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2018届高三模拟试题(三)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8-12-27 17:32

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表是不同时期和地区的“世界”观念。这反映出历史观点 观点

天圆地方说:华夏中央,威服异邦,怀柔远人。

四大部洲说:中国只在其中一个部洲上;宗教徒可以不敬皇

南宋:志磬《佛祖统纪》

帝。

地圆学说:地球圆形,中国很小,可能是“四夷”

A. 历来都强调标新立异 B. 受时代及文化背景影响 C. 基于历史叙述而形成 D. 不能客观呈现历史事实 【答案】B

【解析】材料“天圆地方说……四大部洲说……地圆学说”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世界”观念,这是受到先秦、宋代、明代不同的科技水平和文化认知影响导致的,故B正确;不同时代的“世界”观念的变化并不能体现标新立异,故A错误;历史叙述是对历史的记录和描述,既包括历史事实的描述,也包括历史叙述主体个人意识的记录,材料关于“世界”观念并不是基于历史叙述而形成,故C错误;“地球圆形,中国很小”属于事实,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天圆地方说……四大部洲说……地圆学说”,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先秦、宋代、明代不同的科技水平和文化认知的角度入手,

明代:利玛窦《舆地山海全图》 出处

先秦:《尚书》、《国语》

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2. 汉武帝实行察举制;东汉光武帝规定察举须“授试以职”,即给候选人一项职务。检验其是否具备吏能;顺帝时又规定察举之士还须参加考试,方以授官。察举制的演变说明东汉 A. 儒学独尊地位受到挑战 B. 政府意在扩大统治基础 C. 官吏选拔重视德才兼备 D. 士族门阀崛起遭到抑制 【答案】C

【解析】察举制以“孝、廉”为选官依据,这体现了儒学的地位,“授试以职”和参加考试并不能说明儒学独尊地位受到挑战,故A错误;察举之士“授试以职”和参加考试,与扩大统治基础无关,故B错误;“授试以职”和参加考试体现了对选拔官员的才学和能力的考查,说明当时官吏选拔重视德才兼备,故C正确;材料并不能体现士族门阀遭到抑制,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授试以职……参加考试”,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对选拔官员的才学和能力的考查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3. 在吐鲁番地区考古中发现大量唐代文书,其中公文书内容涉及土地、户籍、赋役、军事、诉讼和馆驿等,私文书内容多为借贷、买卖契约等;此外还发现(千字文)等蒙书。这反映了当时

A. 西域地区全面接受中原文化 B. 唐朝有效加强对西域的管理 C. 西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较快 D. 唐朝实行大一统的文化政策 【答案】C

4. 17世纪,郑成功所属的郑氏集团从葡萄牙控制的澳门购进丝织物运往日本,再从日本买进货物运到菲律宾转售给西班牙人;或从中国满载货物运往中南半岛和马六甲等地贸易。再换回苏木、胡椒等。这反映出当时 A. 国际经济区域的互补性 B. 中国已经主宰远东贸易 C. 中国海禁政策逐渐松弛 D. 地方割据促进经济发展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郑氏集团在东亚和东南亚沿海地区的往来贸易,这反映了东亚和东南亚沿海地区的经济有一定的互补性,故A正确;材料并不能体现中国已经“主宰”远东贸易,故B错误;郑氏集团的贸易行为不能说明中国海禁政策逐渐松弛,故C错误;地方割据与经济发展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澳门购进丝织物运往日本,再从日本买进货物运到菲律宾转售给西班牙人;或从中国满载货物运往中南半岛和马六甲等地贸易”,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东亚和东南亚沿海地区的经济有一定的互补性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5. 由于这场战争,江、浙及赣、皖、鲁一带官绅商贾为避兵祸,竞相逃往上海,上海的外国人和中国富商把值钱的东西放在船上随时逃跑,英法租界的洋人组建防御工事和巡逻队保护自身的安全。这场“战争”指的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北伐战争 D. 淞沪会战 【答案】A

...............

6. 1919年2月,保守复古的林纾对陈独秀,蔡元培诸人进行批判。捍卫文言文与孔孟之道,蔡元培回信辩驳。这一论战使得《新青年》声名大振,“最高印数达到一万五六千份”。这反映出当时

A. 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 B. 文化平民化成为趋势 C. 传统文化被新文化否定 D. 追求新思想成为主流 【答案】B

【解析】材料内容并未涉及救亡图存的主题,故A错误;论战使得《新青年》声名大振,说明《新青年》得到了民众的关注,体现了文化平民化的趋势,故B正确;“文言文与孔孟之道”之争并不能说明传统文化被新文化否定,故C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当时追求新思想成为主流,故D错误。故选B。

7. 1936年夏,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与湖南、江西、广东三省商定,按付专款,用于重工业建设。同时,向德国订购了机械、电子、化工、冶金等设备。这表明国民政府 A. 积极提升国防现代化水平 B. 完成了抗战前的经济准备 C. 加紧对南方红军军事围剿 D. 开始调整全国的工业布局 【答案】A

【解析】1936年抗日战争形势日益严峻,国民政府加强重工业建设,向德国订购设备,其目的在于提升国防现代化水平,故A正确;“完成了抗战前的经济准备”说法过于绝对,且材料不能说明经济准备都已经完成,故B错误;1936年红军已经完成长征,转移到北方,故C

错误;材料并不能反映国民政府调整全国工业布局的开始时间,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1936……重工业建设,向德国订购……设备”,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抗日战争形势日益严峻,国民政府提升国防现代化水平的角度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8. 1981年1月国务院明确指出:“将社、队企业在开办初期免征工商税和工商所得税二至三年的规定,改为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凡同大的先进企业争原料,盈利较多的社、队企业,不论是新办或原有企业,一律照章征收工商所得税”。这反映出当吋 A. 政府受“两个凡是”影响 B. 社队企业实现了私有化 C. 经济体制改革任重道远 D. 国营企业改革困难重重 【答案】C

【解析】材料“凡同大的先进企业争原料,盈利较多的社、队企业,不论是新办或原有企业,一律照章征收工商所得税”反映了当时国家政策对大型企业的保护和对市场自由竞争的抑制,这说明当时经济体制改革仍然面临思想观念、政府政策、市场环境等方面的制约,体现了经济体制改革任重道远,故C正确;1981年已经破除了“两个凡是”影响,故A错误;材料并不能说明社队企业实现了私有化,故B错误;1984年开始国营企业改革,而不是1981年,故D错误。故选C。

9. 古代雅典经常举办戏剧公演,舞台对所有城邦公民开放。在戏剧公演前,评委以抽签方式从雅典各政区中选出代表行使戏剧评判权,等到比赛结束,由他们评出3位获奖者,古代雅典戏剧公演

A. 扩大了城邦公民的权利 B. 照办了公民大会议事程序 C. 避免了民主政治的缺陷 D. 折射出社会生活的政治化 【答案】D

【解析】古代雅典戏剧公演与扩大城邦公民的权利无关,故A错误;公民大会是全体公民参与投票表决,“戏剧评委以抽签方式从雅典各政区中选出代表行使戏剧评判权”并不能体现公民大会的议事程序,故B错误;雅典戏剧公演不可能避免民主政治的缺陷,故C错误;“戏剧评委以抽签方式从雅典各政区中选出代表”反映了雅典政治制度中抽签选举的做法,这折


山西省太原市2018届高三模拟试题(三)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二级建造师继续教育考试选修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