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浙江虽然有江南水乡之称,但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142立方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一个典型的水乡缺水省份。而且目前河流污染比较普遍,特别是杭嘉湖平原、温黄平原、温瑞平原等地区,大部分水体严重污染,水质性缺水十分严重。从长远看,城市用水、工业用水、服务业用水、生态用水已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期,缺水情况将进一步加剧,这将严重影响浙江重化工业的布局和发展。 3、劳动力价格上升,低价劳动力竞争优势逐步减弱
目前中国每年大约有1亿左右外出打工的农村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多数涌向沿海发达地区,使沿海发达地区可以在相当长时间保持劳动力低成本的竞争优势。但是也应看到,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力成本上升将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上世纪80年代珠三角地区企业的用工工资是三四百元,现在是1000元,尽管上升了很多,但还是低水平的。特别是近些年,随着大城市交通、租房、饮食等价格上涨,打工者的开销增加,到一些沿海地区打工的成本上升很快,加上企业对劳动力的技能要求提高,每月1500元以下的工资很难找到合适的打工者。 (二)制约东北老工业基地、西南三角经济带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长期的计划经济使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体制、机制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1、产业结构调整缓慢,技术装备老化
目前,东北地区以传统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至今没有根本性改变。重工业偏重,轻工业偏轻,新兴产业比重过低。由于长期搞资源开发和产品初加工,形成最终产品少、中间产品多的局面,如辽宁最终产品不足1/3,且产品附加值低,工业产品更新周期平均长达9年。企业的设备老化,技术陈旧,长期以来未得到系统改造,沈阳市主要工业企业生产设备属国际先进水平的仅13.4%,国内先进水平的仅19.2%,两者之和不足1/3。60年代以前的老设备70%还在运转。哈尔滨市有1/4以上的企业仍然沿用60年代陈旧落后的装备。 2、缺乏市场经济的创新精神
市场经济的内在机制是竞争。只有建立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才能形成竞争优势。东部地区尤其是浙江形成的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的四千精神,是浙江发展的重要优势。而西部和东北一些地区还存在比较严重的计划经济观念和等靠要思想,跑部前进行为比较突出,向上要政策、要项目、要资金,市场配臵资源的机制还比较弱。
总体来看,今后一个时期,东部沿海地区受资源要素制约,面临成长的烦恼,发展上升空间将受到抑制;中西部和东北等地区受体制机制制约,要素集聚能力不强。如果不尽快解决这种双重制约,将严重影响中国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6
参考文献:
[1] 安虎森.新区域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2] 吴传匀.中国经济地理.科学出版社.1998
[3] 刘树成等.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研究.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 [4] 程选.我国地区比较优势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5] 胡兆量.中国区域发展导论.北京大学出出版社.2000 [6] 白雪梅.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中国财经出版社.1998 [7] 景体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8] 吴敬华.祝尔娟.臧学英.王欣.张玉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与总体战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