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6)

2018-12-29 18:33

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居于( )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就发生了月食。如下图所示:

( ) ( ) ( )

14、( )和围绕它运动的( )、( )和( )组成了( )。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 )。

15、以( )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 )及其卫星、( )、( )(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 )。 16、太阳系里有八大行星:( )。

17、人们为了便于辨认星星,把看起来不动的星星分成群,划分成不同的( ),根据其形态想象成( )、( )或( )的形状,并给它们命名,这些人为划分的区域就称为( )。

18、( )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 )在天空中的( )。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不同。

19、( )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 )。 20、( )可以帮助大家在夜间辨认方向,利用( )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它:把北斗七星勺子前沿的两颗星的连线延长,在大约相当于这两颗星距离的5倍处,有一颗比较亮的星,那就是( )。北极星属于( )。

21、随季节的变换,在天空中会出现不同的代表性星座。( )在天空中是运动变化的。

22、( )是星座的主要标志。( )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标志。 23、夏季天空中有许多亮星,其中的三颗亮星( )属于( )、( )属于( )和( )属于( )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人们称之为( )。 24、宇宙空间分布着大小不同的( )。

25、( )是由类似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等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组成的庞大的系统,它在不断的运动变化。

26、宇宙是( )的,( )的,组成宇宙的( )也是运动变化着的。 27、太阳系和众多的恒星一起组成的一个( ),被人们称为( )。 28、银河系大约由( )颗恒星组成,直径有( )。

29、光的传播速度是( ),( )就是光在( )中所走的距离,它

是用来计量恒星间( )的单位。

30、银河系还不是宇宙的全部,类似银河系一样的星系还有100亿个,人们把它们统称为( )。

31、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 )发源地。早在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的古籍上就出现了(“火箭”)的名称。

32、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载人飞船( )和( )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现在( )又发射成功;不久的将来,我国宇航员还将( )。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1、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 )。丢弃的垃圾( )。 2、目前处理垃圾的方法有( )、( )等,但填埋、焚烧的方法还是会影响环境。

3、垃圾填埋场对周围环境的危害有:(1)散发恶臭,污染空气(2)滋生蚊蝇,引发疾病(3)造成土壤污染,影响农业生产等。

4、焚烧垃圾的优点:(1)占地小,使垃圾减量(2)避免污染地下水(3)产生的热量可用来发电;缺点:(1)消耗大量电能(2)留下残余物(3)造成二次污染

5、( )的( )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6、( )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是( )和( )。

7、日常生活中以下垃圾是可以减少的:(1)双面打印可以节约纸张(2)自带喝水杯外出,少买瓶装饮料(3)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以减少纸和塑料的丢弃……

8、( )会造成( )而且产生大量垃圾。

9、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 ),包括纸、金属、塑料、玻璃等。这样可以( )。

10、要有效地回收垃圾,必须改变( )的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 )和( )。

11、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 )和对一些( )的处理。

12、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五种物质,电池里就包含了三种:( )、( )、( )。 13、( )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 )。

14、减少固体垃圾的科学方法是( )、( )和( )。 15、人们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 )很紧缺。

16、由于( )、( )和( ),目前60%的大陆面临淡水资源不

足,10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其中最严重的国家达( )。

17、在淡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水污染更给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胁。水污染主要是( )造成的。

18、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 )等,可能来自( )等,可能来自( ),也可能来自( )等。污水需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用。

19、淡水在自来水厂中除了( )和( )之外,还要加入药物进行( ),这样才能符合我们使用的标准。

20、污水需经过( )才能使用,一般要通过三种方法( )获得净化。物理方法主要就是分离水中的杂物和较大的颗粒,杂物有塑料袋、菜叶杂草等;生物方法是通过细菌分解水中的污物;化学方法主要是用于消毒,通常的做法是向水中加人化学药剂——氯,通过它来有效杀灭水中的病源微生物。

21、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有( )、( )、( )、( )、( )等,人类正着力于相应的环境保护行动。

22、( )是控制大气污染最根本的办法。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广( )活动,以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

23、减少白色污染( )的方法有:(1)用纸袋和布袋(2)提菜篮子上菜市(3)减少塑料包装(4)用可降解塑料袋。

24、由于( )和( ),现有的生物物种灭绝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 )。人类( )和( ),更使得许多生物资源濒临枯竭。 25、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我国的( )、( )、( )等地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26、许多环境问题是( )造成的,但人类的活动也能够改善环境。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检测题

一、填空题(每个空格2分,共20分):

1、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发明了( ),而( )的发明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2、我们把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称为( ),比如身边的物质中有食盐、白糖、( )等。

3、我们利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如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 )。 4、放大镜把通过透镜所能观察到的范围称为( )。 5、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我们能看到的范围就( )。 6、如果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上分别标着12.5×、40×,那么物体图像将被放大( )。 7、科学研究发现昆虫头上的( ),就是它们的“鼻子”。 8、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表皮细胞上有许多( ),那是植物进行蒸腾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 ( )。 A、反射 B、折射 C、不变 2、凸透镜是( )、透明的镜片。

A、中间厚边缘薄 B、中间薄边缘厚 C、一样厚 3、( )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A、细胞学说 B、动力学 C、仿生学 4、蟋蟀的耳朵在 ( )。

A、头部 B、足内侧 C、腹部

5、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 ( ) 倍。 A、200 B、2000 C、200万

6、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 ) 。 A、相同 B、相反 C、无关

7、下面透明玻璃镜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 A、 B、 C、

8、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 )对足。 A、2 B、3 C、4

9、凸透镜的凸度越小,它的 ( ) 越小。 A、放大倍数 B、焦距 C、视野

10、使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观察物体,可以获得 ( ) 的信息。 A、更少 B、同样多 C、更多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圆柱形和球形的器皿装水也有放大功能。 ( ) 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同它的面积大小有关。 ( ) 3、把整个洋葱放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 4、鱼缸里的水变绿是因为其中有绿藻的缘故。 ( ) 5、微生物对人类只有危害,没有好处。 ( )

6、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3毫米的微小物体 ( )

7、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 ) 8、蝴蝶的翅膀上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 )

9、微生物是生物,也由细胞组成。 ( ) 10、碱面是粉末状的,它不属于晶体物质。 ( ) 四、连线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将下列人物同他的成就连起来。

袁隆平 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

列文虎克 利用微观技术对水稻进行改良,培育出了杂交水稻 罗伯特.胡克 第一个指出微生物同人类健康的关系 巴斯德 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培 根 制成最早可以放大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2、将下列昆虫与它的触角类型连起来。 蚕蛾 棒状 天牛 丝状 蝴蝶 鞭状 蚂蚁 羽状 蝗虫 膝状 五、科学探究。(每小题10分,共30分)

1、按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在空括号中填上序号。

( )调整细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 ( )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 ( )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

( )调节粗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

( )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标本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

( )一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光摆在平整的桌面上。

( )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距载物台大约2—3厘米。将要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并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

2、小明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时,就碰到了2个难题,请你帮他找出错误所在,并改正。

(1)从目镜里往下看,发现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 错误:

改正:

(2)标本片已经放在载物台上,而且标本片对着通光孔的中央,可从目镜里却只能看到亮圈,却看不到洋葱内表皮的细胞。

错误: 改正:

3、我们曾经制作过洋葱内表皮细胞的切片标本,请完成下面题目: (1)将材料与相应的作用连起来: 镊子 盛放多余的洋葱片 滴管 夹取实验材料 载玻片 吸取少量液体 培养皿 染色

烧杯 放置切片标本 碘酒 吸取多余的水分


2013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16继续教育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