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基本情况
24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189609人,占53.6%;彝族人口140190人,占的39.6%;其他民族人口24204人,占6.8%。
全县有农业人口326567人,占总人口的92.2%;非农业人口27436人,占7.8%。非农业人口集中在锦屏镇,占全县非农业人口的60.7%。农村劳动力187589人,其中:女劳动力87406人。全县从事农林牧渔业劳动力162458人。
2.3.2 工农业生产情况 (1)国内生产总值
全县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121569万元。其中,第一产业50046万元,占41.2%;第二产业25546万元,占21.0%;第三产业45977万元,占37.8%。
(2)农业及农村经济
全县2004年粮食总产量129218t,农业人口人均生产粮食396㎏,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大豆、蚕豆、署类等;主要经济作物有花生、油菜籽、甘蔗、烤烟。实有耕地445691亩,其中水田面积139057亩,人均耕地1.36亩。茶叶产量2451.9t;水果产量3084.2t;核桃产量1730.6t;棕片94.6t;松脂8785.7t;竹笋片24t;板栗45.9t;脂胶149.8t;花椒20.3t。农村经济总收入5622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58元,人均所得粮食3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42元。
全县农林牧渔业按现行价总产值71908万元。其中,农业产值37332万元,占51.9%,林业产值12313万元,占17.1%,牧业产值19883万元,占27.7%,渔业产值2380万元,占3.3%。由此可见,林业虽在总产值中占有一定比例,但仍以生态效益为主,其直接产生的经济效益对农村经济的
19
第二章 基本情况
贡献率不大。
(3)工业
全县2004年工业按现行价总产值22310万元。其中,轻工业产值12257万元,占56.5%;重工业产值10053万元,占43.5%。主要工业产品有原煤(褐煤)、电力、糖、茶、酒、锯材、松香、松节油、水泥、砖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电力资源减轻了生产生活对森林资源的能源依赖,以煤、电力替代木质燃料,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4)财政收支
全县财政总收入29190万元,财政总支出28690万元。属以农业为主的财政贫困县。 2.3.3交通、通信
县内交通较为方便,公路通车里程2473km,与县内、外的交通连接便捷,县内169村民委员会均通公路。全县民用汽车1205辆、轮式拖拉机708辆、摩托车8958辆、机动车驾驶员11909人,年货运量87万t。全县邮政、电信、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发展迅速,县内县外通信十分方便。便利的交通、通信条件促进了人流、物流、信息的交流,对林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提供了有利条件。
2.4 林业生产经营管理现状
2.4.1 林业机构
林业机构设臵:县林业局、县绿化委员会、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县林业局是县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设有局办公室、计划财务股、护林办、林政资源股、造林绿化股、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天然林资源保护及退耕还
20
第二章 基本情况
林办公室、森防站、农村能源工作站、森林公安分局、森林经济民警中队、**长臂猿保护站、孔雀山园林管理所、13个乡镇林业站及3个木材检查站等部门。
**县林业局机关编制17人,事业编制248人,各乡镇林业站117人。全局有工程技术人员159人,具有中级职称22人,初级职称137人。林区各村配备有林业助理员167人。
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是公益型事业单位,两块牌子、一班人马,设有局办公室、财务室、科研中心、宣教中心、哀牢山无量山自然保护区派出所、社区服务中心。无量山保护区和哀牢山保护区都是一级局,在执法上受县林业局委托,业务上互相支持、配合。全局在职职工(含10个保护站)73人;全局有工程技术人员47人,其中中级职称8人,初级职称39人。无量山保护区设6个保护站,有25人;哀牢山保护区设4个保护站,有13人。
**林业局,市属森工企业,经营范围涉及**县和镇沅县。设有局办公室、计财科、组织科、劳动人事科、林政资源科、营林科、护林办、天然林资源保护暨退耕还林办公室、工会、森林公安派出所。**林业局(**部分)下设文龙林场、大湾山林场、五林场;在职职工302人,有工程技术人员48人,其中中级职称5人,初级职称43人。 2.4.2 林业经营管理现状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和《中共**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速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4】9号)精神,**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近年来,
21
第二章 基本情况
全县依托“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以工代赈、干果基地建设、商品林基地建设和自然保护区管理等,大力实施造林、森林管护、森林的采伐、加工利用和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对本县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自“天保”工程实施(2000年)以来,全县森林管护224.6万亩;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公益林建设22.438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3.8156万亩,人工模拟飞播0.6234万亩,封山育林17.9995万亩;退耕还林工程9.8000万亩;其它工程造林3.3833万亩;木材生产(原木)27.5万m3;松香生产42616t,松节油8910t;2004年四旁植树200万株,育苗1200万株。
全县经过多年的建设,现已拥有汽车35辆,电台27部,对讲机119部,灭火机51台、了望台5座,防火公路3376km。其中,县林业局汽车15辆,电台19部,对讲机96部,灭火机12台、了望台5座,防火公路3007km;**林业局汽车17辆,电台1部,对讲机4部,灭火机12台、防火公路365km;保护区管理局汽车3辆,电台7部,对讲机19部,灭火机27台、防火公路4km。富足的设施设备条件,为森林消防、制止乱砍乱伐和营造林等工程建设,对森林资源的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无量山国家级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有效保护了物种资源,扩大了种群数量,为多种学科的考察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2.4.3 林业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林业既是一项基础产业,又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兼有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
(1)生态效益
22
第二章 基本情况
①林业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不可替代性
森林不仅为人类社会提供木材和各种林副产品,同时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护路护岸、调节气候、抵御自然灾害的功能,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作用。据本次调查,全县林业用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70%,森林面积(有林地、灌木林)306778.5hm2。按每公顷森林贮水375m3计,可贮水1.15亿m3;按每公顷森林减少水土流失60t计,可保土1841万t;粮食增产按10%计,可增产粮食12922t。
②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地区生态平衡
**县特殊的地理位臵,多样的气候类型、高大的山体和丰富的森林资源,使其成为**生物多样性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境内有近1500种高等植物和800多种野生动物;有喜马拉雅红豆杉(**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Ⅰ级)、伯乐树(钟萼木Bretschneidera sinensis Ⅰ级)、水青树(Tetracentron sinense Ⅱ级)、千果榄仁(Terminalia myriocarpaⅡ级)、长蕊木兰(Alctmandra cathcartiiⅡ级)、**翅子树(Pterospermum kingtungense Ⅱ级)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8种;有黑冠长臂猿、蜂猴、黑颈长尾雉、虎、云豹、绿孔雀等国家级保护野生动物36种。现有森林资源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地区生态平衡,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③创造优美的旅游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的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生态旅游业正在蓬勃兴起。境内的黄草岭森林旅游区、孔雀山森林公园、无量山探险旅游、徐家坝旅游区等景点景区是人们休闲、观观的好地方。保护森林、发展林业、创造优美的旅游环境,将对**县旅游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23