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概论课后练习题附答案(2)

2019-01-07 12:51

2.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3.邓小平理论是邓小平创立的理论体系。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5.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五、论述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2.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六、材料题

1.“我国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点、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结合党的历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对上述论断进行评述。

2.材料1 :毛泽东同志毕生最突山最伟大的贡献,就是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从中囚实际出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为古老的中国赶上时代发展潮流、阔步走向繁荣昌盛创造了根本前提,英定了坚定的理论和实践基拙。

—— 2003 年12 月26 日胡锦涛《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2 :党的十一局三中全会,标志着邓小平同志成为党的第二代饭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同志同中央领导集体一起.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指导我们党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脸,解决了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之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种学体系.根据新的实际和友展要求确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这样两个相互联系的重大历史课题,根本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实戏和理论,为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确定了正确方向。 —— 2004 年8 月22 日胡锦涛《 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 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试述毛泽东、邓小平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及其对现实的启示。

3.2002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政治局常委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解决好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从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密切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解决好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极端重要性,把它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要着力解决好重点优抚对象及农村五保户的实际困难,继续做好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切实安排好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要依法严厉查处恶意拖欠农民工资等违法行为,保证农民的合法权益。 请问:材料中的举措所体现了什么道理?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知识概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同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在思想认识上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解决思想路线问题是党确定正确的政治路线以及各项方针政策的前提和基础。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确立的,它曾经指引着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社会主义建设也取得了伟大的成绩。这条思想路线在1957年下半年以后,党的领导工作程度不同地背离了这条正确的思想路线,由此造成了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严重失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这条思想路线不仅被重新确立,而且获得了新的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同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实事求是。坚持实事求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问题上,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并不断地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科学的本质在于探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创新必须建立在求实的基础上。理论创新和一切工作的创新,都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使用“思想路线”这一概念的是 (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刘少奇

2.明确提出“关于主观主义”的问题的文献是 ( ) A.《古田会议决议》 B.《井冈山的斗争》 C.《反对本本主义》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3.毛泽东初步界定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的文章是 ( )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井冈山的斗争》

C.《反对本本主义》 D.《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4.毛泽东对党的思想路线进行系统哲学论证的著作主要有 ( ) A.《论持久战》和《新民主主义论》 B.《矛盾论》和《实践论》

C.《论联合政府》和《反对本本主义》 D.《改造我们的学习》和《反对本本主义》 5.最早从思想路线的角度系统阐述坚持实事求是重要性的是 (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

6.最早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进行马克思主义界定的文章是 ( ) A.《反对本本主义》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改造我们的学习》 D.《新民主主义论》

7.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确立的标志是 ( ) A.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B.遵义会议和毛泽东领导地位的确立 C.长征胜利结束和三大红军会师 D.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 8.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继续强调实事求是,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是( ) A.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B政策和策略的统一 C.民主和集中的统一 D军事和政治的统一

9.党的思想路线得到重新确立的标志的会议是党的 (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 C.十二大 D.十二届三中全会

10.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特别强调了( ) A.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B.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C.与时俱进的重要性 D.求真务实的重要性

11.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 ) 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12.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 ( ) A.坚持纯洁性和增强战斗力的决定性因素 B.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C.坚持民族性和增强凝聚力的决定性因素 D.坚持民主性和增强向心力的决定性因素 13.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的领导人是 (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14.我们今天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 ( ) A.中国已经是一个经济十分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 B.中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中国在国际上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D.中国已经是一个全面的小康社会的国家

15.毛泽东一贯倡导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思想,他把这种“相联系”比喻成 ( ) A.实事求是 B.有的放矢 C.洋为中用 D.实践出真知

16.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实践,实践的主体是 ( ) A.人民群众 B.英雄人物 C.社会精英 D.劳苦大众

17.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是 (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D.密切联系群众 18.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是 (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D.密切联系群众 19.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是 (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D.密切联系群众

20.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 ( )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21.毛泽东曾明确指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 ( ) A.阶级斗争 B.科学实验 C.文化方面 D.社会实践

22.毛泽东为中央党校题写的校训为 ( )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23.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需要 ( )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B.弘扬与时俱进精神

C.强调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D.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2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 )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25.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 ) A.坚持无产阶级的斗志,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B.坚持党的远大理想不动摇,用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群众

C.坚持一切从本国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

D.坚持独立自主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原则,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二、多项选择题

1.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 ( ) A.方向 B.途径 C.原则 D.方法 E.概念

2.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具有严重教条主义倾向的党的领导错误的表现主要有( ) A.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 B否认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个真理 C.指责“调查研究”为“狭隘经验论” D.生吞活剥马克思主义的只言片语 E.唯共产国际的指示是从,使中国革命遭受了严重挫折

3.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继续强调实事求是,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的著作主要有 ( ) A.《论十大关系》 B.《论联合政府》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新民主主义论》 E《论人民民主专政》

4.“两个凡是”即 ( ) A.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B.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C.凡是毛主席说过的话,都是我们行动的指南 D.凡是邓小平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E.凡是邓小平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5.邓小平在批评“两个凡是”和领导真理问题讨论的过程中提出的主要论断有 ( ) A.“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毛泽东思想

B.毛泽东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 C.必须“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D.毛泽东倡导的作风中最根本的东西是实事求是

E.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髓”、“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6.1980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对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作了概括,其主要内容是( )

A.实事求是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E.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7.江泽民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要通过理论创新推进( ) A.制度创新 B.科技创新 C.文化创新 D.其他各方面创新 E.国际创新

8.江泽民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概括为“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即 ( )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 C.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 D.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 E.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9.尊重群众必须尊重群众的利益和愿望,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指为了人民群众( )

A.拥护不拥护 B.赞成不赞成 C.高兴不高兴 D.答应不答应 E.理解不理解 10.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明确地界定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即( ) A.“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

B.“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 C.“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D.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

E.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11.党的思想路线内容之间的联系为 ( ) A.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 B.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C.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D.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E.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原则

12.胡锦涛指出,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是 ( ) A.认识规律 B.把握规律 C.遵循规律 D.运用规律 E.创造规律

13.邓小平在讲解放思想时的主要论断有 ( ) A.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 B.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C.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结合 D.使主观个客观相符合 E.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

14.毛泽东概括的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工作作风为 ( ) 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B.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作风 C.自我批评的作风 D.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作风 E.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作风

15.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求 ( ) A.自觉地深入群众 B.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C.不能浮在上空、脱离群众 D.老老实实做人和老老实实办事 E.严于律己,接受群众的批评,勇于自我批评 16.走自己的路,指的是 ( ) A.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B.在生产方式上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 D.在工作作风上体现了理论创新和注重实际的统一 E.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7.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 ( ) A.体现时代性 B.把握规律性 C.富于创造性 D.贯彻阶级性 E.具有预见性 18.实现理论,必须 ( ) A.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适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 B.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 C.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D.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E.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19.求真务实,就是不断 ( ) A.求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真,务长期坚持艰苦奋斗之实 B.求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真,务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之实

C.求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之真,务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实 D.求共产党执政规律之真,务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之实


毛泽东概论课后练习题附答案(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16尔雅通识课《幸福心理学》课后作业答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