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十三章 群体心理与人际交往的调适重点(2)

2019-01-10 11:51

邪气的蔓延。

(2)影响从众的因素

①群体的一致性。群体的一致性是构成群体压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无论群体的规模如何,只要群体出现了不一一致,即使坚持不同意见的人没有任何权威,都会使从众的比例大大下降。

②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在群体中地位高的人,不易出现从众行为,而地位低者易出现从众行为。地位高的人由于掌握的信息和资源较多,而且比较自信,能够博得地位低的人的信赖,他们的言行能够影响地位低的成员。

③个性特征。自我意识发展水平低、不自信、缺乏自尊的人容易产生从众行为。此外,群体规模、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文化差异、性别差异等都会成为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

②凝聚力强。非正式群体往往以感情为纽带,内部的规范对其成员的约束力非常巨大,表现出极强的凝聚力,具有“自治”的特点。

③会产生非正式领导。在群体成员中威信较高,其言行对成员的影响较大者,会自然而然地成为成员心目中的领导。

文章来源于云南培训认证网http://www.ynpxrz.com/n15904c1178p6.aspx(2)非正式群体对班集体的影响

①非正式群体对班集体的积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能够满足大学生多方面的心理需要。非正式群体中的交往是对班集体中交往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第二,及时解决问题。能够及时发现成员在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并及时给予解决。

第三,增强信息的沟通。非正式群体对于班集体内各项制度的颁布、执行起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

②非正式群体对班集体的消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阻碍班集体工作的开展。当班集体与非正式群体的目标不一致时,或者当班集体的要求与非正式群体的需要发生冲突时,或者当班集体的规范限制了非正式群体活动时,会在非正式群体中滋生抵触情绪,形成与班集体相对立的群体力量,阻碍班集体工作的开展。

第二,传播小道消息。正确的和不正确的信息在非正式群体中都会以很快的速度传播。

5.简述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答:整个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情感卷入和交往由浅入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交往双方通过采用自我暴露的方式来增加相互间的接纳性和信任感。人际关系从建立到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它使交往双方经历了从无关到关系密切的一系列不同程度的相互关联状态。人际交往应遵循以下原则:

(1)交互性原则

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重视、相互支持。人际交往中的喜欢与厌恶、接近与疏远都是相互的。人际交往具有交互性的原因:①任何人都有着保持自己心理平衡的稳定倾向。为了对自己的行为以及与别人的关系做出合理的解释,倾向于同他人保持适当而且合理的关系。②人们会把自己的心理投射到与之发生联系的人身上。当对别人做出一个友好的行动,对别人表示接纳以后,也会产生一种别人做出相应回答的期望。

(2)社会交换原则

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人们在交往中总是在交换着某些东西,或者是物质,或者是情感,或者是其他。在这种社会交换中,人们都希望交换对于自己来说是值得的,希望在交换过程中得大于失或至少等于失。人们的一切交往行动及一切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都是依据一定的价值尺度来衡量的。

(3)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自尊心的高低是以自我价值感来衡量的。任何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都有明显的对自我价值感的维护的倾向。他人在人们的自我价值感确立方面具有特殊的意义。别人的肯定会增加人们的自我价值感,而别人的否定会直接威胁到人们的自我价值感。人们对来自人际关系世界的否定性的信息特别敏感,别人的否定会激起强烈地自我价值保护的倾向,表现为逃避别人或者否定那些否定自己的人,以维护自己的自尊心。

(4)情境控制原则

人对一个新的情境的适应过程是一个逐渐地对情境实现自我控制的过程。情境的不明确,或不能达到对情境的把握,会引起机体的强烈的焦虑,并处于高度紧张的自我防卫状态,使人们倾向于逃避这样的情境。

文章来源于云南培训认证网http://www.ynpxrz.com/n15904c1178p7.aspx四、论述题

运用人际交往的相关理论知识,试论述大学生如何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答:整个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情感卷入和交往由浅人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交往双方通过采用自我暴露的方式来增加相互间的接纳性和信任感。人际关系从

建立到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它使交往双方经历了从无关到关系密切的一系列不同程度的相互关联状态。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非常重要,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需要遵循的原则

①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人们会在初次交往的短短几分钟内形成对交往对象的一个总体印象,如果这个第一印象是良好的,那么人际吸引的强度就大;如果第一印象不是很好,则人际吸引的强度就小。在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稳定的过程中,最初的印象深刻地影响着交往的深度。

建立良好第一印象的六条途径是:第一,真诚地对别人感兴趣;第二,微笑;第三,多提别人的名字;第四,做一个耐心的听者,鼓励别人谈他自己;第五,谈符合别人兴趣的话题;第六,以真诚的方式让别人感到他很重要。

②主动交往。别人是没有理由无缘无故对我们感兴趣的,要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主动交往。

③移情。移情就是指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用别人的眼睛来看这个世界,用别人的心来理解这个世界。移情是沟通人们的内心世界的情感纽带。积极地参与别人思想、情感的能力可以把自己和他人拉得很近,并能化解很多矛盾和冲突。

(2)良好人际关系的维护

良好人际关系的维护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①避免争论。争论往往会演化成直接的人身攻击,对于人际关系是非常有害的。解决观点不一致的最好途径是讨论、协商,而不是争论。

②不要直接批评、责怪和抱怨别人。任何自作聪明的批评都会招致别人的厌烦,缺乏移情的责怪和抱怨则更是有损于人际关系的发展。

③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承认错误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轻松感。承认自己的错误,等于变相地承认别人,会使对方显示出超乎寻常的容忍性,从而维持人际关系的稳定。

④学会批评。善意的批评是对别人行为的很有必要的一种反馈方式。不会招致别人厌烦的批评方式应做到:第一,批评从称赞和诚挚感谢人手;第二,批评前先提到自己的错误;第三,用暗示的方式提醒他人注意自己的错误;第四,领导者应以启发而不是命令来提醒别人的错误;第五,给别人保留面子。

文章来源于云南培训认证网http://www.ynpxrz.com/n15904c1178p8.aspx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十三章 群体心理与人际交往的调适重点(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利用乡土竹编工艺,丰富学生闲暇文化生活的研究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马上注册会员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