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言文字运用新题型10套(成语+病句+补写+得体改错+仿写或流程)20分
语言文字运用(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近年来,外卖已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 的行业,伴随行业的发展壮大,使得“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愈益凸显和关注。无数事实证明,在一个没有规则、监督又缺位的市场环境里,商家的“良心”往往是靠不住的。( )。谁来担此重任?
诚然,政府及主管部门 。作为社会秩序的维护者与裁判,及时制定外卖业的运行规则、行业标准、质量要求等 。近年来,外卖业的快速崛起,导致监管法规及游戏规则建设滞后,《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管理办法》直到今年1月1日起才实施,外卖提供者须有实体店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规定也才得以明确。此后,相关的法规与监管也还须进一步完善。
相较于政府及主管部门的监管,外卖平台无疑更为接近“守门员”的角色。外卖平台虽也是“利益攸关方”,但它并非食品的直接生产制作者,而是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或牵线人,其麾下成千上万的外卖送餐员更是直接接触食品的运送者,对商家有无实体店、卫生条件等____17____,因此,作为外卖平台,在整个产业链上,其天生具备监督员的角色定位。 17.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显然,人们需要给外卖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与任何餐饮食品领域一样 B. 显然,任何餐饮食品领域与外卖一样,急需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 C. 显然,外卖与任何餐饮食品领域一样,急需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
D. 显然,不仅任何餐饮食品领域需要监管,而且外卖也需要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安“守门员”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司空见惯 责无旁贷 迫不及待 一目了然 B. 不可或缺 义不容辞 迫在眉睫 一览无余 C. 司空见惯 义不容辞 迫不及待 一览无余 D. 不可或缺 责无旁贷 迫在眉睫 一目了然 19. 文中加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伴随行业的发展壮大,使得“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愈益凸显和受到关注。 B. 伴随行业的发展壮大,“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愈益凸显和受到关注。
C. 行业的发展壮大,使得“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愈益凸显和关注。 D. 伴随行业的发展壮大,“舌尖上的安全”问题愈益凸显和关注。 【答案】17. C 18. D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承接上文,主语应为B项。D项,“外卖”,强调“外卖”需要食安“守门员”,排除A项、“不仅??而且??”不合逻辑,且繁复。综合C项正确。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不可或缺: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通常形容必不可少的因素或是部分。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修饰“行业”,用“不可或缺”。责无旁贷: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结合语境“政府及主管部门”分析,用“责无旁贷”。迫在眉睫: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结合“及时定制”等内容分析,用“迫在眉睫”。一目了然:一眼就看得很清楚。一览无余: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形容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或诗文内容平淡,没有回味。结合“其麾下成千上万的外卖送餐员更是直接接触食品的运送者,对商家有无实体店、卫生条件”等内容分析,用“一目了然”。综合D项正确。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语病有二:其一,“伴随”与“使得”的前后使用,导致主语残缺,排除A项;其二,“问题”与“关注”搭配不当,排除C项、D项。故选B。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
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0.下面是某小区物业张贴的一则启事,在语言表达、格式上共存在五处错误,请找出并改正。
尊敬的阳光城住户:
