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基本问题(2)

2018-12-17 11:25

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和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两个统一,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与唯物主义发展的同时,唯心主义也有它的表现形式。有两种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二者都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但也有不同,其不同为:

客观唯心主义:这种精神是一种客观的精神,比如说,上帝,是什么构成的呢,它是不能为我们感觉到、证实的。所以我们称这样事物是客观的精神。就是说在自然界和人的意识之外存在某种“理念”、“绝对精神”等独立实体。万物共相,本质是客观精神,就是说把某种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的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这个精神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不是个人的主观意识,而是存在于宇宙空间中神秘的客观精神,这会导致以某种方式承认“宗教创世说”(柏拉图的理念论,朱熹的客观精神)。唯心主义长期存在和发展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阶级根源,认识论根源,把人的认识过程中某一特征、成分、方面加以夸大,使之绝对化,造成主观与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分离,是信仰主义的一种精致形式。

主观唯心主义:也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但这种精神是某个人的主观意志、主观精神。心万物共相、本质是主观精神或万物共相本质为人心所造,就是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其会导致“唯我论”。(费希特,孟子,王阳明和陆九渊的心学;贝克莱的感觉;叔本华和尼采的意志等)

6


哲学的基本问题(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黔西南州标准植物提取物示范工程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