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基地建设,带领农民群众共同发展致富。
- 21 -
第五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5.1项目建设地址
项目建设地址位于XXXX皇桐镇。 具体位置见附图。 5.2项目用地
项目基地总面积1000亩,其中胶园面积900亩,其他配套设施建设用地100亩。基地周边均为水田及农用种植地。 5.3建设条件 (一)交通条件
XXXX城的县级公路,就近贯接西线高速公路,交通条件良好。基地距海南西线高速公路金牌出口1.5km,至XXXX城约17km。 (二)设施条件
1.基地土地使用权:基地土地使用权契约关系清晰、合法,具有法律依据基础。
2.电:基地旁边有10KV高压线经过,项目用电可就近塔接、降压。用电方便,保证。项目生产、生活用电新增负荷为120KVA。
3.水
项目生产、生活用水拟从天然溪流中提水灌溉,不足部份通过打机井解决。预计生活用水量为9.3m3/d,生产用水为1.49×=62.58 m3/d左右。
4.电讯:本生产基地原早有程控电话开通,通讯条件良好。
- 22 -
(三)自然条件
项目基地位于我国天然橡胶优质区域内,是海南省植胶综合条件较好的西部区域。
1.温 度
项目基地的年均气温23.3℃,月平均气温大于18℃的月份有11个(2—12月)。最热的7月均温28.2℃,最冷的1月均温17.4℃,极端高温40℃,极端低温1.5℃。但类似极端温度的高、低温出现的概率少,持续的时间短暂,对橡胶树生长无明显的不良影响,项目农场的温度条件适宜。
2.降雨量
项目基地的年均降雨量1624毫米。月降雨量大于100毫米的月份有6个(5—10月),年均降雨天数有155天,月降雨天数大于10天的月份有9个(4—11月),年平均相对湿度83%,降雨量大多集中在5—10月份,降雨量季节分配不匀,不利于橡胶树的良好生长。
3.光照
项目基地的年积温8550℃,太阳辐射128千卡/cm2,年日照2120小时,充沛的光照有利于橡胶树的光合作用及营养物质的形成,对产胶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4.土壤
项目基地的土壤基本上以砂页岩砖红壤及浅海沉积物砖红壤为主,局部为玄武岩砖红壤和花岗岩砖红壤,质地为砾质粘壤,土层厚度基本上达1米或超过1米,土层较厚,土壤保水性能好,透气性良好,土壤PH值3.9—4.3,土壤质地等有利于橡胶树根系的生长。基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较低。同时,氮、磷、钾亦不同程度地缺乏。因此,在今后长期的对橡胶抚管过程中,要定期做好胶园的测土配方施肥措施,及时补充缺乏的肥份,才能有利于促进橡胶树的速生快长。
- 23 -
5.地形
项目基地属台阶地形。场区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海拔60—80米,坡度3—5度。
6.风力
项目基地境内年常风平均风速2—2.5米/秒。
项目基地位于海南岛的台风轻风害区域,同时,胶园附加有防护林的营造,且主要选植较抗风,产量较高的热研7-33-97橡胶品种,因此台风对本基地橡胶生产造成的危害较小。
- 24 -
第六章 生产技术方案
6.1橡胶生产技术方案 6.1.1橡胶林段的规格
1.林段的形状
林段呈长方形,为了方便今后的生产管理,规划的原则是林段的长边应处于相对同一等高水平。
2.林段大小
依据地形,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每个林段面积可控制在50-60亩左右。 6.1.2橡胶种植密度
每亩植33株左右,橡胶行距7米,株距2.8米。 6.1.3水土保持原侧
1.形式:3°以下平缓地一律十字定标线种胶,筑沟埂梯田;3°以上地区一律修环山行。
2.环山行面宽2.5米,向内反倾斜15°;环山行带面内侧每隔3—5株胶树距离保留一个小土埂。
3.水肥沟:环山行的内侧水肥沟,沟长1.8—2米,宽0.5—0.6米,深0.4—0.5米。 6.1.4林地开垦
1.采用全垦方式。
2.作业的程序:清地(砍芭、烧芭、清芭)→犁地、整地→定标→修梯田、挖穴→施基肥、回表土。
-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