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有答案)(3)

2019-01-10 11:48

2017-2018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九年级(上)期末物理

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5:.CBAAD 6-10:CBDBB 11-2:AB

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4分) 13.4.5;36;A。 14.不能;断路。 15.动;重力势。 16.省力;逐渐变小. 17.排气;40%。 18.会;20。 19.100;30。 20.串;0.04;大于. 21.362.6;60;4400。 22.0;15;0~11.25cm。

三、解答题(本题共11小题,共52分,解答第27,28,29小题时要有解题过程) 23.解:在B点施加力,并且垂直OB向上,此时动力臂最大,而阻力、阻力臂一定,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此时最省力、用力最小;

因为阻力方向竖直向下,为使杠杆平衡,则动力方向向上, 从O点做动力F1作用线的垂线,可得动力臂L1,如图所示:

24.解:图中为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最省力的绕法是有三段绳子承担物重,从动滑轮的挂钩开始依次绕绳子.如图所示:

25.解:

根据实物图可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开关S1控制整个电路,S2控制灯泡L1,电路图如图所示:

26.解:(1)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右端偏高,左端的平衡螺母应向上翘的右端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若A、B两点的钩码同时向远离支点的方向移动一个格,则左侧3G×3L=9GL,右侧2G×4L=8GL,因为9GL>8GL 杠杆不能平衡,左侧下沉;

(3)取下A点下方所挂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斜向右上任意方向拉住C点,由于不能比较两个力臂的关系,无法比较力的大小,故弹簧测力计示数可能小于可能大于也可能

等于B点下方钩码的总重力,故D正确;

(4)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时本实验中,可以同时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多次进行实验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避免实验次数过少,导致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便于从中寻找规律。

故答案为:(1)右;(2)左端下沉;(3)D;(4)可以。

27.解:(1)选用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分别给这两种液体加热,根据转换法,这样做的目的是相同时间内液体A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

(2)为了使两杯液体均匀受热,还需添加的实验器材是搅拌器。

(3)A和水的初温均为20℃,同时加热一段时间后,吸热的热量相同,液体A和水的温度分别达到60℃和70℃,升高的温度分别为40℃和50℃,A液体和水升高温度之比为:根据c=

=,

,在质量和吸热热量相同的情况下,比热容与升高的温度成反比,故液体A

的比热容为:

cA=×c水=1.25×4.2×103J/(kg?°C)=5.2×103J/(kg?°C);

(4)由(3)知,A液体的比热容大,如果要选择一种液体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根据Q=cm△t,质量相同的水和这种液体降低相同的温度,A液体吸收的热量多,选择A液体效果好;

(5)己知煤油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即煤油的吸热能力弱,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第2种方法,加热相同的时间,煤油升温大,根据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表示煤油的图象是乙。

故答案为:(1)相同时间内液体A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2)搅拌器;(3)5.2×103J/(kg?°C);(4)液体A;(5)乙。 28.解:

(1)由图知,让两个不同体积的小铁球分别从同一斜面不同高度由静止滑下,小铁球的质量相同,初速度不同,所以可探究动能与小铁球的初速度关系; 实验中通过小铁球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来反映动能的大小;

(2)实验中若使用的木块质量较大,小车撞击木块时,木块移动的距离较小,实验现象不明显,为使实验有较明显的现象,可以通过增大小车在斜面上的高度来增大小车的

速度,从而增大小车的动能,增大对木块做功的多少,增大木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也可以通过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使木块在水平面上滑行距离增大。

故答案为:(1)小铁球;质量;木块移动的距离;(2)提高钢球的释放高度。 29.解:

(1)由题知,1m3可燃冰分解后,可释放出约150m3天然气,

这些天然气完全燃烧产生热量:Q放=Vq=150m3×2.1×107J/m3=3.15×109 J, (2)由题知,水吸收的热量:Q吸=Q放=3.15×109J, 由Q吸=cm(t﹣t0)可得加热水的质量: m=

=

=1×104kg.

答::(1)1m3可燃冰释放出的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是3.15×109J; (2)若上述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可将1×104kg的水从20℃加热至95℃. 30.解: (1)有用功:

W有用=Gh=mgh=50kg×10N/kg×2m=1000J; (2)斜面倾角为30°,斜面高为2m, 所以斜面长为s=2h=2×2m=4m, 拉力做的总功:

W总=Fs=400N×4m=1600J, 斜面的机械效率: η=

=

×100%=62.5%;

(3)使用斜面做的额外功:

W额=W总﹣W有用=1600J﹣1000J=600J, 由W额=fs得摩擦力: f=

=

=150N。

答:(1)拉力所做的有用功为1000J; (2)斜面的机械效率为62.5%;

(3)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为150N。

31.解:(1)灯泡正常发光1min消耗的电能:W=PLt=1.2W×60s=72J;

(2)断开开关S2,闭合开关S1和S3时,电阻R和灯泡L并联,灯泡正常发光,所以电源电压等于灯泡的额定电压,即6V; 由P=UI可知,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IL=

=

=0.2A;

因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R的电流:IR=0.5A﹣0.2A=0.3A;

由I=可知,定值电阻R的阻值:R=

=

=20Ω;

(3)由P=

可得,灯泡的电阻:RL===30Ω;

断开开关S1和S3,闭合开关S2,定值电阻R和灯泡L串联,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R总=30Ω+20Ω=50Ω;

因为灯泡正常发光,所以电路中的电流为0.2A,则电路的总功率:P=IL2R总=(0.2A)2×50Ω=2W.

答:(1)灯泡正常发光时,1min内灯泡消耗的电能为72J. (2)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20Ω.

(3)断开开关S1和S3,闭合开关S2,改变电源电压,使灯泡正常发光,电路的总功率为2W.

32.解:(1)变阻器按一上一下接入电路中,如下所示: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有答案)(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