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统计复习材料--时间数列(4)

2019-01-07 12:51

计算资料表 年 份 粮食产量(万斤) 2000 134 2001 435 2002 415 2003 672 2004 1028

要求列表计算:

(1)各年逐期增长量、累计增长量; (2)各年环比与定基发展速度; (3)各年增长1%的绝对值。

2、根据练习题1资料计算2001-2004年粮食产量的平均发展水平及平均增长量。

3、某业企业某年商品月初库存额如下表

计算资料表

时 间 月初库存(万元) 1 2 3 4 5 6 7 20 22 21 25 28 26 24

要求计算上半年平均商品库存额。 4、某公司某年人数资料如下表

计算资料表

时 间 月末职工人数(人) 上年12月 2月 5月 9月 12月 254 250 260 258 256

要求计算该公司该平均人数。

5、某商场第二季度商品零售额资料表如下表 计算资料表

月 份 实际额零售额(万元) 计划完成程度(%) 4 5 6 50 62 78 100 124 104

试计算第二季度平均每月计划完成程度。

6、某企业1-7月份工人人数及总产值资料如下表

计算资料表 月 份 1 2 3 4 5 6 7 总产值(万元) 20 2l 23 24 23 26 24 月初人数(人) 350 352 355 360 340 345 348 计算:

(1)上半年平均月劳动生产率。 (2)上半年劳动生产率。

7、某企业第二季度有关资料如表

计算资料表 月 份 商品流转次数(次) 月初商品库存额(万元): 4 5 6 7 2.5 2.7 3.2 3.0 240 250 260 240

试计算第二季度月平均流转次数及第二季度流转次数。 8、某商场业务人员占全部人员比重资料如表 计算资料表

时 间 6月30日 7月31日 8月31日 9月30日 业务人员占全部人员比重(%) 75 78 76 80 业务人员 全部人员 436 453 463 576 580 580 612 720

计算业务人员占全部人员的平均比重。 9、某厂第一季度工人工资情况如下表

计算资料表

时 间 工资总额(万元) 工人数(人) 平均工资(元/人) 1月 2月 3月 20 30 40 250 300 320 800 1000 1250

试计算第一季度工人平均每月工资。

10、设某地区1980年国民生产总值为125亿元,人口5000万。据

过去五年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计算,平均每年递增7.5%,试推算200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若人口增加到6000万人问平均每人能否达到1000元?

11、我国1987年国民生产总值为11049亿元,若1997年力争达到25000亿元,问从1988年起每年应递增多少?

12、为争取本世纪末把我国人口控制在12亿之内,设1980年年末人口为9.82亿人,试问在今后20年内,人口自然增长率应控制在什么水平上?

13、某产品产量1985年为100万吨,如果到2000年翻两番,每年应平均递增多少?如果年平均增长速度为9%,几年后该产品可以翻两番?

14、某地区1996—2001年粮食产量资料如下表

计算资料表

年 份 粮食产量(万吨) 累计增长量(万吨) 环比发展速度(%) 1999 200 — — 2000 110 2001 31 2002 40 2003 105 2004 93 要求:

(1)利用指标间的关系将表中所缺数字补齐;

(2)计算该地区2000—2004年粮食产量的年平均增长量

(3)按水平法计算2000—2004年粮食产量的年平均增长速度。 16、某化肥厂1999-2004年化肥产量如下表

计算资料表 年 份 产量(万吨)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5.3 7.2 9.6 12.9 17.1 23.2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的性质,拟合适当的趋势方程。 17、已知某商店1999-2004年各季度商品销售额如下表

计算资料表 年 份 1季度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62.6 71.5 74.8 75.9 85.2 86.5 销售额(万元) 2季度 88.0 95.3 106.3 106.0 117.6 131.1 3季度 79.1 88.5 96.4 95.7 107.3 115.4 4季度 64.0 68.7 68.5 69.9 78.4 90.3

试用按季平均法计算各季的季节指数。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B 4、C 5、B 6、C 7、A 8、A 9、C 10、B 11、A 12、B 13、B 14、C 15、B 16、D 17、C 18、C

二、多项选择题 1、ABD 2、BD 3、ABCDE 4、BC 5、ABCD 6、BC 7、DE 8、BCE 9、ABD 10、ACD 11、BDE 12、BCDE 13、AE 14、ABCDE

三、填空题

1、现象所属的时间;现象在各个时间上的指标数值 2、逐期累计 3、环比;定基 4、38.6%;

5、增长量/基期水平;发展速度-1 6、几何平均法;方程式法 7、序时平均数;动态 8、环比发展;序时 9、连乘积

10、水平法(几何平均) nan/ao

11、最初水平;最末水平;中间水平

12、季节指数;按月(或季)平均法;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 13、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波动 14、实际观测值与趋势值的离差平方为最小;实际观测值与趋势值的离差之和等于0

15、直线;指数曲线 四、简答题

1、时间数列是将某种现象在各个时间上的一系列统计指标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成的数列。时间数列由两个要素构成:一是现象所属的时间;二是现象在相应时间上所达到的发展水平(或指标数值)。

2、时间数列又称为动态数列,它是将某一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成的一种数列。编制时间数列的意义:(1)描述现象发展状况和结果;(2)研究现象的发展速度和趋势;(3)探索某些现象的规律性;(4)利用它可以进行预测;(5)进行对比分析和相关分析。

3、(1)两者所包括的范围不同。时间数列是变量数列的一种;(2)两者构成要素不同。时间数列由时间和指标数值构成,变量数列由变量和次数构成;(3)变量数列是建立在统计分组基础之上的,时间数列不是分组数列。

4、编制时间数列最基本的原则是保证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的可比性。具体指以下几方面:(1)时期长短应该相等;(2)总体范围应该一致;(3)指标经济内容应该相同;(4)指标的计算方法、计量单位、计算价格等应该一致或可比。

5、时期数列是指由反映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总量的时期指标构成的时间数列。时点数列是指由反映现象在某一瞬间总量的时点指标构成的时间数列。其特点如下:(1)时期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时点数列中各指标数值是不能相加的;(2)时期数列中指标数值大小与其时期长短有直接联系,而时点数列中各指标数值大小与其间隔长短没有直接联系;(3)时期数列中各指标数值通常是经过连续不断的登记取得的,时点数列中各指标数值通常是间隔一定时期登记一次取得的。

6、答案见前面例题分析(简答题)。

7、序时平均数也叫平均发展水平。它是将时间数列中各期的发展水平加以平均而得到的一种动态平均数。由绝对数时间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可分别采用下述公式:

a? (1)由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a?n


人力资源统计复习材料--时间数列(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16-2007破产法司考真题及解析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