夏季即将来临,又到了火灾事故多次频发的时候。为了增强小区广大住户对火灾事故的防范意识,请大家务必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楼梯口、家中阳台畅通,切忌不要堆放杂物。
(2)家用电器应摆放在防潮、防晒、通风处,在不使用时应拔下电器插头,开关、路线应经常检修。
(3)点燃的蚊香不可直接放置在桌子、凳子等木制家具或可燃物上;当离开房间时,应及时把蚊香熄灭。
2018年5月1日
【答案】(1)“多次”和“频”重复,修改:删去“多次” (2)“务必”使用不得体,修改:删去“务必” (3)“切忌不要”不合逻辑,修改:删去“不要”
(4)“桌子、凳子等木质家具或可燃物”并列不当,修改:在“或”后加“其他” (5)缺少启事的发出者,修改:在结尾时间的上一行添加“阳光城物业管委会”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准确的能力。不得体处主要是谦敬语使用不当,解答时逐词分析,仔细考虑不得体的常见设误点,如不合语境、对象使用错误、谦敬误用等。“多次频”重复,删去“多次”;“务必”语气过硬,删去;“切忌不要堆放杂物”,不合逻辑,“切忌”本身就有“不要”的意思,删去“不要”;“桌子、凳子等木质家具或可燃物”并列不当,“桌子、凳子等木质家具”本身就属于“可燃物”,在“或”后加“其他”;“启事”最后要有发出者,参照开头称呼“尊敬的阳光城住户”,在结尾时间的上一行添加“阳光城物业管委会”。
【点睛】语言得体类命题往往着眼于:①依据语境,用语准确句式恰当;②看准对象,用语讲究分寸;③适应场合,巧妙用语;④把握语体,既要注意区分书面语和口语,还要注意区
分各类文章的语体要求,如书信、公文、广播稿等等。因此学生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并能够正确使用生活中常见的谦敬词语,解答时要结合交际场合、对象和目的做出准确判断。
21.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工作细节。 【材料】
品行 扎实 环境
出淤泥而不染 接孟氏之芳邻 一步一个脚印
谦谦君子 放下身段 孟母三迁 光明磊落 埋头苦干 近朱者赤 【答案】放下身段,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这是我们应该发扬的扎实作风。 孟母三迁,近朱者赤,接孟氏之芳邻,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环境选择。 谦谦君子,光明磊落,出淤泥而不染,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美好品行。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句子仿写的能力。仿写的句子涉及到内容、句式、修辞、衔接等,不仅要综合运用语法、修辞的知识,还要分析所给的关键词之间的关系。仿写时,每句的核心是人所具有的美德、品行。根据材料所给定的内容,可以确定要表达的美德、品行的具体内容,将内容和人应具有的美德、品行划分为一组,按照给定的句式,写出完整的句子即可,如“放下身段,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这是我们应该发扬的扎实作风”。
语言文字运用(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靠着“祖传秘方”,老字号曾独领风骚;( )。据报道,一些老字号品牌餐饮,尚在生死线上挣扎。“京城八大楼”之一的正阳楼,在制作大螃蟹、勾兑涮羊肉汤上,具有独家秘方,曾经红极一时,时下却 。
当然,也有不少凭借老秘方自救的老字号。20世纪90年代,云南白药这个 的“疗伤圣药”,几乎在人们视野中消失,直到把老秘方运用到新载体上才 。把白药加入创可贴,云南白药以止血、镇痛、消炎、愈创的优势收复被邦迪占领的阵地;把白药加入牙膏,云南白药以防治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等疗效,迅速与国外品牌 。
绵延千百年,老字号大都历经风霜,它们发展的跌宕轨迹,折射着家国命运的起伏,凝结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汇聚着爱国忧时的民族情感。
如今,时代变了,市场变了,受众变了,老字号该何去何从?或许在喧嚣的时代变迁中,只守住诚信经营的优良传统,只守住工艺的独特的代代相传的秘方,并不是长青之道。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或许在喧嚣的时代变迁中,只守住代代相传的秘方的工艺独特,只守住诚信经营的优良传统,并不是长青之道。
B. 或许在时代喧嚣的变迁中,只守住诚信经营的优良传统,只守住代代相传的独特工艺秘方,并不是长青之道。
C. 或许在喧嚣的时代变迁中,只守住代代相传的独特工艺秘方,只守住诚信经营的优良传统,并不是长青之道。
D. 或许在变迁时代的喧嚣中,只守住诚信经营的优良传统,只守住秘方代代相传的独特工艺,并不是长青之道。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可是守着秘方“讨饭吃”的老字号企业,却也不在少数
B. 有一些老字号企业也只是守着秘方“讨饭吃”,这个群体也不在少数 C. 或许是因为守着秘方“讨饭吃”,故而这类老字号企业不在少数 D. 可是也有不在少数的“讨饭吃”的老字号企业守着秘方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江河日下 闻名遐迩 浴火重生 各有千秋 B. 每况愈下 好整以暇 脱胎换骨 平分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