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实验室之间的比对确定实验室的检定、校准或检测能力。注: “实验室能力验证”一词的含意包括了以下内容:
1 定性计划——例如要求实验室识别被测物品的某个组分。
2 数据转换演练——例如提供给实验室多组数据要求进行处理,以获得进一步的信息。
3 单件物品检测(或检定、校准)——一件物品按顺序送若干个实验室,并按时返还组织者。
4 单项演练——就单一事件,向实验室发送一个被测物品。 5 连续计划——按规定的时间间隔,连续地向实验室发送被测物品。 6 抽样——例如要求个人或组织抽取样品,以进行后续分析。 3.9 比对
在规定的条件下,对相同准确度等级或指定不确定度范围的同种测量仪器复现的量值之间比较的过程。 3.10 校准测量能力
通常提供给顾客的最高校准和测量水平,它用包含因子k为2或包含概率p为0.95的扩展不确定度表示。注:有时称为最佳测量能力。 3.11商品量
使用计量器具,对商品进行计量所得出的商品的量值(或者数量)。
12
4通用要求
4.1 公正性
4.1.1 本公司的实验室活动应公正地实施,制定《保持判断和运作公正性、诚实性程序》,并从组织结构和管理上保证公正性。
4.1.2 本公司总经理做出公正性承诺(见公正性声明)
4.1.3本公司保证对实验室活动的公正性负责,不允许商业、财务或其他方面的压力损害其公正性。
4.1.4本公司实验室应持续识别影响公正性的风险。这些风险应来自我所活动、实验室的各种关系,或者源于实验室人员的关系。
注:危及实验室公正性的关系可能基于所有权、控制权、管理、人员、共享资源、财务、合同、市场营销、支付销售佣金或其它引荐新客户的奖酬等。
4.1.5本公司如果识别出公正性的风险,实验室应能够证明如何消除或最大程度减少这种风险。 4.2 保密性
4.2.1本公司制定《保护顾客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程序》,实验室应通过具有法律效力的承诺,对在实验室活动中获得或产生的信息承担管理责任。实验室应将其准备公开的信息事先通知客户。除非实验室与客户有约定,其他所有信息都被视为专利信息,应予保密。
4.2.2实验室依据法律要求或合同授权透露保密信息时,除法律禁止外,所提供的信息应通知到相关客户或个人。
4.2.3从客户以外渠道获取有关客户的信息,应在客户和实验室间保密。除非信息的提供方同意,实验室不应告知客户信息的提供方(来源)
4.2.4人员,包括委员会委员、合同方、外部机构人员、或代表实验室的个人,应对在实施实验室活动过程中所获得或产生的所有信息保密。
13
5 结构要求
5.1实验室应为法律实体,或法律实体中被明确界定的一部分,该实体对实验室活动承担法律责任。
注:政府实验室基于政府地位被视为法律实体。
5.2本公司实验室确定任命XXX为第一责任人,对实验室全权负责。
5.3公司实验室规定符合标准的实验室活动范围并制定文件。实验室声明符合标准的实验室活动不应包括持续从外部获得的实验室活动。
5.4公司实验室应以满足标准、实验室客户、法定管理机构和提供承认的组织要求的方式开展活动,这包括实验室在固定设施、固定设施以外的地点,或在临时或移动设施、客户的设施中实施的实验室活动。 5.5实验室应:
A.确定实验室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机构、其在我所组织中的位置,以及管理、技术运作和支持服务间的关系;
B规定对实验室活动结果有影响的所有管理、操作和验证人员的职责、权力和相互关系;
C将程序制定成文件,形成文件的程度以确保实验室活动应用的一致性和结果有效性为原则、
5.6实验室应有人员具有履行职责所有需的权力和资源(不论其他职责),任命XXX为管理体系代表,包括: A实施、保持和改进管理体系;
B识别与管理体系或实验室活动程序的偏离; C采取预防或最大程度减少这类偏离的措施;
