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考物理复习专题训练(2)

2018-12-29 18:05

C.植被破坏,使得土壤中的水分蒸发加快,土地荒莫化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7.如图2-3是给某种物质加热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情况,由图可知 ( ) A.一定是表示某种固态晶体升温并熔化情况 B.一定是表示某种液体升温并沸腾情况 C.可能是表示某种固态非晶体升温并熔化情况 D.可能是表示某种液体升温并沸腾情况

18.如图2-4,对烧杯加热一段时间至水沸腾,然后再将盛有某种液体的试管插入沸水中,结果,一会儿试管中的液体也沸腾了.由此可以判断 ( )

A.试管中的液体也是水

B.试管中液体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 C.试管中的液体可能是水 D.试管中液体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

温度 图2-3 时间 图2-4

19.牙科医生用来观察病人牙齿的小镜子,要放在火上烤一下才放进病人的口腔中,医生这样做是为了 ( ) A.消毒,防止将病毒带入口中 B.把镜面上的水分烘干

C.避免病人感觉镜子冷 D.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气液化,便于观察 20.雪天路面有厚厚的积雪,为了使雪很快融化,常在路面积雪上喷洒盐水,这是为了

( )

A.盐水可使冰的熔点降低 B.盐水可使冰的熔点升高 C.盐水可使冰的温度升高 D.盐水可使冰的温度降低

21.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 ( ) A.水能够灭火,所以纸盒不会烧着 B.火焰的温度较低,低于纸的着火温度 C.纸的着火温度较高,高于水的沸点

D.水善于将热量迅速向外散发,所以纸盒不会烧着 三、实验与探究题

22.如图2-5所示装置,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细玻璃管口喷出.(1)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气”,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 现象,雾状的“白气”实际是 ,过一会儿手会感到玻璃片变热;(2)分析、归纳上述实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是 . 23.如图2-6所示,是某种合金加热变成液态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观察图像并回答:

(1)合金开始加热时的温度是 ; (2)这种合金是 物质(填“晶体”或“非

温度(℃) 240 220 200 A 180 B 图2-5

D C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10 图2-6 晶体”)

(3)合金的熔点是 ℃

(4)图中BC段表示合金处于 状态. 24.阅读下列文字,完成表格内的填空.

缥渺的雾, 晶莹的露, 凝重的霜 , 轻柔的雪, 同样的水分子,装点着我们生活的时空 ; 物态可以变化, 犹如生活需要色彩.

文中句子 晶莹的露 物态变化 凝华 吸、放热情况 25.阅读下列资料,思考、解决资料后面的问题.

资料:1 如图所示,冰箱的致冷设备由蒸发器 、压缩机 、冷凝器 、毛细管等部件组成.电冰箱工作过程中,致冷剂氟利昂(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化学物质)在蒸发器中迅速蒸发 ① 热,使冷冻室内温度 ② ,气态的氟利昂经压缩机压缩后,送入冰箱外面的冷凝器,在此致冷剂液化 ③ 热,液态的致冷剂通过很细的毛细管回到蒸发器,又开始了新的循环.电冰箱就这样源源不断地将冷冻室内的热吸出来,并散发到冰箱的外面.

图2-7

(1)在资料的① 、② 、③ 三处,补写上适当的内容① ;② ;③ . (2)小明发现家里新买的电冰箱背面时冷时热,入夏后更是热得厉害,他怀疑冰箱的质量有问题.你认为他的怀疑有道理吗?为什么?

(3)冰箱冷冻室内温度很低,那么在室内多放几台打开冷冻室门的冰箱能不能降低室内温度?

26.人工降雨的大致过程是这样的:一般是用飞机或者高射炮、火箭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撒人云中,干冰一旦进入云层,就很快 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云层温度急剧下降,于是云层中的水蒸气就 成小冰晶或 成小水滴,这些小冰晶逐渐变大,遇到暖气流就 为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下落形成雨.

27.右图2-8是某种晶体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加热在一标准大气压下进行,每分钟供热不变).根据图象可知:

这种晶体的名称是 ,其熔点是 ,液态名称是 ,加热2分钟物体处于 状态,加热6分钟时,物体处于 状态,加热8分钟时,此物质的温度是 ,此时进行的物态变化是 ,这种晶体熔化经历了 分

140 120 D E 100 80 60 40 20 B C 0 20 12 3 4 5 6 7 8 9 40 A 图2-8 F 温度(℃) 时间(分) 钟.

专题训练三 光现象 透镜及其应用

考点指津

本专题为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知识掌握基本要求:

了解光的色散;了解光的三原色;了解不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常识性应用;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能解释相关的光现象;知道光的反射定律;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了解虚像的概念;知道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知道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知道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的实像和成虚像的条件;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的工作原理.

中考命题热点:

光的色散说明了什么;不同颜色物体透光和反射光的特点;红外线热效应大、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感光;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和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利用光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解释简单现象;根据凸透镜、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画光路;根据光的折射规律画光路图;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练习测试

一、填空题

1.电影、幻灯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其优点在于:—是利用 使剧场里各处的观众均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 颜色的光,使观众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 2.人在河岸上观察到水中有白云,这是由于光的 现象造成的;如果观察水中的鱼,

所看到的鱼的位置要比它的实际位置 (选填“深些”或“浅些”),这是由于光的 现象造成.

