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其中内因起主要作用,包括青少年自身性格懒惰、意志不坚定、对学习的厌倦、对教师教学方式等的不适应或是不中意,而外因主要是周围环境的影响,包括外界的诱惑、同学的干扰、父母教育方式以及他人监督等。(具体数据详见图6)
图6 青少年自控力弱的原因调查统计图
1.内因方面:影响因素有意志不坚定,就是懒,爱做白日梦、却不敢实践,没兴趣等,其中意志不坚定与懒惰占绝大多数,所占比例均超过70%,可见性格在青少年自控力的影响中是最主要的;其他几个方面所占比例均在28%左右,影响的水平差不多。
2.外因方面:影响因素有诱惑太大、缺乏鼓励、环境影响等。其中外界诱惑太大占比超过43%,这是导致青少年自控力比较弱的最主要外因;环境影响所占比例达38%,表明学校、家庭的教育环境在青少年成长尤其是自控力的增强中的重要性。
(三)提高青少年自控力对策
在提高青少年对策方面,根据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青少年都会从自身和他人两个方面来提高自己的自控力。其中,主要是通过自己来提升自控力,包括在自我分析,形成正确认识、增强意志力、制定目标计划、自我奖惩、放松、自我暗示等,在他人方面,会请家长老师监督和引导。
在自身方面,超过80%的中学生认为自我分析、形成自我反思能提升自控力;75%的中学生会选择明确人生目标;72%左右的中学生会严守自己、不找借口纵容自己;另外还有接近60%的中学生认为加强思想修养会提升自控力,64%左右的中学生认为从小事做起、强化实践锻炼可以提升自控力,有42%左右的中学生会主动去了解自控力有关知识来提升它,还有38%左右的中学生会进行严格的自我奖惩。
在他人方面,约有38.16%的中学生请他人监督自己以提高自控力,少部分约21%的中学生会请家长和老师引导自己。(具体数据详见图7、图8)
图7 图8
在调查问卷的问答题 “为了增强自己的自控力,你还有哪些好办法?”中,共33人做出回答,其中27人认为应通过自身来提升自控力,6人从外部因素提出对策方法。
在自身方面,有8人认为应通过制定目标计划来提高自控力,具体回答为“给自己制定目标”,“坚定和明确目标”,“自己给自己确立目标”,“确立一个目标”,“锁定一个目标”,“增加执行力制定目标”,“找个动力”,“每天要做的事提前列好并依此实施”;有6人主张通过自我惩罚来提高自控力,具体包括“砸电脑砸手机”,“逼自己”,“就把自己糟糕的成绩放在身边刺激自己”,“断网断wifi,远离手机”,“戒掉游戏”,甚至采取“打自己,悬梁刺股”这样过于激烈的方法;有4人认为应通过自我奖励来提高自控力,具体为“坚持完成了一个小目标后就给自己适当奖励”,“为自己制定奖励方案”,“给自己鼓励自我催眠”,“自我加油”;有4人认为通过放松来提高自控力,身体素质要加强,心理上顺其自然,具体包括“跑步运动”,“远眺”,“加强锻炼”,“有心自控力就会提高”。少部分的学生认为,提高自控力可以通过“磨砺自己的意志”,“严格要求自己”,“凡事从小事做起”,“要放弃的时候想想身边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只要在吵闹的地方锻炼一下自己”,“多读一些书籍”的方式。
在外部因素上,多数人认为应通过他人监督来提高自控力,具体为“找人一起学习”,“严格执行长辈的正确指导”,“请别人监督”;有些人也主张通过心理辅导、借鉴自控力强的人的方法来提高自控力,具体包括“用系统脱敏疗法”,“和一些自控力很好的人交流”,“学习科学的方法”。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自控力对青少年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通过调查分析得出,青少年中较大比重的人自控力居于一般水平。而自控力主要表现于学习、生活、心理方面。加强青少年自控力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使生活有序化、能够合理的调整自己的情绪。影响青少年自控力的因素主要集中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青少年自控力较差内部因素中主要体现为“性格不坚定”和“懒”两个因素。而外部因素中主要是环境因素。现实环境和网络虚拟环境如果利用不当,将严重导致青少年自控力下降。提高学生自控力,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把握自己,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建议
1.学习行为效能感和学习能力效能感是影响初中生学习自控力的最主要的因素,因此,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自我控制能力。对于学习自控力不高的学生,提高学生对学习行为状况的自我自觉和自我信念,如: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完成自己的计划。掌握与切实应用有效学习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式,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控能力。
2.对于学习动机不高的学生,可以通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得他们爱学、好学。家长和教师不应当仅仅局限于让孩子取得好名次、好成绩,而应当从内部深层次地唤起孩子对学习的浓厚兴趣,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能动性,使得他们在学习上更自觉、更主动。并且不能让他们不为自己“懒”找理由放弃。
3.对于亲子沟通心理状况不良的学生,家长应该尽量创造轻松、开放的家庭亲子氛围,定时与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需求,避免粗暴地对待孩子,并通过换位思考,了解孩子的感受,尽量和孩子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亲子沟通范围。能够及时的关注到学生的情绪,让孩子拥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并且监督孩子,从外部督促孩子学习。
4.研究表明外部归因方式不利于学生学习自控力的发展,因此,对于那些采用外部归因方式的学生,应该对他们进行归因训练,引导学生奖成功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原因,从而提高学习自控力。同时,也要对外部环境的诱惑进行自我选择,自我控制,尤其是网络的诱惑。家庭、学校应当净化学生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张灵聪.不同学习自控力的初中生在成败中的表现[J].心理科学,2003,(7) [2]孙国庆;于妍;罗正里;李英;赵行宇. 中学生手机网络成瘾与网络使用自控力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9)
[3]谢薇.初中生学习自控力影响因素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
[4]郭梅华;张灵聪.学生学习自控力的特点及原因分析[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