D向是实验管理层报告管理体系运行状况和改进的需求; E确保实验室活动的有效性。 5.7实验室管理层应确保:
A在管理体系有效性、以及满足客户和其他要求的重要性方面进行沟通; B当策划和实施管理体系的变更时,保持管理体系的完整性。
14
6资源要求
6.1 总则
实验室应配备管理和从事实验室活动所需的人员、设施、设备、系统及支持服务。 6.2 人员
6.2.1所有可能影响实验室互动的人员,无论是内部人员还是外部人员,应行为公正、有能力、并按照实验室管理体系要求工作。
6.2.2实验室应将影响实验室活动的各职能的能力要求制定《人力资源控制程序》《实验室能力验证和比对管理程序》,包括对教育、资格、培训、技术知识、技能和经验等要求。
6.2.3实验室应确保人员具备起负责实验室活动的能力,冰能够评估偏离的影响程度。 6.2.4实验室管理层应与实验室人员就其职责、责任和权限进行沟通。 6.2.5实验室应有以下程序并保持记录: A确定能力要求 B人员选择 C人员培训 D人员监督 E人员授权 F人员能力监控
6.2.6实验室应对从事特定实验室活动的人员授权,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活动: A开发、修改、验证和确认方法
B分析结果,包括符合性声明或意见和解释 C报告、审查和批准结果。 6.3 设施和环境条件
6.3.1施设和环境条件应符合实验室活动,不应对结果有效性产生不良影响。
注:对结果有效性有不良影响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微生物污染、灰尘、电池干扰、辐射、湿度、供电、温度、声音和振动。
6.3.2应将从事实验室活动所必需的设施及环境条件的要求制定《实验室设施和环境管理程序》。
6.3.3当相关规范、方法或程序对环境条件有要求时,或环境条件影响结果的有效性时,实验室应监测、控制和记录环境条件。
15
6.3.4应实施、监控冰定期评审控制设施的措施,这些措施应包括但不限于: A进入和使用影响实验室活动的区域;
B预防对实验室活动的污染、干扰或不良影响; C有效隔离不相容实验室活动的区域。
6.3.5当实验室在永久控制之外的地点或设施中从事实验室活动时,应确保满足标准中有关设施及环境条件的要求。 6.4 设备
6.4.1公司制定《测量设备管理程序》,实验室应配置正确开展实验室活动所需的并能影响结果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物质、参考数据、试剂、消耗品或辅助装置。
注1:标准物质和有证标准物质有多种名称,包括标准样品、参考标准、校准标准、标准参考物质和质量控制物质。满足ISO17034要求的标注物质生产者提供的标准物质会有产品信息单/证书,除其他特性外至少包含规定特性的均匀性及稳定性,对于有证标准物质,信息中包含规定特性的标准值。相关的测量不确定度和计量溯源性。应当使用满足ISO17034的标准物质生产者提供的标准物质。
注2:ISO指南33给出了标准物质选择和使用指南。ISO指南80给出了内部制备质量控制物质的指南。
6.4.2实验室使用永久控制以外的设备时,应确保满足标准对设备的要求。
6.4.3实验室应有处理、运输、储存、使用和按计划维护设备的程序,以确保起功能正常运行并防止污染或性能退化。
6.4.4当设备投入使用或重新投入使用前,实验室应验证其符合规定的要求。
6.4.5用于测量的设备应能够达到所需的测量准确度或测量不确定度,以提供有效的结果。
6.4.6在下列情况下,测量设备应进行校准:
A当测量准确度或测量不稳定度影响报告结果的有效性; B为建立所报告结果的计量溯源性,要求对设备进行校准。 注:影响报告结果有效性的设备类型可能包括:
A)用于直接测量被测量的设备。例如,使用天平测量质量; B)用于修正测量值的设备,例如温度测量; C)用于从多个测量值计算获得测量结果的设备。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