3.水平桌面上放着一块平面镜,一只小球沿桌面向平面镜滚去,结果人从平面镜中观察到小球的像是竖直向下运动的.由此可知,平面镜与桌面的夹角是 度. 4.有一种液面微变监视器,基本结构原理如图3-1所示:光发射器始终以一定角度向被监视的液面发射一细束光;光束经液面反射,其反射光被水平放置的平面光电转换器接收;光电转换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若反射到光电转换器接收平面上的光点从S1点移向S2点,则表明被监视的液面是 (选填“上升”或“下降”);没有关系?答 .(选填“有”或“没有”).

5.如图3-2,MM′是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光从空气射到水面时既发生反射也发生折射.由图可知,A0是 光线,OB是 光线,OC是 光线,∠N′0C是 角. 6.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河,两岸风景如画,上午七八点钟的时候,

图3-2

液体 图3-1 光束发射器 光电转换接收器 S2 S1 当液面升降高度一定时,接收平面上的光点S1和S2之间的距离与接收平面到液面的距离有

某同学想用照相机拍一张带有水中倒影的风景照片,那么该同学应站在河的 岸(选填“东”或“西”)拍摄,这一选择是根据光的 规律而作出的. 二、选择题

7.如图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竹子在镜前欣赏自己的像。此时,它从镜中看到的自身像应该是图中的 ( ) A B C D

8.如图3-3所示,用手电筒 对着平面镜中的像照射时, 观察到像比原来亮多了,其原因是 ( ) A.光射到像上,所以像变亮了

B.光反射到物体上,物体变亮了,所以像也变亮了 C.光使整个空间变亮了,更便于观察像,所以像变亮了 D.光使镜子更明亮了,所成的像也就变亮了

9.在照相机中,胶卷(底片)相对于镜头的位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一定在大于镜头2倍焦距的地方

B.一定在大于镜头焦距、小于镜头2倍焦距的范围内 C.一定在小于镜头焦距的地方

D.胶片与镜头的距离没有限制,可以任意调节

10.如图3-4是一种被称之为“七仙女”的神奇玻璃酒杯,空杯什么也看不见,斟上酒,杯底立即显现出栩栩如生的仙女图.下对仙女图形成原因的探讨,正确的是 ( ) A.可能是酒具有化学显影作用

B.可能是酒的液面反射,在酒中出现放大的像 C.可能是图片在杯底凸透镜焦点处成放大的像

D.可能是斟酒后杯底凸透镜焦距变大,使图片在一倍焦距以内 11.如图3-5,用自制的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有以下四种说法:①薄膜上出现烛焰的像是倒立的;②薄膜上烛焰的像是放大的也可能是缩小的;③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筒长,烛焰的像变大;④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内筒,烛焰的像更明亮.这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12.蜡烛处在凸透镜前2倍焦距以外,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的像.若将蜡烛向透镜移近一些(距离仍大于2倍焦距),要想再次观察到清晰的像,下列所述做法和观察到的像的情况正确的是 ( )

图3-5

图3-4

图3-3

时列

A.将光屏稍远离透镜一些,观察到的像比原来的像稍大些 B.将光屏稍远离透镜一些,观察到的像比原来的像稍小些 C.将光屏稍移近透镜一些,观察到的像比原来的像稍大些 D.将光屏稍移近透镜一些,观察到的像比原来的像稍小些 三、作图题

13.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都可以使一细束光的光路发生如图3-6的改变.请在图3-7(A)(B)(C)中分别画出示意图.

图3-6

A B 图3-7

C 14.如图3-8中,MM′是两种介质的分界面.P是一个物点,

P′是P的像点.图中画出了由P点射向界面的两条光线,

请画出这两条光线进入另一种介质的折射光线. 四、实验与探究题

15.一束平行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如图3-9(a)所示,由图可知,此透镜的焦距大小约为_________cm;若将一烛焰放在此凸透镜左侧2cm处,如图(b),则透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虚像.

图3-8

O O 0 Cm 1 (a) 2 3 图3-9

4 2cm (b) 图3-10

16.假期到了,公园里

游人如织.其中四位游客在同一地点,分别用不同型号的甲、乙、丙、丁相机(焦距不同),对着同一景物一亭子各拍了一张照片,如图3-10A 、B 、C 、D 所示.我们可以判定:

照片 是用甲拍摄的,照片 是用丙拍摄的,照片 是用丁拍摄的,照片 是用乙拍摄的. 17.寻找“往日之光”

在科幻小说《 往日之光》 中,作者鲍勃· 肖幻想了一种慢透光玻璃,讲述了一段美丽动人的故事.“想像有一种玻璃,光在这种玻璃中运动的速度极慢,通过半厘米厚需要10年,比蜗牛的速度还慢得多.当一块慢透光玻璃制出来时,望上去总是一片漆黑,因为还没有光穿过它.把这种玻璃放在风景秀丽的林中、湖边,带着这些美丽的景致的光陷入慢透光玻璃中,10 年也出不来.把在这种地方放了10 年的玻璃镶在城市住宅的窗户上,那么,在下一个10 年的过程中,这个窗子外面便仿佛呈现出林中湖泊的美景.各种动物无声的前来饮水,空中百鸟飞翔,日夜在交替,季节在变化.身居闹市,扰如别墅.”


2012中考物理复习专题训练(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布袋除尘器技术协议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